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初次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分配理论观点的分析,建立1989年以来财政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实证分析国内生产总值(GDP)对财政收入、社会保险基金的影响。在此指出应当在初次分配中,确立劳动力产权,构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结合的联合产权制度,指出要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随着GDP增加的比例,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就要减少财政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样,才能实现"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微观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收入分配的差距不合理的拉大,反映出目前我们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还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分配杀4度改革应优先体现效率还是公平的探讨。十七大报告对此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收入分配的差距不合理的拉大,反映出目前我们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还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分配制度改革应优先体现效率还是公平的探讨.十七大报告对此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曾国安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劳动收入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本组成部分。关于劳动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劳动收入初次分配公平包括分配权利、分配机会、分配条件、分配规则、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公平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分配规则、分配过程的公平特别重要。在劳动收入初次分配中必须将公平与效率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分配是否公平虽然无法摆脱个人主观判断,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客观的内在和外在尺度进行判断。分配公平应该是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要实现分配公平,既需要整个社会坚持公平的价值取向,集合各种促进劳动收入初次分配公平的因素和机制,也需要遏制各种导致劳动收入初次分配不公平的因素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中,国民收入分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突出表现在初次分配的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结果不公平。积极构建公平合理的初次分配体系,一要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二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三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当适时地在公司制企业引入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摈弃股东至上模式。当前,应当让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公司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决策。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收益,从微观上消除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现象,化解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和责任感,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使效率与公平得到兼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此,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对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和辩证关系进行了解析,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定时期的国情,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方面给出了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收入的初次分配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导致劳资关系紧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收入初次分配公平,必须坚持初次分取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依靠市场的基础作用与政府的调节作用。保障公民参与初次分取的基本权利等原则,实行联合产权制度,保证劳动者初次分取外部环境的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11.
推进流通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流通现代化从终极和源头上来看,是由现代生产力发展所推动的经济过程,流通现代化的一个目标是更好地体现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中国流通现代化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必须运用大智慧,驾驭大流通,通过各种政策变量去补充和辅助市场机制的调节,流通现代化使商品流通中原来简单的利益关系变得繁纷复杂,使利益矛盾普遍化、分散化、外在化。文章提出,构建和谐流通,需要政府统筹安排,协同调理,既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又要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要倡导和推广新的商业道德和市场文化;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中,既要抓好制度建设,又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叶红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4):11-14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基本的分配原则。公平是对人的本质、地位、作用关系的认识与评价,与公平相关的效率是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标志。追求公平与效率,最终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着互激效应,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冲突和对立,而且存在着联系和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离开公平去追求效率,反过来,我们也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动态平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一个历史性难题。 相似文献
13.
市值配售对我国证券市场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决定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方式,使得我国新股发行方式进一步改革,而证券市场的任何改革则必须服务于证券市场的总目标:资源配置最优化。然而,通过对新股市值配售的具体目标与证券市场的总体目标比较分析以及对其运行近半年来的实证考察发现:市值配售的推行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并没有得到推进,反而降低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破坏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因此,真正要使我国证券市场有效运行,必须认识到我国证券市场中深层次的矛盾,只有解决了根本矛盾才能使证券市场功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资源分配不公决定收入分配不公——再论公平与分配不能联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配不公是目前普遍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认为,收入分配不公包含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分配、由政府所主持的二次分配和由资源分配不公所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而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分配不公是无法改变的。文章提出,我国目前的分配不公不是效率优先引起的,因为我国的效率并不高,而且高效率并不意味着基尼系数扩大,也不一定带来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低也不意味着分配公平。造成我国目前分配差距扩大的首要原因是资源分配不公。第一,一些优势生产要素被垄断行业所控制,如石油、电力、通讯、铁路、金融、烟草等。第二,在运行规则上不公平,如城乡之间政策上的不公平等。第三,执法不公。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一是要深化改革,尽快使改革到位;二是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改革,使政府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的神圣职责。那种认为只要将效率优先改为公平优先就可以实现公平分配的想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Swait Joffre Adamowicz Wiktor Hanemann Michael Diederich Adele Krosnick Jon Layton David Provencher William Schkade David Tourangeau Roger 《Marketing Letters》2002,13(3):195-205
There is an emerging consensus among disciplines dealing with human decision making that the context in which a decision is made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outcomes. This consensus has been slow in the making because much of what is known about context effects has evolved from a desire to demonstrate the untenability of certain common assumptions upon which tractable models of behavior have generally been built. This paper seeks tobring disparate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to bear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text and choice, to formulate (1)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s to the state-of-the-practice of Random Utility Models (RUMs) of choice behavior, and (2) a future research agenda to guide the further incorporation of context into these models of choice behavior.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与选择成本——品牌降低选择成本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选择爆炸式增长的描述,抽象出一般选择过程模型,并深入分析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及构成,证明品牌正是通过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提高了选择效率,而企业外部顾客的选择效率决定了处于过剩阶段企业的内部价值的实现和内部效率的高低。本文区分了交易费用与选择成本的差别,进一步深化了对"品牌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核心范畴——选择成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张理智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在真实社会中,到处充满了不同个人或不同利益集团站在自我本体立场上,为充分实现自我主观判断的利益最大化而展开寻求纳什均衡的博弈。在这样的博弈格局中,不可能存在"具有社会中性的公平"与"具有社会中性的效率"。由此即决定了必须以"存在社会中性公平与存在社会中性效率"为前提的"公平与效率之争"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工能够带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使物质财富增加,但交易费用的存在却阻碍了流通的发展,限制了市场的扩大。文章在对分工程度与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流通空间的集聚——交易效率提高的途径分析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借助2005-2014年这十年间全国GDP数值和亿元以上交易市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了分工程度的不同导致了流通空间结构载体的不同,进而又对流通空间结构主体的区位选择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了结论,必须加强对流通空间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认为,流通效率是一个总括性、复合多维的概念。农产品流通效率是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各种产出与投入的直接或间接比较,是农产品流通领域中每个环节主体和整体的效率总称。由立场指标、类型指标和具体指标构成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分析框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索性地构建了以农产品流通主体为中心,分别从农产品流通模式、流通结构、流通技术、流通网络布局和流通制度等角度对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较为全面综合分析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经典模型基础上加入时间约束参数,从而放宽消费行为不需要时间这一假设,从消费者的商品边际效用和时间边际效用方面对消费者选择的理性行为进行研究,并从工资率的变化出发,对均衡条件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基于时间约束条件的分析表明: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应使花费在各种消费品及休闲上的最后每一元钱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替代效应的正负取决于商品的相对时间密度,当某商品的时间密度与其他商品相比较小时,替代效应为正,反之为负;工资率收入效应的正负取决于商品的性质,正常品和高档品对应的工资率收入效应为正,低档品对应的工资率收入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