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区域物流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基于现金增加值法(CVA)从物流供需角度构建区域物流供需系统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均衡发展模型,对200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八大区域的物流差异进行系统内和系统间的解析,并对供需系统的结构效度和规模效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八大区域的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梯度性,区域物流发展的均衡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均衡性主要受系统内和系统间要素的投入产出结构、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供需结构和供需规模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4):41-42
农村物流作为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基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农产品物流、农资物流、农村消费品物流三方面诠释农村物流,从农村物流模式及特点出发,考虑物联网技术在农村物流中的应用,对物联网环境下农村物流系统提出了建设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农村物流监管及溯源系统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模型,从定量的角度论述评价区域物流能力的研究方法.为了证实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对历年湖北物流能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并采取横向比较的方法,把湖北物流能力与其他省份物流能力水平相对比进行分析,继而,通过综合主成分指标来分析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探讨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或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地认识区域物流能力的提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提出了区域物流能力的内涵,并建立了量化方法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主观、准确的分析与评价,然后分析了区域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体系,从系统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其构成要素,并以理想点法建立模型进行量化分析,最后采用综合集成赋权法来计算指标权重系数,从而使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为政府部门科学制定物流规划、合理配置物流资源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运 《中国电子商务》2013,(15):220-220
建立科学合理的区域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不仅有利于客观现实地评价物流的发展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发现物流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与障碍,以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升物流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分析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内涵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人才配置以及政策环境支持四个方面选择16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力。本文通过构建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浙江省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浙江省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低碳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的轻度失调逐渐趋向良好协调。针对结论,本文提出完善低碳物流政策,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加大低碳物流创新投入的相关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中央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背景下,从物流方面着手,跟踪并梳理了政府等各方推进电商物流系统建设以来,重庆市各区域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发展的现状,指出现存物流规模不经济、物流配套体系不健全、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及不足、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规划农村电商发展区域并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非自用资产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依托农业合作社完善农产品物流网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生态物流特征决定了其物流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也决定了构建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生态物流的特征,从生态物流发展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外部环境、内部流程以及生态环境五个方面设置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以及47个三级指标,组成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设置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区域生态物流发展水平做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区域物流系统的构造入手,建立了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模型。通过模型的推演,揭示了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所存在的互为因果的内在关系。并对模型的结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结合我国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数据检验和分析,总结出区域物流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正负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度度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杂系统理论为指导,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区域物流—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和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控制策略,可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结合桂林实际,应用现代物流理论,认为现阶段桂林城乡双向物流体系的目标模式就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此,依托供销社的网络体系,利用邮政物流的品牌优势和覆盖网络,建立桂林市城乡双向物流体系,全力挖掘第三利润源,打造新的物流价值链。  相似文献   

12.
赵立娥 《中国市场》2009,(32):30-32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抓紧规划和建设湖南农村的现代物流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就现实而言,发展湖南农村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为农村物流系统的各个层面提出并实施必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逆向物流及其网络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指出,发展农村逆向物流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及绿色物流的发展,还能使农村居民获得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村居民对商品的满意度。文章提出,农村逆向物流有别于一般的逆向物流,具有自己特殊的网络结构和模式。发展农村逆向物流关键在于物流网络的结构设计,一个适合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结构应该能模拟出农村的逆向物流网络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4.
李智彬 《中国市场》2008,(32):102-103
解决三农的问题,使中国的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发展我国的农村物流体系迫在眉睫。本文根据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了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亟待创新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了物流技术和基础设施是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实施的客观条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规范化的车辆运输在城镇以外区域的执行难问题,分析了农村物流市场高成本与摩托车使用经济性共存的特征,以及农村物流的原始性与不规范并存的现状,提出了农村物流管理的边缘化特征,用SWOT矩阵分析法分析了农村物流管理的优劣势和机会与风险,给出了农村物流管理的边缘化策略和人本谅解方案,提出加强服务一体化、区域化自治管理、打击违法与保护并进等农村物流策略。  相似文献   

16.
周凌云  周君  赵钢 《江苏商论》2013,(7):28-31,46
针对江苏农村、城市之间物流渠道现状、物资流通类型及存在问题,从城乡物流整合视角分析江苏城乡物流一体化网络建设思路,设计城乡物流一体化网络布局框架,从空间规划、产业布局、体制管理层面分析城乡物流一体化网络规划策略,并从商贸、供销、邮政、交通、快递、第三方物流等资源整合层面提出城乡物流一体化网络对接模式,为加快推进江苏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袁明 《中国市场》2009,(41):23-24
根据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物流产业规划对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指导下构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肖黎 《中国市场》2008,(41):51-54
农村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必须有一个有效、完善的物流运作平台。为了加快我国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构建,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对世界上农村物流运作平台比较先进的几个发达国家与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概括出了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的一些共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念哲 《中国市场》2008,(45):79-82
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特别是发展欠发达地区现代农村物流业虽然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也有了发展的有利条件。各级政府应抓住机遇,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  相似文献   

20.
当前,苏州物流集聚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同质化竞争现象普遍,集约化程度低,功能整合模式创新不足,物流集聚结构不协调等方面。苏州市应加强物流集聚区的统筹和联动发展,构建供应链模式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物流设施与服务资源的整合,实现集约化管理;引导物流集聚区向综合商贸和电子商务枢纽型的物流集聚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城乡和商贸配送物流集聚区,从而促进苏州物流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