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芬  王艳华 《特区经济》2006,(12):268-270
本文分析了EMH和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不同的投资策略,重点对基于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是股票市场中的两个异象,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围绕着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成因及实证检验,国内外的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本文沿着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具体表现、模型解释、衡量方法、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过度反应是各国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异常现象,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我国股票市场过度反应现象的存在性和特点.同时检验了反转策略的可行性.并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过度反应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证券市场反应过度及反应不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1993年1月至2005年7月的沪深A股股票市场为考察对象,采用重叠式数据处理,按照DeBondt和Thaler的方法,利用最新数据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作者通过实征分析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反应过度,但不存在反应不足;本文进一步对中国市场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实证结果进行了原因剖析。  相似文献   

5.
陈文哲 《中国经贸》2010,(12):100-100
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是金融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这个方面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表现、形成机理及相关模型两方面。本文对这两方面进行了分别介绍,并对相关模型和实证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严志敏 《魅力中国》2011,(17):388-388
本文主要介绍了动量与反转策略的定义及风格轮动的相关内容,对动量与反转策略作了相关的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外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关于风格轮动中到底是动量策略有效还是反转策略有效,我们作了大量的实证,并得到一些重要结论。股票除有价值与成长,大盘股与小盘股外,还有高价股与低价股,亏损与绩优股等一些常见的划分,它们的风格表现如何?所有这些风格在一个更短的期间内,规律特征是否有不同?又怎样从实际投资的角度来构建一些更为短期的风格投资策略来提升投资收益?本文基于这些思考,试图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风格轮动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别以牛市和熊市对中国股市的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市场态势下的表现是不同的,且相应的超额收益不能用风险时变CAPM和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8.
组合投资的两种传统策略是基于收益惯性和收益反转。Jegadeesh and Titman(1993)发现,较短时期中存在相当程度的收益惯性现象。但是王永宏、赵学军(2001)对1993-2000年间,深沪两市1993年前上市的全部股票进行价格惯性策略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所有的检验期间“赢者和输者组合都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收益惯性,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转”。本文使用工业行业数据,研究短期内收益会出现惯性策略还是反转策略。初步得到的结果证明了中国工业行业股市短期内不存在惯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中信30个行业分类标准,采用2005年1月7日到2011年4月7日之间的行业指数周涨跌幅对单个行业的动量、反转特征检验表明,不同行业的动量特征可以分为5类,其中股价表现最为活跃、通常是市场涨跌的指示行业,短期动量比较明显,而短期动量均衡和长期动量均衡行业大致对应着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周期性行业的动量通常较短基本在2周左右,而非周期性行业的动量都在8周左右。按照静态时点上测算买入前3位动量或者后3位反转行业的组合效果,可以看到在大部分的期间组合内动量和反转都是有效的,这种策略可以获得正收益;不管是动量策略还是反转策略都更适合短期战术性调整,收益最高都发生在持有期较短的期限内;就特定持有期而言,对应的观察期长短,动量效应在中期内表现较好,在长期内表现较差,而反转效应在长期内表现较好,在中期内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检验市场过度反应的方法是采用De Bondt和Thaler构造的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通过检验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超额收益率来判断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有别于传统的检验市场过度反应的方法,本文基于我国股票市场上A股和H股估值变化的特殊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A股市场存在的过度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第二批现货试点现货市场建设进程加快,安徽电力现货市场进入结算试运行阶段。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安徽电力现货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构建安徽燃煤机组、新能源机组及电力用户3类市场主体的交易策略决策模型,研究主体之间的演化博弈机理。最后,结合安徽电力现货市场试结算日的实际数据,分析市场主体交易策略的主要特征及未来各主体的博弈策略选择。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省份电力市场的建设及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蓝天 《科学决策》2013,(4):32-53
传统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方法。但该策略有两个缺陷:第一,在风险资产头寸有限的情况下,收益也有限:第二,在市场下跌时难以避免损失。为了改进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不足,论文将股指期货与传统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将沪深300股指期货作为风险资产引入到传统的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中,在预判市场上涨时买入资产多头,在预判市场下跌时买入资产空头,从而建立起一种既能在多头市场盈利,又能在空头市场盈利的程序化交易策略。利用股指期货的空头交易以及杠杆获取高收益,利用传统组合保险进行保本。此策略的优点是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的数据,首先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接着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研究了策略中比较窗口长度,投资乘数以及要保额度等投资参数对投资绩效的影响状况,进而得出了各个参数的最优取值区间。实证研究表明,在合理选取参数且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该策略能够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3.
两种外贸驱动模式比较:宁波与深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贸易模式,即“内源式”驱动模式和“外源式”驱动模式。选择具有“内源式”驱动特征的宁波与具有“外源式”驱动特征的深圳,分别就驱动模式形成的背景、开拓国际市场的方式、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地理结构和现阶段两种发展模式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种模式的利弊,探究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李国庆  温文  杨爱兴  许锦  崔博 《科技和产业》2019,19(12):155-159
电力体制改革中提出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改革举措有助于管输企业降低管输用电价格。梳理了目前管输企业用电直接交易现状,分析了制约管输企业用电直接交易的4个主要因素:直接交易准入标准不明确,合同管理尚不成熟,独立输配电价尚未形成,站场较为分散导致用电较为分散。基于此,提出了6项应对措施和建议: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电力公司、发电企业沟通;与优质发电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谈判策略;建立直接交易合同管理制度;注重风险防控。为管输企业参与直接购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力体制改革中提出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改革举措有助于管输企业降低管输用电价格。梳理了目前管输企业用电直接交易现状,分析了制约管输企业用电直接交易的4个主要因素:直接交易准入标准不明确,合同管理尚不成熟,独立输配电价尚未形成, 站场较为分散导致用电较为分散。基于此,提出了6项应对措施和建议: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电力公司、发电企业沟通;与优质发电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谈判策略;建立直接交易合同管理制度;注重风险防控。为管输企业参与直接购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黎明辉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14-119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及A股市场的投资限制逐渐放宽,国内市场的股价波动性进一步加剧,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配对交易作为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组合策略逐渐为投资者所青睐。将上证50指数中的银行成分股作为研究对象,以最小距离法对投资策略进行股票配对,并分别采用最小距离交易策略和协整理论交易策略进行交易绩效实测,对交易策略进行评估。研究发现:配对交易在国内市场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中国股市知情交易概率(probability of informedtrading,PIN,)与基金投资业绩之间的关系,采用Easleyeta1.(1996)提出的删测度,并进一步利用基金投资组合的PIN均值作为基金的信息测度。研究发现,知情交易概率与基金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对于基金而言,参与那些具有更高内幕/知情交易的股票,并没有取得更高的收益,或者即使本身作为知情交易者,基金根据所了解的私有信息所进行的交易并未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收益,甚至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损失,这与Barberand O’dean等学者所发现的个人投资者行为相类似。  相似文献   

18.
史蓉 《科技和产业》2021,21(10):208-211
近年来,碳中和概念股成为A股市场上的投资热点.虽然中国碳减排面临的形势严峻,但碳中和概念股的投资却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清洁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园林板块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以及碳交易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回避伪碳中和概念股、长期投资和借道基金轻松理财是应有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国内学者从交易量视角研究信息如何影响交易行为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采用Bessembinder等(1996)定义的度量信息的代理变量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A股市场上750只股票构建组合的交易量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层面的利好和利空信息对交易量有着非对称的影响,而公司层面信息的影响却是对称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交易量在牛市和熊市中受到上述两个层面信息影响程度也是不相同,最后本文尝试从我国特有的制度因素以及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上述实证结果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曹倩  牛晓飞  李建标 《南方经济》2021,40(7):128-144
金融市场存在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男性在金融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虽然现有行为金融文献研究发现男性与女性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一些行为存在差异,比如股票交易频率(Fellner and Maciejovsky,2007)和股票投资意愿(Bannier and Neuberty,2016),但是,男性与女性投资者股票交易决策偏见特征及其影响机理还尚不明晰。为此,文章以处置效应为研究视角,依据Frydman and Rangel(2014)的实验设计,实验检验了男性和女性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差异及其内在影响机理,旨在回答女性投资者的股票交易决策是否优于男性。实验结果显示:女性投资者的股票交易决策并不优于男性,这主要表现为女性的处置效应显著高于男性;女性更多地非理性持有亏损股票,而男性较多地理性持有盈利股票;女性投资者的感知后悔与处置效应显著正相关,而男性投资者的感知后悔与处置效应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与男性相比,女性投资者的感知后悔对处置效应的影响更强。这表明女性投资者的股票交易决策更容易受到后悔情绪的影响,偏离理性决策。文章厘清了处置效应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机理,丰富了处置效应性别差异的理论解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女性投资者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理性投资。女性投资者应该树立理性的投资理念,采取措施减少情绪体验对股票交易决策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