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继辉  沈子琪 《财会通讯》2021,(23):123-127
本文通过探究财务舞弊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阐述了博弈论在预防财务舞弊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于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应当大于政府选择积极审计所增加的成本与上市公司的舞弊成本之和,且政府对发生审计共谋行为的参与者的处罚应当大于积极审计增加的成本与审计合谋行为的整体收益之和,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审计合谋和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预防财务舞弊需要完善财务违规事件与会计师事务所违规事件的披露途径,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审计共谋行为的调查、打击与惩处,加强对发生过财务舞弊事件的公司与对应审计执行事务所的日常监管.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明确财务舞弊和舞弊风险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对财务舞弊的类型及其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审计人员要做好舞弊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怀疑精神、积极运用舞弊三角理论、不过分依赖传统审计方法并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王敏  李瑕 《财会月刊》2011,(30):76-80
本文以2000~2008年因财务舞弊被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建立了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研究表明,法人股比例越高、监事会会议次数越多、当年的审计意见类型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越容易发生财务舞弊行为,而现金再投资比率、营业毛利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财务舞弊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阻碍了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审计是检查财务舞弊的常用方式,在遏制财务舞弊方面很有成效,但是近年来财务舞弊审计失败案例也频频出现,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和探索改进事务所审计对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以2012-2017年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报告...  相似文献   

5.
解佳霖 《价值工程》2021,40(5):30-32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9年上市公司制造业因财务舞弊受证监会行政处罚的70家公司为样本,对在此期间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特征和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0-2019年期间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存在着特定行业多发、处罚力度低、外部审计有效性欠缺、财务表外舞弊偏好等特点,在舞弊的类型和手段上有多样性和并发性、隐蔽性的特征.这说明随着上市公司舞弊形式的多样化和反监管技术的提高,监管部门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财务舞弊问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出现新的舞弊问题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6.
源自舞弊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最大来源,舞弊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审计的固有限制,已导致大量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对舞弊审计责任界定为合理保证,是财务审计目标的必然选择。对舞弊采用风险导向、职业怀疑等等与常规审计有所不同的应对措施,能有效地应对会计舞弊带来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舞弊的压力和动力陡增,国内外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严重扰乱了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同时也给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揭露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段,提高独立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审计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财务舞弊手法,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运用有针对性的审计策略,提高审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2019年康得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一案,本文从舞弊三角理论角度分析其舞弊形成的机理和舞弊手法,并针对性提出反舞弊策略。巨大的融资压力和内外部监督机制失效是康得新从事财务舞弊的主要动机。建议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完善审计制度,提高舞弊成本,完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并明确财务舞弊的责任主体。同时公司用优化股权结构,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并完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王春兰 《财会月刊》2006,(12):38-3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对舞弊负有的审计责任和审计方法。本文分析了该准则的内容和特点,提出在实务中要提高对财务舞弊的敏感度、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绩效考核方法、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等,以实现对舞弊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邢风云 《财会月刊》2011,(23):61-62
本文针对财务舞弊产生的环境和条件,从内部审计角度谈了防止和揭露财务舞弊的措施,以及执行舞弊审计和出具舞弊审计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对舞弊负有的审计责任和审计方法。本文分析了该准则的内容和特点,提出在实务中要提高对财务舞弊的敏感度、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绩效考核方法、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等,以实现对舞弊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财务舞弊事件,本文构建逻辑(Logistic)财务舞弊识别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是影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因素,都能在整体上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进行风险识别;一般而言,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比非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要大,审计人员可以从财务指标的波动性入手,去寻找上市公司是否真正存在财务舞弊的审计证据。  相似文献   

13.
牛晓叶  胡腾文 《上海企业》2023,(12):100-102
纵观过往财务造假案例,收入舞弊成为重灾区,相比于会计操纵类收入舞弊基于内部进行的手法,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通过外部经济业务和交易事项进行舞弊,往往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本文将对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的手法和基本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对此类型的舞弊展开识别,并给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经济活动分析围绕的对象是人类经济行为,因此经济活动涉及的不同主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也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从决策各方微观行为视角研究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文章以泰科(Tyco)公司的财务丑闻为案例,深入分析了领导层决策、专业判断、道德冲突和风险评估等相关心理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审计人员的行为可以有效应用于舞弊方的心理侧写从而防范舞弊发生,且审计者在面对不当行为时存在避免风险评估中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2002~2004年A股财务舞弊公司的内部制衡、独立审计与政府监管制衡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公司股东大会出席率与财务舞弊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财务舞弊并无显著影响;资产审计费用率与财务舞弊正相关;上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差、上年度股票被特别处理的公司财务舞弊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首先通过构建传统信息技术下财务舞弊的动态博弈模型,探究传统信息技术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诱发外部审计与企业合谋的因素,然后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财务舞弊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能够从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审计市场不存在传统信息技术下混同于低风险信息的混合均衡,而将达到传统信息技术下难以实现的分离均衡。运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遏制财务舞弊的发生,将大量高风险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清除,降低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此外,资本市场的净化也降低了审计市场的风险,从而减轻了低风险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负担,这为完善财务舞弊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丽琴 《河北企业》2023,(6):100-102
近年来,证券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被卷入财务舞弊的漩涡之中。法务会计融合了会计、审计、法学等多门学科,具有治理财务舞弊方法上的优势,既能在事前、事中、事后发挥作用,又能弥补审计缺陷,实现舞弊治理的要求。首先对法务会计和财务舞弊的概念进行了基本介绍。其次,分别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和法务会计应用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再次,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中法务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完善我国法务会计的应用提出可行的建议。通过对法务会计的研究,可以有效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以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官海峰 《当代会计》2021,(14):130-131
内部审计是有效预防和制止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某企业财务舞弊案为切入点,阐述了舞弊案当中,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并分析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完善制度、健全舞弊惩罚机制、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等多方面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财务舞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舞弊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的频繁发生,导致一系列的审计失败案。本文针对舞弊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发现,舞弊审计失败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审计师的过失,即对舞弊审计风险缺乏重视、进行舞弊审计的程序不妥和实施舞弊审计的方法不当;二是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进行欺诈,三是催生审计失败的外部诱因。  相似文献   

20.
遏制财务舞弊的审计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财务舞弊大案要案不断出现,侵吞资产和欺诈性财务报告呈现出愈演愈厉之势。本文在对舞弊的动机、成因、手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遏制财务舞弊应实行特种审计制度和联合审计制度。对特种审计制度、联合审计制度的组织形式、工作范围、工作方式、舞弊审计技术运用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