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sights from economics of geography suggest that greater urbanisation should lead to an increased level of trade. Larger exporting markets should also provide incentives for agglomeration. Using a novel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pproach, this study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suggests that within country urbanisation has a strong positive impact on exports of the modern sector, while exports to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urbanisation. Consistent with model predictions, urbanisation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a decline in exports and increase in imports in the primary sector.  相似文献   

2.
我国住宅发展的趋势分析和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瑞  杜伟 《消费经济》2002,18(3):18-20
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扩大国内的投资需求,因此,房地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由于住宅消费中的一些影响因素的变化,我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出一些新趋势,部分类型的住宅产品将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畸高,会进一步诱发住房供应结构性失调、建筑市场投资增长过快、土地虚拟资本性质加强,土地所有者和最终投资者权益受损等后果.为此,从住房价格形成机制、机理及其构成要素等方面剖析住房价格过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我国城市住房价格过高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曾若愚 《中国市场》2010,(33):47-49
虽然人类脱离了金本位时代,信用货币的发行不需要等量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备,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会或多或少储备一定数量的黄金以保证最终偿还能力,也就是说,无论国家经济多么强劲,如果中央银行没有黄金,经济基础终将破碎。  相似文献   

5.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毅 《财贸经济》2007,(12):127-134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调整阶段.本文从扩大住房供应、稳定住房价格、提高居住水平和配合宏观政策四个方面对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快速发展阶段效果显著,但在2002年前后出现拐点,之后持续减弱.在政策存在的问题方面,文章从供应规模、建设标准和补贴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建议,包括:稳定供应规模、控制建设标准和转变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于1996年4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核批编制50人,正式组建于1996年12月,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事业单位。现有42人,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处、考试处、注册处、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合作处、综合研究与协调处、信息与注册人员档案管理处、注册城市规划师办公室、建造师办公室、物业管理师办公室共10个处室。  相似文献   

7.
货币幻觉与我国城市住宅估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住宅租金收益率随着名义无风险利率和主观风险溢价的提高而提高,与货币幻觉假设相吻合,说明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投资者降低估值倍数,低估市场;低通货膨胀时期,提高估值倍数,高估市场。近年来在长期低通胀环境下,尽管我国几大城市实际租金指数保持稳定,但是投资者受到货币幻觉的影响,提高住宅市场的市盈率,从而高估房价。  相似文献   

8.
郭玉坤 《商业研究》2012,(5):176-181
一般而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可负担住房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可负担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发展紧凑型城市,而紧凑发展的成本要高于低密度住房开发。本文对可持续发展与可负担住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可持续住房开发和可负担住房现行做法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可负担住房的很多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密切联系的,许多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同样有助于提高住房的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住房,尤其是非盈利性住房是加拿大成功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经验,也是作为福利国家政府社会福利措施的重要体现。本文对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介绍,对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主要形式包括公共住房、非盈利住房、合作住房等从供给主体、融资来源、租赁对象、运作管理等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对政府在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政策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我国住房保障事业发展的实际思考加拿大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家庭户与住房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我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变化将受到人口、家庭户数量和结构变动的影响。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户主率家庭预测模型,假定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性别的户主率不变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未来家庭户的数量、结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年普查得到的不同家庭户类型住房情况的信息,对未来30年我国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的增长,我国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在未来三十年将持续增长;由于家庭户数量增长速度超过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按家庭户变化预测的未来居民住房的需求较大;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结构的变化,未来三十年的住房需求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年均新增住房需求的增长在2015年前虽波动起伏,但变化不大; 2015年之后,年均新增住房需求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变化将受到人口、家庭户数量和结构变动的影响.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户主率家庭预测模型,假定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性别的户主率不变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未来家庭户的数量、结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年普查得到的不同家庭户类型住房情况的信息,对未来30年我国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的增长,我国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在未来三十年将持续增长;由于家庭户数量增长速度超过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按家庭户变化预测的未来居民住房的需求较大;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结构的变化,未来三十年的住房需求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年均新增住房需求的增长在2015年前虽波动起伏,但变化不大;加15年之后,年均新增住房需求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1991—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早有关于住房支付能力的讨论,以世界银行1992年的著作作为我国使用房价收入比概念起点的观点不合史实;跨国房价收入比数据一般不具可比性,也不存在国际惯例或国际警戒线;房价收入比用于衡量住房支付能力,重要的是其变动的走向,而不只是某年的具体数值。本文计算了我国1991-2005年的房价收入比,用以衡量城镇居民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支付能力,发现:我国房价收入比整体上有所下降,但从2003年起又上升;房价收入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表现出东部趋升、中西部趋降的态势,上海、北京的房价收入比较高,北京和西藏的房价收入比波动较大,各省市间房价收入比的差别呈减小态势。  相似文献   

13.
地区竞争、土地供给结构与中国城市住房价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彬  李超 《财贸经济》2020,(5):116-130
为了分析地区竞争下地方政府间土地供给结构的策略互动及其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本文在归纳梳理中国土地供应法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同时考虑居住用地需求和工业用地需求的两城市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基于2006—2015年城市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受约束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有激励以减少居住用地为代价提高工业用地供给,进行招商引资竞争;与市场起主导作用的情形相比,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时,工业用地的供应量更高,居住用地的供应量则偏低,工业地价与居住用地的价格差异增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结构的干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推高了房价。此外,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会影响到相邻地区的供地策略。研究对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改革、从供给侧解决高房价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许辉 《商业研究》2003,(18):124-125
目前我国住房一级市场已初具规模并迅速扩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的投资环境日趋成熟,商业银行希望抵押贷款证券化成为其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坚实后盾,因此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虞慧晖  贾婕 《商业研究》2004,(10):108-111
分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建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扭保制度是化解这些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同时探讨了我国住房置业担保制度今后发展中可能遇见的几个理论和实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郑贤玲 《消费经济》2001,17(1):39-42
本文着重研究大陆城镇住宅二级市场的发展.为了找到一个思路参照,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式,在对大陆住宅市场和台湾住宅市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为何及如何发展大陆城镇住宅二级市场的设想.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思路,以供政府决策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潘爱民  韩正龙 《财贸经济》2012,2(2):106-113
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经济适用房、土地价格与住宅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土地出让价格、经济适用房价格和住宅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土地出让价格和经济适用房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力度存在区域性差异;(2)短期内,经济适用房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其供给有利于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上涨趋势;长期内,经济适用房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其供给会起到推高房价的作用;(3)土地价格对住宅价格的长、短期影响效应均为正,但影响力度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具有顺周期效应,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弊端,IASB于2009年首次提出预期损失模型。近年来,IASB和FASB一直不断地完善改进预期损失模型,并提出多种方法,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基本已成定局。住房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资产,鉴于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状况,有必要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对住房贷款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重建会计政策和内部控制系统,以确保持续核对信用损失的估计。  相似文献   

20.
梅强  仇兆明 《江苏商论》2011,(10):140-143
针对我国城市住宅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在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企业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 SD)方法建立了城市住宅业发展的SD模型。进一步,利用南京市住宅业发展的相关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预测了南京市未来十几年住宅业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为南京是住宅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