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月刊》2012,(1):140-141
国家发改委宣布,从2011年12月1日开始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其中,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度上调5分钱,上网电价对煤电企业每度上调两分六厘钱,居民电价暂不上调。发改委还对煤炭价格进行了限制。电价上调5分钱,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将会给经济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2.
刘兆林 《时代经贸》2010,(4):150-150
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初期是建立大区电网的区域电力市场,逐步发展大用户直接自发电企业购电。电力交易的主要形式是:电网公司向各发电公司(集团)购电,然后通过自身电网向电力用户销售电。电力用户的电价是发电电价、输电电价和配电电价三部分之和。本文从这三部分来分析电力用户终端价格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上涨的电价     
《商周刊》2011,(25):12-12
事件:国家发改委11月30日下午宣布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其中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上调3分钱,上网电价对煤电企业2.6分,所有发电企业平均约2.5分。居民电价暂不上调。同时,发改委还推出了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方案中增加一个免费档,对城乡低保户和五保户各个地方根据情况设置10到15度免费电量。  相似文献   

4.
全社会电力需求量的迅猛上涨对电煤供应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使电厂的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从长期看,通过煤电联动建立市场电价形成机制、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煤电矛盾的根本出路,同时,国家应该鼓励煤电一体化经营。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启动煤电联动;鼓励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煤炭买卖合同,实现煤炭直接供应;鼓励煤电企业联合建立坑口电厂,减少煤炭运输成本;鼓励大型发电集团介入地方煤炭资源;励煤炭企业利用资源优势主动投资电力行业;在铁路行业的改革中,支持煤炭电力企业投资和参股等。  相似文献   

5.
李劼 《时代经贸》2012,(20):111-1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电荒”现象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由于价格机制不顺,包括电网与电源企业利益分配失衡,火电与新能源价格、电煤与煤电价格、高油价与电价、电价与CPI等机制的不协调。只有理顺价格机制,才能彻底解决电荒危机。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刊》2005,(5):6-7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新的电力价格管理办法,上网电价将与燃料价格实行联动。对于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在竞价上网前,将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收益和依法计入税金的原则核定,或通过政府招标确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上网电价,同一地区新建设的同类型发电机组将实行同一价格,并事先向社会公布;原来已经定价的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也将逐步统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初期是建立大区电网的区域电力市场,逐步发展大用户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电力交易的主要形式是:电网公司向各发电公司(集团)购电,然后通过自身电网向电力用户销售电.电力用户的电价是发电电价、输电电价和配电电价三部分之和.本文从速三部分来分析电力用户终端价格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已出台的电价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也不能有效覆盖变化了的(厂、网分开)的电力行业。主要表现在:煤、电价格联动未能充分地反映电力的燃料成本变化,上网电价以基于经营期成本回收方法的单一电量制为主,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电力行业结构。调节性能好的水电及抽水蓄能电价仍实行单一电量制,使该类电源的功能不能合理发挥。销售电价总水平监管尚未执行任何规范性方法,仍处于"相机抉择"状态,调整不及时、不到位,电价结构不合理,"交叉补贴"更加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电价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庞建新 《经济》2004,(9):58-61
电荒愈演愈烈,而电荒的最大症结——电煤价格矛盾却依然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出路在哪里?有关方面提出了三个方案:煤炭订货会改革、煤电联动、煤炭期货。但它们真  的有用吗?  相似文献   

10.
王松涛 《经济月刊》2009,(10):59-59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市场上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火力发电企业因不堪承受高煤价而陷入经营困难的局面。国家发改委虽然数次协调电煤价格,缓解煤电双方的矛盾,但是这些临时举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煤紧张的状况。本文旨在不给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调控的手段理顺电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地方传真     
《环境经济》2010,(6):70-71
上海:对能耗超标的企业实行惩罚性价格上海市日前取消电价目录表中离子膜烧碱等3类高耗能企业用电价格每年0.05元/千瓦时的优惠。继续对电解铝、铁合金、钢铁、电石、烧碱、水泥、黄磷、锌冶炼8个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并将限制类企业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由每千瓦时0.05元提高到0.15元,淘汰类企业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由每千瓦时0.20元提高到0.40元。对制革、印染、规划保留的工业园区之外的零星化工生产和危化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经营期电价方法计算脱硝电价的基础上,为了简化该法复杂的计算过程,提出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思想对脱硝电价的计算进行优化,并建立了基于经营期电价与模拟退火算法的脱硝电价计算模型,最后,以新建电厂国华太电四期(2×600MW)烟气脱硝工程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吕福玉  张艳 《经济师》2006,(8):45-46
文章针对当前“煤电顶牛”的现状,认为实施煤电价格再次联动治标不治本,其治本之策则在于建立煤电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即一方面完善煤炭价格的市场机制、筹建煤炭期货市场;另一方面打破电力行业垄断、改良现行的电网运行机制并打造有利于电力市场竞争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价格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伴随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现行电价政策、制定电价的方法等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已阻碍了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进行电价改革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商周刊》2012,(10):19-19
在国外,阶梯电价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实施阶梯电价是世界各国应对能源价格高涨的普遍做法。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能源问题在西方世界日益受到重视。出于抑制能源消耗、促进节约,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居民实施了阶梯电价,比如美国、日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埃及、伊朗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等。有的国家将阶梯电价范围扩大到了工业、商业用户。国外居民电价一般是工业电价的1.5—2倍。而我国居民用电价格低于工业电价,导致各类用户之间交叉补贴。  相似文献   

16.
差别电价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差别电价政策作为价格杠杆直接调控经济,在实施中受较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差别电价政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影响差别电价政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当高耗能企业的单位电耗降低时,企业为获取较多利润会增加生产量,从而使用电量提高;当高耗能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时,企业较少考虑差别电价,会提高实际生产量,差别电价政策的效果弱化;当高耗能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减低时,企业会降低实际生产量,差别电价政策的效果很明显。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我国经济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的涨幅将超过5%。在此背景下,国家为减轻通胀压力没有合理调整电价.致使2011年电力供需形势更为严峻。电价调整对物价的影响有多大?本文利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电价上涨与物价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电价上涨10%对CPI的影响区间为0.244%-0.762%。因此,电价小幅上调不会明显加剧我国目前的通胀形势。此外.本文还对煤炭价格上涨与电价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煤炭价格上涨10%对应电价调整的合理区间为1.05%~1.8%.  相似文献   

18.
《环境经济》2011,(9):9-9
业界期待已久的光伏电价上网政策终于尘埃落定。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披露,我国将制定全国统一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上网电价按不同建设时段和地区分为1元和1.15元每千瓦时两档。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电价水平将促使国内光伏市场快速启动。发改委表示,这一电价水平是按照社会平均投资和运营成本,参考太阳能光伏电站招标价格,以及中国太阳能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19.
阶梯电价实施及结构设计——基于跨国数据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39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利用选择模型与计数模型,对影响阶梯电价采纳和设计的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基尼系数会增加实施阶梯电价的可能性,但较高的居民平均用电价格会阻碍阶梯电价的引入;在阶梯电价设计方面,较高的全社会人均用电量、平均温度、最高档对最低档的电价倍数倾向于引入较高阶梯数的阶梯电价,但是较高的居民平均用电价格会促使选择较低档数的阶梯电价,并且发达国家引入的阶梯电价的阶梯数一般会低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梯数。最后,本文检验了我国阶梯电价实施及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李萌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191-192
近来,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放开煤电价格,由煤电双方自主决定交易价格,这意味着我国的资源改革向市场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放开煤电价格管制,有利于我国煤炭和电力行业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但在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煤电政策造成了煤炭和电力行业对放开煤电价格持不同的看法,难以协调,故有必要对我国煤电行业放开价格管制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