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决定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六类发展经营融合主体,并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作为一项长期工作。《通知》指出,金融支持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加工、休闲旅游等一体化融合发展,要重点支持六类发展经营融合主体。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包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7):88-90
河北省农业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以年富力强的中年群体为主,受教育水平也显著提高;经营发展呈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小规模为主、重视品牌建设和产品认证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存在着“名不副实”的异化现象,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和政策效率的损失。本文基于河北等五省调研数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政府支持、市场环境、自身发展关键要素变化等可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异化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纠正了政府支持的内生性和控制主体类型、个人和家庭特征以及省份等变量后,政府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异化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资本、要素价格比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关键要素变化、劳动资本要素价格比、土地和资本的投入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些结果对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等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昕 《经济界》2014,(4):23-2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制于农业要素市场的约束,市场发育程度普遍不高。以市场决定和政府有为的优化结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其自身的逻辑追求和价值取向。为此,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应立足国情,注重差异,激活农村土地、金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活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要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农业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要转变农业支持方式,加强农业发展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5.
中央和省、市扶持政策的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流转滞后、管理松散和政策支持不强等问题,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和发展入手,提出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一些建议,促进我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有机械化、规模化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各地政府也相应出台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促进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的财税政策。但是,由于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关注不够深入,很多政策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以江苏省实际发展情况为例,通过分析财税政策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着重介绍如何切实优化现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税扶持政策,弱化市场风险带给农业经营的困境,以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各具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但据我们近期对安徽省的调查,在农业生产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面临新难题,创新支持思路日趋迫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新难题1.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明显增大农业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农业经营主体难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收入和就业两个视角出发,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福利效应。结果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是显著的,即便是在控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内生性之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仍然进一步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福利效应是存在差异的,非民族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要明显好于民族地区。同时,还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福利效应的影响不显著,年龄、户籍状况、健康状况、家庭氛围、家中人口供养比、家庭社会资本、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产业结构、电商平台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培训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福利效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和农村治安状况在收入视角和就业视角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福利效应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国农村开展规模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金缺乏是其面临的最大瓶颈。文章从普惠金融视角出发,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介绍了普惠金融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然后将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加大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合作社绿色农业发展特征、发展现状与瓶颈以及推进绿色农业发展路径几方面进行述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这一新型生产方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孙婷玉 《价值工程》2019,38(26):42-44
近年来,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河北省产业战略部署之一,已经被列入河北省的重要发展规划中,并占据了一定的规模和地位。为响应中央提出的绿色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号召,河北省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大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不断加强与金融业相关的服务,并且加大金融对绿色食品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但是随着河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在金融支持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服务能力较弱等情况。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青青 《河北企业》2022,(1):128-130
农业科技园区关乎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农业方面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以及现代农业的生产与示范,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十多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状况良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河北省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十分重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在金融对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支持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制约因素。针对相关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完善和构建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要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号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于是土地流转现象就大规模出现了.本文以成都市双流区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双流区集中居住的土地流转现状、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专业大户带动,发展合作经营,产业化带动和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是贫困地区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脱贫致富的主要模式。但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普遍面临人员素质不高、资金需求难满足、政府扶持力度小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增加扶持项目、加强技术培训、拓宽融资渠道和完善地区联动,加快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相似文献   

15.
林业产业化进程中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林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发生重要变革,新型规模化林业产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带来了新的、更大的金融需求,而以往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代表的林业产业投融资机制的保障水平无法满足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发展需要,导致林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故文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配置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CiteSpaceV对CSSCI期刊上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的知识图谱,发现国内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形成了6个主题子群,研究热点包括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农业保险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供给和小农户等关键词反映了相关研究前沿,研究领域呈现出由宏观、静态、基础性研究向微观、动态、应用性研究拓展的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从背景、概念、构建、关联4个维度构建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的4C理论框架,并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本,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通过绿色信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绿色保险助力乡村产业安全作用逐年提升、绿色债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供需双赢格局快速形成,有效发挥了绿色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大、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政府应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打造多维绿色金融市场,优化绿色产业营商环境;金融机构应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健全绿色金融普惠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农业经营主体应统筹绿色金融资源,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注重金融评价体系。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切实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市场风险的应对、资源环境的约束、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必要性;结合各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情况,提出现阶段我国已具备了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基础和条件,加快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的结构性转换。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许多问题表现出显著的"农业问题"特征,即粮食供给、食品安全、产业优势、农民收入及可持续发展等都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一发展背景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构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体系,形成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与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职业经营者,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三类。家庭农场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与引领,产业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支撑与关键环节。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逻辑起点必然是家庭农场的发展,并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是,通过制度创新对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促使家庭农场内生发展。通过对人地资源相对紧张的欧洲国家家庭农场进行土地整治的具体分析可得出,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实施土地整治与劳动力迁移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格局。作为新型主体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引领性的作用。但同时,各新型主体之间缺乏专业化分工,核心功能不突出,没能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效用最大化。本文在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链中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