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光仁 《乡镇论坛》2014,(25):29-30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杜圈村52岁的村民杜振生,流转301亩土地,办起了“德归家庭农场”。去年他种植小麦157亩,今年小麦喜获丰收,每亩平均单产1000斤,总产量达16万斤,可收入18万元。在杜振生的麦场上,已晒好的小麦堆积如山,他已经卖出了6万多斤小麦。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家决定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小麦、玉米、大米、大豆四种粮食在1993年平均每市斤收购价3角6分基础上,加4分2厘“三挂钩”的价外加价,同时每市斤再提价1角2分。提价后的粮食收购价每市斤达到5角2分2厘左右。比去年每市斤增加1角6分2厘。如按国家收购1000亿斤粮食计算,农民可增收162亿元。但粮食提价究竟能使农民获得多少好处?能否因此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是评价粮食提价政策效果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和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这两年中药材行情大涨有一个共同原因,就是社会游资的大量进入从8月下旬开始,李芝都在忙着采酸枣。“今年酸枣一天一个价,最开始的收购价2.5元一斤,后来涨到四五元,很快又到七八元,后面涨到18元一斤。从8月上旬开始,涨到了9月中旬,一个多月涨了7倍多。”李芝告诉《中国企业家》。李芝所在的辽宁省朝阳市,是国内酸枣的主产区之一,今年也迎来酸枣丰收年。据她透露,去年酸枣收购价也很高,最高时达到十七八元一斤,不过去年当地酸枣产量很少。“今年酸枣产量高,但没想到价也这么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乡镇企业》2013,(11):58-58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4年最低收购价水平。  相似文献   

5.
引擎:科技创新推广良种良法 "嫁接以后的新组合,苗壮多瓜,节节有瓜,还多回头瓜.现在6毛一斤的收购价,一个季度亩产值有6000元!"看着1个月前种下的黄瓜长势喜人,广东茂名市根子镇农户苏隆均的笑容也灿烂起来.这里是传统的黄瓜主产区,自去年开始采用引进品种GL03-4接穗和原来的优清台木嫁接后,不但抗病,亩产还可达1万斤.  相似文献   

6.
法律顾问     
补贴款应发放给谁北京市房山区一位农民来信询问:我村土地全部流转到了村委会,后由村委会发包给大户种植,并签订了承包合同。其中三农户在自家承包田里种植小麦。现市里根据《北京市粮食直补工作暂行办法》对种植农户进行补贴,但村委会把村内仅有的三农户种植小麦的补贴款,平均发放给了全体村内农业户(按农业户口人数)。请问:村委会这种做法正确吗?答:将流通环节的粮食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  相似文献   

7.
从喝“白菜汤”谈起时夏六月,农民耕种的白菜种子收获了,本应高兴的乡亲们却傻了眼。屈指一算,全乡种了700余亩地,仅收了回.4万斤白菜种,亩产平均20斤。若按每市斤4元的最高收购价计算,亩产值才80元。某村刘某的管理是比较好的,他种了一亩地,收50多斤...  相似文献   

8.
《新疆财会》2008,(2):69
截止2008年3月中旬,历时一年的伊犁州直财政涉农补贴“一卡通”信息系统(简称“一卡通”系统)建设工作,经过人员培训、数据收集、设备安装、系统调试、数据汇审等各个环节精心组织和实施,已全面结束。伊犁州直八县二市81个乡、17个镇、6个农牧场、19个兵团,共计21.7万农户,约43万种粮农民的基础信息、耕地信息、种粮信息和补贴信息纳入了“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自2008年起,伊犁州直除个别没有金融网点的乡镇之外,其余乡镇的种粮农户都可通过“一卡通”信息系统就地领取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  相似文献   

9.
段军 《国土经济》2011,(11):16-16
看着地里即将丰收的金灿灿的麦穗,全国种粮大户黄明水心里美滋滋的。自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建设启动以来,他每天都沉浸在一种难言的幸福中。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市政府又把基地内连山、金鱼、和兴等乡镇的1.85万亩耕地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黄明水的心是更踏实了。 52岁的黄明水是广汉市连山镇的一位农民,2001年开始承包村里的土地种粮,从最初的60亩发展到去年的600多亩,  相似文献   

10.
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政策,也就是农户口中所说的地亩数补贴,虽然政策上不允许把这项补贴单纯做为地亩数补贴来发,政策规定这项补贴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发放的补贴,顾名思义,谁地里种植粮食谁享受补贴,如果你地里种植的是经济作物,如果树、烟叶等是不允许享受补贴的.  相似文献   

11.
他们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国家今年对小麦价格进行了调整,中等小麦收购价每公斤由去年的0.70元上涨到今年的1.04元;市场价格也由去年的每公斤0.66元上涨到现在的1.00元。按理说,所有耕种在黄土地上的农民应该高兴才是,但他们不但不高兴,却更多了几分抱...  相似文献   

12.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立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然而眼下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却正在威胁着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小麦主产省份。很多地方甚至从去年10月下旬以来,连续100多天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雪,土地龟裂、河流干涸,地里的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灾情蔓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夏秋粮小麦、玉米一登场,外资、内资,国有及民营企业,储粮公司纷纷人市抢购新粮,企业的委托代理人、粮食经纪人进村入户登门收购。一些农民的粮食刚从收割机上下来,就被购走。近期安徽省稻谷一经上市,开磅价高于前年同期,其中中晚籼稻每百斤市场收购价97~100元,  相似文献   

14.
韩成章 《乡镇论坛》2009,(13):25-25
种粮直补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否真正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某些地区并不尽然。桌乡以前小麦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8500亩左右,近二三年来直线下滑到5000亩,原因是种小麦成本高,不划算,干脆歇茬,只种一季秋粮,导致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而种粮综合直补款却逐年增加,形成了明显反差,补贴提高并没有带来粮食总产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下半年,国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行情,不少养殖户对发展生猪生产失去信心。事实证明,今春肉猪收购价涨幅超过了饲料粮价格涨幅,动手早的养猪户获得了较高收益。据统计,扣除粮价上涨因素,今春农户出售一头育肥猪可净赚一二百元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6.
中秋节,我回了一趟老家。这个时候正是家乡收秋种麦的繁忙季节。农民们没有节假日,但借着过八月十五,忙里偷闲也要歇上一天。难得回去一次,按照风俗我到一位远房亲戚家送麻糖(油条)。我给他递了一支烟,很自然地攀谈起来,很自然地谈到了种地。我问他:“种地怎样啊?”他吸了口烟说:“我给你算算就知道了。”先说收入。我种着1亩6分地,6分是水浇地,1亩是半水浇地(有时能浇上,有时浇不上),一年两季。天要作美一年能收800斤小麦,玉米打1000斤顶透天了。咱都按最好时候的价格算。小麦以0.70元来计,可收入560元;玉米以0.64元算,能进640元。现在还是…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湖南省澧县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出现了“三乱”和“三多”。 “三乱”。一是经营主体乱。据统计,全县非法经营户是合法单位的5倍。二是进货渠道乱。三是销售价格乱。1994年双抢期间,尿素涨到了2400元/吨,碳氨涨到了560/吨。比去年翻了一番,比今年春季也提高了50%。最近,澧县种子公司到甘溪计划制种区收购杂交稻种,一些非法经销单位和个体户.便暗地里抬价抢购。每斤稻种规定的收购价是3.9元,他们却出价4.5元。种子公司迫于无奈,把收购价提到每斤5元;他们又立即抬价至每斤5.5元,甚至6元,比去年翻了两番,使县里的收购计划难以完成。  相似文献   

18.
初秋的中原,阳光明媚,透过树荫洒在郁郁葱葱的魔芋地里,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手捧着一颗10多斤的大魔芋,激动地向前来参观的来宾作着介绍。在日前举行的“2011年漯河市林荫树下栽培魔芋现场会”上,郾城区离休干部孙全安和他的魔芋梦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国的“餐桌产品”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丰收后的海南辣椒,有的烂在地里,有的被弃倒在公路上;山东省菏泽市农民收获的辣椒每500克仅售几分钱;在柑橘收获季节,福建农民弃之不摘,浙江一些地方号召大家吃“爱国橘”、“政治橘”。研究农业经济的专家认为,辣椒、柑橘都是餐桌上的必备品,并不存在产品不对消费者胃口的问题,问题出在储藏、运销能力薄弱上。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开拓思路,打好农产品的时间差。  相似文献   

20.
近日,家住安宁区长风家属区的吕太爷在桃海市场以每斤1元钱的价格买了5斤桔子。他拿回家后觉得分量不够,就在自家的秤上称了一下,结果只有4斤3两,吕大爷的7角钱就这样被“秤耗子”“偷”走了。其实,像吕大爷碰到的这种情况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