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本文所讨论的市镇 ,是指明清时期介于县城和村落之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商业实体。尽管众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对明清长江中游的市镇进行了研究 ,但系统研究该地区市镇类型的论著尚未发现。大体上 ,可从市镇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规模、经济功能等四个方面 ,划分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市镇类型。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市镇类型十分完备。市镇类型的划分 ,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考察市镇的发展历程 ,并对市镇在区域市场网络中的作用和特点作出准确的历史评估  相似文献   

2.
《明清农村社会经济》是傅衣凌先生继《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之后的又一个论文集。这本文集辑入作者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近年来所写的有关明清农村问题的论文六篇。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次编印出版时,对于抗日战争期间所写各篇的某些错误提法,已“作了自我批判”。傅衣凌先生在这本集子中,对明清农村经济史上的不少问题提出了很值得参考的意见。《明清之际的“奴变”和佃农解放运动》及《明清时代福建佃农风潮考证》两篇文章,把明末清初的“奴变”和佃农斗争分作江南、湖广和闽赣粤浙等三个地区,指出江南地区“主要以奴仆为主,并有佃户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参加”;湖广地区“以奴仆起义作为运动的中坚”;而闽赣粤浙各省,则“以佃农为主,而有奴仆的参加”  相似文献   

3.
选取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157处山西佛教文物资源,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山西省佛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佛教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地区间差异较大;(2)高质量区域为大同及周边地区、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忻州东部地区;(3)高密度区域为以北魏辽金文物为主的晋北地区、以明清文物为主晋中地区、以宋元文物为主的晋南地区和唐宋元明清文物皆为普遍的晋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人们生活空间的大小和生活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交通条件的发达与否。因此,历朝历代均十分重视桥梁、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厦门地区因其开发并进入文明社会的时代相对较迟,加之记录该地区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相对欠缺,以石刻等为代表的实物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明清以来记录厦门地区桥梁、道路和津渡等交通设施建设情况的石刻至今仍大量存在。通过整理和讨论我们发现,明清时期,厦门地区交通设施的建设对促进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很多工程的建设属于民间自发完成,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清江西农村社区中的会──以乐安县流坑村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民间的会社组织发生于战国两汉,此后不断发展,至明清则蔚为大观。明清时期城乡间形形色色的会社,使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组织体系更加复杂化,并在社会运行和演进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自己的影响。但学术界对明清会社组织的研究,看来还不够充分。这方面较突出的表现之一是,相对于城镇地区的行会、商会等会社的研究,对乡村地区会社组织的探讨一直比较缺乏。我国学术界历来对经济、宗族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十分关注,已有大量的论述,两相比照,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为数不多的涉及明清会社的著述中,对会的探讨较多地属于描…  相似文献   

6.
上海师范大学吴仁安教授,自1997年出版专著<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后,2001年又出版了<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一书,新近又推出了他研究江南望族的集成之作<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三书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下简称<望族史>).江南是宗族义田的发源地,望族是江南宗族区别于其他地区宗族最为明显的特征,从而长期以来备受学人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 章有义同志花费近十年的精力从事皖南地区明清时期土地关系的研究,写出了长达39万字的《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一书,并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今年出版发行。这部著作提出了一些新鲜观点,澄清了一些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混乱提法,在研究方法上开拓了“个案研究”新领域。本书是作者奉献给中国经济史研究园地的一朵艳丽奇葩。本书的面世将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我国山区经济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景德镇是一座山区手工业城市,其地理条件与交通方便的城镇有所不同。这座城市所需的农林产品主要靠浮梁农村供应,因而探讨浮梁的农林商品可从一个地区反映明清时期山区的经济水平和城乡经济联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点分析了宋元及明清时期汉中盆地农业及农业地理环境的变迁。认为宋元时虽然是盆地农业重大发展时期,但因受时代及国家形势的影响,农业地理波动很大,经历了一个繁荣、毁灭、恢复的历程;明清时期汉中盆地水利农业发达,平川地区向精耕细作农业发展,山区水稻农业也普遍兴起,但大量移民的迁入对秦、巴山区过度的垦殖,至使汉中盆地农业地理环境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10.
论明清徽商在浙江衢、严二府的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徽商这一课题,已有诸多论著从不同角度阐述过它。就徽商的活动范围而言,前人的研究 大都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地区的各大城市,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东 南 市镇①。相比之下,对于微商在内陆地区的经济活动很少涉及,管见所及,仅有曹国庆的 《 明清时期江  相似文献   

11.
客家迁徙问题,是客家学研究乃至中华民族迁移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客家迁徙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战乱、人口增长、耕地产量不足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岭南经济发展周期对客家迁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和对比的分析方法发现,客家播迁的经济因素受明清时期气候冷暖波动的影响十分明显。明清时期的气候变化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周期大致同步,与客家人迁徙纬度变化呈现大体共振的关系。这进一步表明了气候因素,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明清封建社会时期,是影响客家人迁徙最根本、最深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初探蓝勇长江上游自古滩多水险,舟行稍有不慎即遭覆没。早在唐代就有专门的“篙工”专司引导航,明清时期也有专门的滩师专司过滩引导,但是仍免不了常常失吉成灾。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东移南迁已成定局,四川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长江上...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广东珠江三角洲(包括番禺、顺德、中山、斗门、珠海等县的全部,三水、新会、南海、东莞等县的大部分,高鹤、增城、宝安等县的一部份,和广州,佛山、江门等三市),是一个商业繁荣、商人活跃和商人资本发达的地区,不仅胜于本省的其他地区,而且可与苏、松、杭地区、泉、漳地区、徽州地区、潞、泽地区相媲美。其时,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畅销国内外,商人足跡遍天下,商人资本发达。为什么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商业如此繁荣?商人资本这样发达?它的发展趋势和作用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特别是对于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讨论,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农业垦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以来的黄河全面夺淮,是江淮地区生态环境巨大变迁的主导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历代政府为保南粮北运大动脉的畅通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以及江淮人们的农业垦殖活动给这一地区的环境变迁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本文借鉴环境科学、历史地理学有关的人地关系理论,着重探讨了明清时期江淮各地人们农业垦殖活动这一外营力作用于环境的过程。明清时期江淮地区涸湖废塘为田、伐林垦荒新一轮农业垦殖高潮的出现,根源于清中叶以来当地人口高速增长与耕地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田尽而地、地尽而水而山的过度垦殖则加剧了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浙北地区的市镇发展呈现明显的城市化特征,工商业者和雇工构成了市镇居民的主体,市镇布局和管理完善,文化教育发达,社会风俗与府县城市差异日益缩小。本文拟就该地区市镇城市化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状况的变化作客观分析,以揭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市镇社会嬗变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6.
明代赣南的移民运动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两代是外来移民入迁赣南地区的主要历史时期,也是赣南客家社会文化形成的关健历 史 时期。因此,研究明清时期赣南的移民运动,有助于我们对赣南客家社会文化的形成及其历 史内涵作出切合实际的解释。以往关于赣南地区移民的研究,往往侧重于清代的移民,而对 明代的移民只作简略的论述,以致赣南客家的早期历史不明晰。①这便是赣南客家社会文 化 未能得到全面解释的重要原因所在。事实上,无论就其移民规模、抑或是对赣南的历史影响 ,明代的移民都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拟着重探讨明代赣南地区移民的具体来源、方式与分布 特征,以期廓…  相似文献   

17.
明清福建农村市场试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村市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变迁的一个重要侧面。明清时代,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市场的兴衰引人注目。本文试以福建地区农村市场为对象,作一次区域性的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8.
清代赣江中游地区农村市场初探──一个典型农业地区的农村市场结构曾学优明清以来,江西一直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赣中地区则是江西的主要粮食产区。赣江中游及期支流水系所辐射的地区,其中部是由赣江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以及江西的第二大盆地——吉泰盆地,全地区由平原...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是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变动广泛存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当中,并且与当时的产品需求、原料供应、技术进步、政策因素等有密切联系。明清时期,潞泽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从明代以潞绸业为主到清代以铁货业为主的变动,这种产业结构变动不仅改变了当时潞泽地区的支柱产业,而且促进了该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当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明清东南区域平原与山区经济研究序论杨国桢明清两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是东部地区,而沿海的江、浙、闽、台,又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社会经济区域的结构来看,江、浙、闽、台的社会经济区域组合,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大的变动,发展出多个社会经济区域板块。但在社会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