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本文引入控制权的分配,建立了一个不对称信息下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合资组成创业企业的融资决策模型。结论表明,控制权分配显著地影响了风险投资中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博弈均衡,风险投资家寻求获得必要控制权的努力,使创业者以部分控制权的转移为代价获得了较为优越的融资条件;控制权的均衡分配取决于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大,分配给风险投资者的控制权越多。  相似文献   

2.
从放松卖空管制与债务融资成本的理论基础出发,分别从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代理成本理论三个角度分析了放松卖空管制与债务融资成本可能的路径,发现放松卖空管制可以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更具体地验证放松卖空管制后,代理成本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放松卖空管制可以通过代理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两个路径影响债务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在有风险融资的情况下,创业者面临着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失控。从控制权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角度出发,构造了一个控制权分配的合作博弈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控制权分配的影响因素,并就相关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回答。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仅仅把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看成是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即纯粹从财务效益的角度考虑两种融资的比例分配问题。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则认为,债权与股权对于企业享有的控制权不没。在通常的情况下,企业的控制权归股东所有;只有在破产的情况下,企业的控制权才归债权人所有。由于债权人与股东对于企业享有的控制权不同,因此带来了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偏高。本文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并在考虑公司特征和行业差异的前提下,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外部融资困难不是我国上市公司大量持有现金的主要原因;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存在,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现金。  相似文献   

6.
李婧 《全国商情》2007,(1):119-120,118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一大社会问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医患博弈模型,寻找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必须通过发挥政府干预作用和完善市场机制来解决医疗服务中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银企之间长期信用关系难以建立是困境的表现,问题的背后是银企信息不对称加剧的存在。文章在综述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问题;认为市场分割的存在加剧了银企、银银信息的不对称,阻滞了全国市场的信用行为;同时,建立理论模型,说明信息不对称加剧是融资困境存在的一个直接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出发,讨论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现象,证明了信贷配给正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角度对信贷配给的形成及均衡演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信贷配给的治理路径,即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现代财务理论以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为基础 ,而一直忽视了对人心理活动及行为模式的研究 ,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背离。文章从近年来兴起的行为金融学研究的角度出发 ,从一个全新的视野来探讨公司财务理论中关于投、融资管理的一些争议 ,提出了管理层预期模型、管理期权评估法等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企业的社会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信用担保不成熟、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自身体制不健全、信用度低等,都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缓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体制、提高企业信用度,都将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文章着重在一个实例中比较不同情况下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这两种企业融资手段,并从计算两种方案的财务性支出中得出,对于刚成立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相对于银行贷款可行性更大。文章最后针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发展融资租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地悲剧是界定不清的模糊产权引起的最严重的激励问题。它表明 ,当许多人都有权使用一项公共资源时 ,就存在过度使用这项资源的激励。本文以浙江永嘉楠溪江的捕鱼权为例说明这一现象。产权最优配置对于解决上述公地悲剧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产权理论提出了配置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说 ,谁拥有产权是最重要的问题 ,社团产权和个体产权都是解决公地悲剧的途径。社团产权是共同享有的 ,当对一种资源行使权利时 ,并不排斥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 ,而公共资源也具有使用上的非排他性 ,因此 ,公共资源的产权一般是社团产权的典型。笔者认为将河流的排他性捕鱼权配置给社团比配置给个体更能解决公地悲剧问题。社团产权安排类似于俱乐部的产权制度 ,它是高效率的源泉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命题的提出,直接缘于张维迎与周其仁关于控制权回报的积极与消极之歧见。所给出的解释是,经理在相应控制企业中投入较多自有人力资本,就形成积极激励,反之则带来消极激励。这一假说的背景是公有企业控制权,它最初由强权安排,后来由交易界定。由交易界定的控制权安排,处于各有关当事人的博弈状态,其中存在着控制权的公共领域,能否控制企业取决于这个公共领域利用上的比较优势,占优者一般为企业自有资本的较大投入者,他因此获得的担保为他成功地实现公共领域的利用。所以,投入较多人力资本的企业经理获得企业控制权,并形成激励的自增强机制;反之,由政府投入而获任命或者较少投入人力资本于企业的经理,则把控制权当作谋取在职利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控制权性质、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治理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国情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性质与管理层持股的关系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公司有效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且二者在形式上均与反映公司治理效率的变量Tobin’Q值呈现出倒U型的曲线关系。所不同的是,由于受控制权性质的影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最优持股比例(55.78%)远大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最优持股比例(14.57%)。说明为了调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层的积极性,国家须为此付出很高的代价,包括公司控制权的丧失。倒U型的曲线关系的存在,也表明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激励制度,仅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另外,利益趋同效应与掘壕自守效应的存在,使与股权激励机制相配套的约束机制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在股份公司的多方利益相关主体中,股东拥有表决权。一股一权是表决权行使的基本原则,但在公司实践中还存在股东的表决权由于特定原因被限缩的情形,这一现象蕴藏着深刻的激励因素,其中包括产权的赋予和责任的配置。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时期我国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建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和职工安置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淘汰落后产能的经验,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权益的对策措施.认为,由于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体制不健全、市场失灵等原因,"十二五"时期,我国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还应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动调控作用,加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发挥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力,更快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目标.职工权益保障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制:规范职工安置方案制定,强化职工安置方案审核;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奖励机制;加大培训力度,落实职工再就业政策;依法处理职工劳动关系,做好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以激励约束机制理论和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有机协调为出发点,文章阐述了股票期权制度内在作用机理和激励约束逻辑,通过理论基础论述,指出股票期权的实质是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化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一种具有激励与约束双重功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代理理论指出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委托人必须给予代理人适当的激励来减少代理成本。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 ,实现了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应 ,因而是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文章在对ESO方案设计要点进行介绍之后 ,结合我国进行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 ,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为深层的内在因素.为了提高公司管理效益,保证公司各利害相关者的正当权益,公司应该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诚心聘请独立董事,社会也应该大力培育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完善外部监督机制等等,从根本上杜绝失真的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从企业的环境控制、信息沟通、权利分配、风险评估、监督检查等方面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度缓慢、覆盖率低、发展不均衡,存在信息采集困难、评价不规范、产品交流不畅等问题,使信用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应明确信息采集主体、多方联动,完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建立标准的农户信用信息评价和运行机制,规范农户信用信息奖惩机制,以便通过法律制度的科学设计与安排,找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