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对我国乡—城人口转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鸿艺 《经济师》2005,(10):33-34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是关于发展中国家乡—城人口流动的理论模型。乡—城人口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复杂难题。文章借鉴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分析的理论观点,对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对社会压力的矛盾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化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实现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合理转移,推进城市化有序健康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经济学中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为切入点,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指出了该模型存在的一些缺陷,并且从经济结构调整、人力资本投资、小城镇建设和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充分就业一直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活动的目标之一。对于我国来说,充分就业更是意味着党中央要提供十三亿份左右的工作,而这其中八亿份是农民工作。尽管我国政府一直都在关注也试图在解决这八亿人的工作问题,但实际上,中国各省份农村劳动力始终处在劳动力剩余的状态。本文旨在应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理论,结合新疆农村劳动力现状,以期寻找到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使得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30年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生总数达一百万人以上,但是回国率却不足三成。这种智力外流现象可以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来进行解释,智力外流的人数是人才流动的预期净收益差异的函数,而在计算这种预期净收益差异时,除了考虑国内外工资收入的差异外,还必须考虑就业概率、人才迁移的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出现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但是彻底解决这一人群的就业问题,依然处于探究阶段。本文试图以托达罗模型和推拉理论相结合,分析二者优势,取长补短,探索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托达罗模型与中国“知识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两高"现象,一方面是愈演愈烈的高"知识失业",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对高等教育的高需求,我们不能把它简单理解为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根据修正的托达罗模型,只要大学毕业生与非大学毕业生的预期收入差距大于零,接受高等教育就是理性的行为,即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很低。  相似文献   

8.
邹田畑 《时代经贸》2007,5(9X):21-23
本文针对2004年以来我国加工业聚集的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引入托达罗模型,对模型中的变量逐一进行分析以发现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城乡预期实际收入产生的效用的比较和迁移成本决定了农民工的去留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也对缓解民工荒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托达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田畑 《时代经贸》2007,5(9):21-23
本文针对2004年以来我国加工业聚集的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引入托达罗模型,对模型中的变量逐一进行分析以发现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城乡预期实际收入产生的效用的比较和迁移成本决定了农民工的去留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也对缓解民工荒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托达罗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么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向何处转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妥善处理,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的繁荣稳定。托达罗模型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原因,利用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托达罗基本模型的启示,发展和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峰 《财经研究》1999,(6):27-30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现实中并存着城市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结合这一模型的内容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的广义工业化的理论,中国现阶段就业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范围向城市转移。这种农村劳动力转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城乡劳动力转移的托达罗模型,并简单的描述了劳动力转移的文献综述,并对此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经验事实 ,对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的模型进行反思与拓展 ,认为农村劳动力是理性经济人 ,其迁移决策的依据是迁移的成本和收益。从而构建新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模型 ,并在此模型基础上 ,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托达罗模型的内容和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在比较优势的框架下,分析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决策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托达罗修正模型。随后基于修正模型对"民工荒"现象展开计量分析且得到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解释。结论表明:通过将预期城乡收入差距完善为城镇剩余因素和农村剩余因素,调整宏观就业概率为具体领域的就业概率,将教育技能因素、心理成本因素、制度因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因素明确加入所构建的托达罗修正模型,能对当前劳动力城乡流动的现实问题作出更加翔实和深刻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托达罗模型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城市失业现象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对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否定,对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具备一定的解释力。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从低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差别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两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托达罗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托达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的分析 ,认为农村劳动力能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应当为农村流入城市找到一定时间工作的劳动力与流入城市总劳动力的比率 ,而且从结构上看 ,在各行业找到工作的概率高低不一。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在乡村闲暇时间较长 ,外出劳动力的农活可由在家的劳动力替补 ,这样其外出流向城市的机会成本为零。因而 ,托达罗模型不符合二元结构转换的实践 ,特别是不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情况。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实践 ,给经济发展带来乡村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发展成本太高、比较劣势无法转化为比较优势等后果。本文还探讨了扩张城市就业容量的一些思路 ,并重点论述了发展城镇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容量方面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本文分析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8.
李杰 《经济研究导刊》2014,(13):191-192
以Barro和Sala-i-Martin的收敛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面板模型探讨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研究显示,2005—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收敛的,全国31个省的人均GDP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在日趋均衡,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为1.94%,半程收敛时间大约是36年,在加入人口变量之后,收敛方程的收敛系数有了明显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由1.94%变成了2.21%,半程收敛的时间由36年减少为31年,这说明人口流动对国内各省的经济均衡增长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先奇 《生产力研究》1998,(6):78-80,83
本文通过对西方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结合中国国情的分析比较认为,只要二元经济结构存在差距,只要城市实际收入高于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迁移是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规律;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利与弊进行了客观分析,主张顺应劳动力流动的客观规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与城市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考察住房价格对人口流动的综合作用机制。在宏观层面,基于2005—2016年我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管是住房价格还是房价收入比的上升均显著地抑制了人口的净流入,其抑制作用表现为从东部到西部逐渐减弱;在微观层面,房价上涨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表现为"U"形,房价对收入较低群体和收入较高群体居留意愿的负向抑制作用更小。鉴于此,本文分区域为各地吸引人口流入、实现"人""居"均衡发展乃至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