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才 《时代经贸》2007,5(11Z):129-129,131
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势头确实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浙江模式”、“小狗经济”、“块状经济”等一系列用来描述浙江经济特征的新鲜词汇不断涌现,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投入到了研究“浙江模式”的队伍中来。浙江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为何能如此鼓舞人心,我们有必要对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和概括。  相似文献   

2.
赵伟 《经贸实践》2010,(4):33-34
由世界经济衰退演绎的外部冲击,并由外部冲击引出的中国宏观政策基调大逆转。极可能导致浙江经济奇迹的“告一段落”。这里“告一段落’之说有两重涵义:一重可能会终结奇迹:另一重可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以此为判据,浙江经济奇迹、浙江模式都面临着调整。  相似文献   

3.
《经贸实践》2004,(10):1-1
浙江自古以重商、亲商、经商、善商而闻名于世,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市场经济意识“先人一步”,“市场大省”名声远播。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现代物流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宽泛运用,浙江的市场建设、流通业的发展平台高起,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业、加速大流通”为目标的浙江现代商贸战略思路进一步明晰。  相似文献   

4.
《经贸实践》2005,(4):1-1
有一种烦恼日益影响浙江经济行进的步伐:煤、电、油、运等要素制约,使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上游原材料涨势不减,下游终端产品利润空间愈来愈小,“浙江制造”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5.
《经贸实践》2007,(5):18-20
本刊2007年4月号“聚焦”栏目推出《浙江纺织:仅是美在“廉价”?》一组稿件后,立即引起全省经贸系统及纺织企业的共鸣。本刊编辑特选出“一地一企“两篇有代表性的稿件,以便将这场关于“浙江纺织向何处去”的讨论引向深入,也让媒体为浙江诸多产业结构的“腾笼换鸟”贡献绵薄之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关于浙江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前景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浙江的发展道路是自发形成的,浙江的体制是在浙江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市场经济的自然形态,浙江模式是浙江精神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软件”概念,浙江发展模式的优势不仅表现在“硬件”方面,还表现在人文背景和商业传统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体系等“软件”方面。浙江文化中个人自主的精神是浙江自发发展道路形成的根本源泉,未来浙江发展的优势也在于浙江精神的发扬和扩大。  相似文献   

7.
浙江沿海有诸多港口,在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背景下,为解决同一区域内所存在的港口之间无序竞争问题,促进港口群体效应的发挥和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区域内港口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港口联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港口联盟若存在不足,就需要结合的实际情况,组建新的浙江港口集团,这有利于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和实现“港航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3,(8):1-1
浙江818个各类工业园区星罗棋布,如一部强大的引擎承载着浙江的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以“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为特征的区城特色经济十分活跃,成为浙江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近年来,随着各类工业园区的兴建,  相似文献   

9.
百禾 《江南论坛》2004,(6):24-24,37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它一诞生就面向市场,且以其经营管理机制灵活,外向程度高,像草根一样,风吹不断,雨淋不淹,人踩不烂,“趴着”发展,而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草根经济”。经过几次蜕变,渐而葱然成茵,变成“草地”。顶住压力,矢志不渝,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点状到块状,终于长成一望无边的“草  相似文献   

10.
假如没有金融风暴,我们也在为浙江经济的后劲担忧。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早先一步提出的“两创”战略也正意在其中。因为,浙江企业大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也以轻型工业和日用消费品为。主导:“打火机”、“袜子”、“领带”、“眼镜”等等,一度成了“浙江经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这期杂志,我们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个奎新的创意:就是采用编辑手法中的集中报道方式,让读者从各个角度全方位了解一个个成功的典型.之所以选择“创新块状经济”这一主题,是因为“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亮点和基石,没有“块状经济”的集纳,哪有“浙江经济”的辉煌!但我们总不能老在“原始积累”上沾沾自喜,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今天,进一步提升块状经济的竞争力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与新华网浙江频道一起,从本期开始,共同推出“创新块状经济”专题报道。之所以首选义乌,是因为义乌的变化确实令人称奇,让人震惊,使人振奋。义乌的发展似乎做的是“无中生有”的史章,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但只要深入探究义乌“点石成会”之迷,“义乌制造”正是“浙江制造”的生动缩影,义乌创造奇迹的历程正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条创新之路.愿我们的尝试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关爱,反馈信息请发本刊邮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纺织服装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变“浙江制造”为“浙江创造”,既是企业摆脱生存困境的需要,更是实现浙江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从事产业经济研究的林风霞特为本刊撰文,深度分析了纺织服装产业为什么必须转型升级,以及转型升级的障碍、路径,对我省纺织产业有较好的启示作用,对于其他制造业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在浙江的两区两市(杭州萧山区,宁波北仑区和慈溪市,嘉兴平湖市)进行了学习考察活动,主要是学习先进,寻找差距,扩大视野,他山取经。通过听、看、访、谈、议,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浙江恰似一座活的课堂,深感不虚此行。在浙江耳闻目睹,感受最深的是它们的“三力”:实力、活力和魅力。凭借这“三力”,这里到处都在高奏发展的主旋律,高唱发展的同心曲。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道理,在浙江不但想得透,而且做得深,演绎得生龙活虎。“以实力论胜负,以发展论英雄”是他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经贸实践》2014,(6):63-64
这是一部由党政机关、研究单位、社会团体合作完成的综合性研究报告,以“解读浙江研究浙江宣传浙江发展浙江”为宗旨,集国家战略、浙江实践、课题研究、专题报告、典型案例、研究文摘为一体,如实记录了2013年浙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创新实践和重要研究成果,全面反映了2014年浙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目标任务和贯彻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内关于专业市场的研究始于1993年,主要以浙江的学者研究为主,这主要与当时专业市场在浙江蓬勃发展相一致,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制度变迁路径: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家庭企业和合伙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这一现象被冠以“浙江现象”(郑勇军,1996),专业市场作为发展的基石,引发了大量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张苗 《经贸实践》2011,(3):61-62
“炒房团”、“炒煤团”、“炒蒜团”……一个炒字,充分反映出浙江大量民资游离在实业之外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私营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阁 《经济师》2005,(2):252-253
文章总结了浙江私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其明显特征 ,揭示了浙江私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并就如何推进浙江私营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时代经贸》2011,(23):94-94
地址: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唐人街浙江商贸大厦 记者体验:浙江名品中心以省市划分馆区,很方便消费者按照地区“检索”特产。带100元去逛一圈就能买回一大袋子美食,舟山的鱼片、金华的肉脯和酥饼、杭州的藕粉和衢州胡柚茶等质优价廉。  相似文献   

19.
大山 《经贸实践》2008,(2):18-19
目前,浙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环保、节能的产品作为生产的主打产品。图为浙江市下喷雾器有限公司的流水线上,工人在生产一种专门用来清洗汽车的喷雾器。这种面向家庭轿车的洗车喷雾器“随车洗”.与自来水管连接后形成啧雾,五分钟就可以洗完一辆车。  相似文献   

20.
浙江:生意经中糅合着“哈佛”的精深与市井的俗白浙江位于太湖以南,东濒东海,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大省,商业发达。浙江人,特别是宁波人,素有商业传统。在旧中国大上海的生意场中,宁波人是精明且实力雄厚的劲旅。当代又有温州人擢起。浙江商人的经营风格、生意技巧、市场智慧在全世界都出了名,有个从哈佛大学毕业的韩国生意人,在与浙江商人打交道后,对浙江商人的生意经非常佩服,他说:“读懂浙江人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