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围绕"三个坚持三个确保",打造立体式脱贫攻坚模式,以自营经济带动扶贫、项目产业助力扶贫、企业反哺社会拉动扶贫、政策对接优化扶贫的办法,打好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底,全场3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省脱贫标准,且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果,使七星人民幸福感有效增强,七星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中,把精准化理念作为核心要义,把分批分类理念作为基础工具,把精准脱贫理念作为战略重点,从强化精准扶贫制度建设、落实精准扶贫致富项目和优化精准扶贫工作模式"三条路径"入手,以此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精准脱贫决胜阶段,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精准脱贫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对精准脱贫中"三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市场机制有效,需要培育贫困地区市场主体、提升贫困地区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完善贫困地区市场体系;要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微观主体有活力,需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开展扶贫扶智行动、培育职业农民;要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宏观调控有度,需要坚持"精准"这一总体政策导向、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输血协同式"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  相似文献   

4.
精准脱贫的公共价值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它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扶贫主体在协调互动的基础上,运用一定手段对贫困地区及其贫困人口开展精准帮扶,以期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要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做好以公共价值理念为基础的精准脱贫绩效评价,把精准脱贫绩效评价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之中。本文在科学理解公共价值及其在精准脱贫中的价值考量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心理效益"四位一体"精准脱贫绩效评价的框架构建,并通过贫困退出机制和脱贫发展机制剖析了精准脱贫工作的运行机制,进而为"脱真贫、真脱贫"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扶贫开发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为目标,以打造"精准扶贫先行县、精准脱贫示范县"为目标,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体制机制,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实施扶贫项目、使用扶贫资金、评估扶贫绩效,扎实推进产业、创业、就业和保障等系列扶贫举措,努力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滨海样本"。2016年脱贫13306户、30697人,低收入农  相似文献   

6.
投资部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和产品,出色完成脱贫攻坚政治任务,社会效益显著。累计支持脱贫攻坚项目2122个,投资金额1117.11亿元,相关项目投资占基金投资总额近四分之一,基金直接投向具体项目,提高了扶贫靶向性,实现了精准扶贫的要求。一是积极响应"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基金重点支持领域,着重选择社会效益大、政府关注度高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7.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中国扶贫历程来看,扶贫工作呈现出扶贫对象越来越精准、扶贫标准越来越高、扶贫对象条件越来越差、扶贫成本越来越高的特点。新时代精准扶贫方略体现的是方法论,不仅要求将"精准"体现到贫困人口识别、措施管理、考核等扶贫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而且对精准扶贫的制度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冲刺时期,只要继续坚持精准方略,2020年阶段扶贫目标将能够实现。但必须注意到,精准脱贫的基础还不十分牢固,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以实现长期稳定脱贫。针对长期稳定脱贫,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扶贫措施要与贫困发生程度、扶贫对象特点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脱贫措施要与当前乡村振兴、城镇化、综合性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有机衔接、相互配合,产业脱贫必须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就业搬迁脱贫必须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教育医疗脱贫必须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必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扶贫措施必须同保障政策相结合;长期稳定脱贫要以不断完善的扶贫体制机制做保障。  相似文献   

8.
脱贫人口返贫问题对策之可持续脱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扶贫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是随后又出现了脱贫后又返贫、暂时性脱贫等返贫多发现象。继续攻坚与防范返贫确保稳定扶贫同样重要,因此本文结合国内相关文献的代表性观点,总结精准帮扶后的脱贫人口返贫成因,针对脱贫后返贫的问题,从可持续脱贫的内涵以及实现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助推扶贫工作长久发展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甘肃省定西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创新实施"三个四"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扶贫。明确"四跟进"产业扶贫思路。一是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户走。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  相似文献   

10.
正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贵在精准,应当施以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为了龙池村能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来自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驻村"第一书记"杨端明同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积极践行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挂职扶贫干部,他们深入贫困地区,开动脑筋,因地制宜,贯彻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政策。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在产业发展脱贫上明确指出,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  相似文献   

12.
正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全力推进,明确提出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八大重点任务之首。近年来,农业部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立足自身职能,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落实扶持政策、加强规划指导、打造带动龙头、创新帮扶政策、完善服务支撑,切实推进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确保贫困人口从产业发展中精准受益。近日,中央领导同志对农业部  相似文献   

13.
扶贫的精准化,可视为新时代的开发扶贫。理论上,开发—精准扶贫、教育与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增长、保障最低生活等是实现农村低保人群脱贫的主要路径。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2005-2017年我国农村低保人群脱贫效应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而言开发-精准扶贫与低保支出的脱贫效应并不显著;而农村教育投入的脱贫效应比较显著,同时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提高依然是农村低保人群脱贫的直接路径。因此,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实现农村低保人群可持续性脱贫,需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同时真正落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并将最低生活保障与精准扶贫战略区别开来综合应用,针对不同低保人口实施有区别的脱贫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结对帮扶是省市推动脱贫攻坚"六个精准"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以强带弱的重要途径,更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方式。结对帮扶,有利于全社会了解扶贫、关心扶贫、支持和参与扶贫,从而构建社会大扶贫格局,也直接关系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质量和进程。进一步提高帮扶认识。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各级政府和所有帮扶干部都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尽责履职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黑龙江省七星农场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场,如何解决单一的种植业"独杆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是七星领导班子一直以来探索求解的难题。近两年,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高定位思考、高起点规划、高质量运行、高强度投入、高速度拉动、高收益回报"的发展思路,七星农场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强工"战略为基点,从实际出发,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大胆实践,实施"四大品牌"创建工程,启动水稻超级大棚、生态猪养殖、七星一号有机米、绿色果蔬种植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扶贫攻坚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扶贫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因此要实现全国贫困人口的脱贫、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对贫困人口的识别、管理、帮扶、考核、回访等多种有效措施,确保在"十三五"中后期实现脱贫目标。本文通过对山西省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具体现状,结合我国扶贫攻坚的相关思想和政策,讨论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是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最佳选择。通过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把贫困户有机纳入到产业发展中,不仅让贫困户分享到产业发展成果,拓宽了增收渠道,更极大推动了稳定脱贫的实现。产业扶贫的关键点在于要在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从而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产业扶贫的进程中,要充分发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河北省枣强县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实施"合作社+农户"、"设施农业+旅游"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葡萄种植,开辟出一条脱贫创收新路径。目前,该县大棚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让50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  相似文献   

19.
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作用机制、实现路径、成果与困境4个方面,梳理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和成果,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现有研究缺乏个案和案例研究,忽视了非学历教育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中的作用。结合工作实际,从非学历职业教育、学生"心理扶贫"、就业创业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4个角度进一步丰富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二者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实施脱贫攻坚以来,自然资源领域一系列超常规政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促进作用。2020年,脱贫攻坚战即将全面收官,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自然资源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按照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梳理分析自然资源扶贫政策,认为应从实施主体、实施目标和实施工具三方面实现政策转型,并提出了包括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严格耕地保护和建设、创新供地用地方式等六个方面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