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与道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与道德之间的逻辑关联尤为显现。对此应对二者本身作价值论证。从微观经济的视角分析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说明经济与道德在价值层面是辩证统一、互为依存的,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所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必须要建立起与之对应的道德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是市场经济中“经济人”趋利的本性与“道德人”向善的动机客观上形成了经济与道德的分离,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传统道德不可能提供有助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激励,从而导致了道德的现代困境,经济与道德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当前的道德体系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境遇,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求经济与道德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调节手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淑娟 《经济师》2004,(1):31-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的经济 ,加强和运用道德调节手段是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决策 ,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的基础上 ,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不仅是利益经济、竞争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和法治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加强商业营销道德与文化建设是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需要。加强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需要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构建商业企业、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社会公众和政府“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营销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不仅是利益经济、竞争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和法治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加强商业营销道德与文化建设是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需要。加强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需要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构建商业企业、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社会公众和政府“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营销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不仅是利益经济、竞争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和法治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加强商业营销道德与文化建设是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需要。加强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需要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构建商业企业、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社会公众和政府“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营销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7.
面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丑恶现象,有的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是相悖的,因为两者的价值取向是截然相反的。市场经济讲“挣钱”,讲利己;而道德建设讲“奉献”,讲利他。由于人们习惯于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很容易把发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绝对对立起来,把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归罪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确,目前道德“滑坡”现象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的,但不能只看到这一方面就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必须进行全方位分析。  相似文献   

8.
1、企业管理者文化意识的内涵企业管理者的文化意识分为多种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道德意识、人才意识、科技意识。道德意识的内涵,主要是指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中必须培养起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社会主义市场道德经济。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确保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约束力量。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发挥道德对市场经济行为的评价,规范和导向作用,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任何一种道德或伦理学说的形成,不仅有其自身的思想渊源和历史的…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借助于法律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同时,市场经济也是伦理道德经济、信用经济,必须利用道德这种非强制手段来引导人们的市场行为。当前,许多学者只关注市场道德的规范作用,而没有充分认识到道德这种支持性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在市场信用道德相对弱化的条件下,研究探讨信用资源,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极其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俞树彪 《经济师》2002,(4):74-75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 ,又是道德经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德法合治 ,定能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营造一个民主法制、团结稳定、繁荣富强的中国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更是道德经济无商不奸竞争无道德是十分错误的观念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水准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道德有密切联系。当前道德缺失问题日益严重,引发了人们对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质疑。文章指出市场经济与道德并非背离,不是市场经济摧毁了道德,而是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文章剖析了道德形成和转型的原因,认为道德转型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基础,提出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应从个体、集体、个体与集体互动三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即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的特点来说,已得到社会的认同。然而,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在人们普遍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进候,对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亦即市场经济具有道德性的特点来说,却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行为的经济道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际生活中,某国有企业的领导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但由于领导无方,经营不善,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致使众多工人下岗,他(们)的行为究竟是否道德?本文通过对企业行为本身的经济道德的分析,指出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评价企业行为是否道德的核心是效率。企业经济行为遵守道德规范是有道德成本的。至于公平则是企业经济道德与社会道德联系融合的纽带桥梁。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下,提起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反映到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垄断、公共产品、外部经济效果等市场失灵现象以及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虽然人们都知道分配不公是市场经济的一大弊端,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并不是一种“效率”或“经济”方面的缺陷,而是一种与人类道德理想不相符合的道德缺陷。本文从道德的角度,论述了市场经济下效率与人类道德理想之间的背离与亲合,从而由市场经济的道德缺陷引申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另一理由———道德理由。人类进步需要效率,但人类升华却也不能放弃道德。  相似文献   

16.
《道德情操论》诞生于市场经济在西方逐渐兴起的18世纪,亚当·斯密一生中对其修订过六次,它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同时,《道德情操论》已然成为市场经济持续良性运转不可或缺的“圣经”,在学术界堪称西方世界的经济《论语》。斯密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充满道德、诚信、良知与责任的经济,没有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无论怎样的经济繁荣,终将引发不可避免的灾难。本文以伟大的人文关怀为主题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以“客观的旁观者”之角色,重新审视人性的本源,试图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汹涌浪潮中为道德争取一片栖身之所,将经济发展与道德维系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对经济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是实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根本目的的思想保证。人的对象化活动背后的利益关系,使得经济活动同时具有道德属性,并可以对之进行道德评价。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伦理关系和经济行为作道德性质的评判必须坚持道德历史主义的评价方法。对经济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应具有社会主义功利意识,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注意经济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的生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以经济关系的生成和发展为基础的。要考察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有必要分析一下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在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上,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并不认为经济与道德的统一是绝对的统一,而是包含矛盾的统一。关于经济与道德关系曾有“外灌论”和“内引论”的尖锐对立。之后又有“划界论”,将经济与道德关系推向极端,从而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更为遥远。但历史和现实却都说明,同一种经济体制所产生的利益上的矛盾,可以形成不同的道德价值,道德与经济是具有多重中介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要以诚信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信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建设的支撑.违背市场经济的契约性,随意不履行合同义务;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唯利是图,违法乱纪,不惜牺牲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等,不仅严重破坏了经济秩序,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表现.如任其发展,就会把市场经济引向歧途.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12)
康德的哲学所解决的是自由问题、人的问题。他以形而上学的"哥白尼"式革命,指出人的认知受必然性的限制,不可认识自在之物、但在道德实践领域却是自由的。为解决当下市场经济中面临的道德与自由受限的问题,需要重新回溯康德的哲学思想,考察经济行为与道德自由的关系,探究道德与自由在市场中的本质,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启示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