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鑫生  郭龙飞  李芳 《财贸经济》2019,40(4):100-115
本文使用能够由企业判断反馈的、具有省域区分度的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测度了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开埠通商历史作为工具变量,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视角,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各省份国际贸易和省际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在控制关税等因素的情况下,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大幅提升我国各省份的对外贸易;不同地区贸易便利化作用的差异也揭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节奏和效果;虽然贸易便利化会带来贸易转移效应,短期抑制省际贸易,但是它能够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省际贸易,从而提高国内经济相互融合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1987-2011年中国省际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在控制空间效应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是东中西部贸易开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完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在描述长江三角洲制造业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2002-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但省际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大于国际贸易,而且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对低技术行业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大于高技术行业.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6—2013年浙江省服务贸易相关数据,建立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额、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开放度、汇率、第三产业产值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经济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开放度对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产业产值对服务贸易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汇率变动对服务贸易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货物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贸易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项义军  尤涛 《商业研究》2005,(13):106-109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根据海关的最新统计,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已达85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进出口顺差255·4亿美元。对外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贸易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的生死存亡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贸易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及其为本国带来相应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6.
技术贸易壁垒下中美纺织品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美两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及各纺织品类贸易互补性强度,并将美国发布的纺织行业技术通报(TBT)作为技术变量纳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优势强于美国,尤其表现在纺织制成品类;出口角度看,两国在纺织制成品类上呈现显著贸易互补性,进口角度看,两国在纺织原料上具有较强互补性。在影响因素中,技术壁垒、进口国经济、出口国人口及两国距离负向抑制中美纺织品贸易,出口国经济、进口国人口及人均收入之差正向促进中美纺织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中国省际贸易流量与贸易壁垒现状,发现中部区域的省际贸易流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契合。具体而言,中部各省份的产品及服务流出量略大于流入量,省际贸易循环以中部区域内部为集中点。当前,各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各区域贸易壁垒障碍尚未解决、各区域产业集群规模尚未成型、各区域经济循环规模作用尚未发挥、各区域基础产业运作优势尚未集聚等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区域化合理分工、强化产业链效能,借助优势突破地域局限、健全基础设施体系,融圈入群建设城市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立足区域特色优势、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创新贸易金融业务模式、催化省际贸易快速增长,加快贸易技术投入与优化升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们的服务贸易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但还必须从相关理论出发研究服务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稳定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可能性,以及阐述了应如何加强服务贸易的发展,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中国199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加工贸易额对贸易开放度进行修正,引入一步SYS-GMM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能源消费、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地区差异性。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和贸易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扣除了加工贸易量进行修正后,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贸易开放与能源消费交叉项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即贸易开放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间接地制约了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能源消费和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中国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具体而言,能源消费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贸易开放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却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传统的出口增长二元边际分析框架下,引入最少贸易商品和贸易阈值等概念,在扩展边际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新产品边际的定义,还原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出口增长中商品种类外延扩展的真实作用。本文通过匹配协整HS分类6位码下326万组贸易数据,测算出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65国在2005—2015年的集约边际增长与新产品边际增长情况。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的出口增长中,新产品边际是促进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人均收入较低、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新产品边际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对可能影响二元边际增长的各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贸易成本等因素对集约边际和新产品边际有着不同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00—2021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的ICT产品贸易数据,构建ICT产品贸易依赖网络,分析其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ICT产品贸易依赖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分布,中国从网络的相对边缘位置跃升至网络核心;利用聚类分析世界各国的网络地位发现,中国由跟随者转变为领导者;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在ICT核心产品电子元件方面对欧美发达经济体存在严重的贸易依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距离、技术距离、研发距离、中心距离、地理距离、文化距离、殖民关系和同盟关系均对ICT产品贸易依赖关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提速推进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谈判,这是引领经济全球化和提振后疫情时代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基于OECD(2018TiVA)数据库,创新性的以增加值贸易视角比较测度分析了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证检验了增加值贸易下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值贸易下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静态产业内贸易主要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区域内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动态演变和参与国际化生产层次具有"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阶梯状特征;FDI、人均GDP、工业化水平、开放经济距离和基础设施质量是影响增加值贸易下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和行业异质性。基于此,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贸格局,从增加值贸易视角我国应积极采取促进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服务业倾斜,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促进和带动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因素,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服务贸易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等因素导致发展仍相对滞后,与美国、加拿大在发展速度、贸易结构及法律政策完善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为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和保护,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对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开发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服务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欧美各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发展受到负面影响且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为促进经济增长促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其贸易保护中的新特点和新形式,给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特点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和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提出新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推进经济一体化和构建和谐经济关系的几项对策措施,以期在理论上供探讨,在实践中能对新贸易保护中的我国贸易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促使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领域学者在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时多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贸易开放及对外投资是技术进步的动力。近年来中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进步,为促进国内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研究贸易开放、技术进步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梳理贸易开放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的相关文献后发现,中国OFDI具有逆向技术外溢效应并能够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但影响效应不明显,而贸易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逆向技术扩散,进而获取国内的技术进步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重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四个因素: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开放度、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七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易额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与此同时我国积极推动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我国的服务贸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仍占据有利地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钻石模型"将影响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类并选取影响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放宽市场准入,在开放中适度保护;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服务贸易健康发展;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外贸战略问题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二、阻碍中国外贸发展的因素从目前对外贸易金额来看,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其外贸增长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贸易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及贸易环境来看,中国距贸易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中国各省市1985-2009年的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增长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使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FDI和国际贸易的作用,并讨论了政府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经历了一个快速、稳定的上升过程,其中,效率和稳定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持续性则逐年下降.(2)FDI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因素有效促进了FDI的积极作用,但对贸易渠道的作用不显著.(3)FDI仅对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因素降低了FDI的积极作用;国际贸易显著提升了增长的效率和稳定性,但对增长可持续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政府因素在稳定性渠道中阻碍了贸易效应的发挥.上述结论表明,中国国际贸易和引资的规模尚未超出合理范围,但政策的有效性仍需加强;加强外资引导,转变贸易重点,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实证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对贸易广度与贸易质量的影响。首先基于三元边际分解框架,将各省出口贸易总额分解为贸易广度、贸易数量与贸易质量,分析各省贸易总额与贸易模式的差异性;然后,采用计量模型,在控制了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贸易成本等因素后,考察市场扭曲对贸易总额与贸易模式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各省份贸易总额差异主要源自贸易数量;贸易广度和贸易质量的跨省差异较小;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提升贸易广度和贸易数量提升了贸易规模,但对于贸易质量影响为负。因此,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市场扭曲程度是改善中国出口增长模式,提升贸易质量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