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治理流域水污染的有效手段,而流域初始排污权的分配是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起点和关键。本文基于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以市级行政单元为主体,以COD、NH3-N、TP和TN四种污染物为客体,采用等比例削减法对太湖流域初始排污权的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太湖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量与现实排污量以及太湖流域初始排污分配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的AHP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是流域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的基础。流域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存在二级分配模式,一是将总排污权分配到流域内各行政单元,二是由各行政单元把分配到的排污权再分配到辖区内的各排污企业。本文基于效率和公平并重的原则,综合考虑流域内各行政单元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因素,给出了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的AHP方法,并以太湖流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排污许可证交易是指,环保部门在保证一定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的基础上确定该区域的环境容量,据此计算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并将允许排放量分解成若干标准排放量(排污许可证指标),再分配给区域内的排污单位使用或交易。排污许可证交易又称排污权交易,于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美国,现已成为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我国的排污许可证交易于1986年首次在上海市出现,  相似文献   

4.
排污权交易试行及其对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是自然资源的一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过去几十年,我国是以粗放经济增长为发展契机的,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经济高速运转的背后是资源和环境的倒退。因此必须思考,怎样控制环境恶化并在改善环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均衡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排污的科学管理,同时,也应意识到管理模式的有力保障是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的基础。排污权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暂行的环境政策之一,这种市场手段从总量上控制排污总量,从长远而言,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实际运行中,排污权交易涉及排污指标的分配、披露及环境审计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排污权交易初始分配涉及到政府部门的监测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但是自从我国1988年实施排污权交易试点至今,我们发现这期间的权钱交易现象十分严重,同时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日常排污监测能力有待提高,本文试图寻找答案来弥补对政府和企业的双向监测,保证排污权交易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为控制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而广泛使用的一项环保政策。在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力行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思想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正在大力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的具体制度建立关系到大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由此引起的会计问题也值得探讨。本文基于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各地有关排污许可证制度和交易制度的相关法规,以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理论和实务导向为基础,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排污权处理建议,介绍了我国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探讨了排污权的初始确认与计量、排污权的摊销和计入成本费用的方式以及在排污权有偿转让中的有关会计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世彬 《企业导报》2011,(18):164-165
环太湖流域开展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遭遇了法律依据不足、产权不明、排污权交易与排污收费制度冲突、公平竞争等一系列法律障碍。本文在对环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环太湖流域统一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是许多国家通过市场手段配置、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其主要思想是在“总量控制”前提下,政府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并允许排污权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9.
基于治理成本和排污收益的排污权交易定价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从治理成本和排污收益的角度,构造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定价模型。通过凸规划的库恩-塔克条件,求得污染控制区的最佳污染削减方案和最优排污分配方案。拉格朗日乘数u0和λ0具有相同的数值,分别等于排污企业的边际削减成本和边际排污收益,它们可以作为排污权交易市场定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排污物排放与我国现有排污权交易制度冲突加剧。顺应形势,近年来我国在排污权交易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排污权交易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法律不健全、监督力度差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相对比较落后。因此,立足我国实际,在借鉴国外排污权交易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立法、市场机制、监管等方面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公共资源的分配制度、政府行为等方面,探讨排污权交易"嘉兴模式"的利弊;阐述了企业自由交易排污权,按有效的方式实现减排以及排污权分配的市场化经济意义;指出了企业初始排污权分配、排污权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肖序  赵雅敬 《财会月刊》2011,(15):57-59
排污权交易是通过排污权的有偿交易,使环境友好型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补偿,同时增加超量排污企业的环境成本,以市场交易方式有效地配置环境资源。然而在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方面,目前理论上尚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基于排污权交易的本质,对比分析了排污权交易两种模式以及现行的三种主要会计处理方法,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排污权交易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是许多国家通过市场手段配置、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其主要思想是在"总量控制"前提下,政府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并允许排污权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从排污权的取得看,在一级市场上,排污权是从政府有偿取得;在二级市场上,排污权是从市场上按市场价格购入,满足可计量原则。虽然其使用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有助于企  相似文献   

14.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以科斯产权理论为基础,以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机制为前提,实现内部化外部成本的制度安排。现阶段关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多集中在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研究上,对二级交易市场的研究较少。文章将排污权交易企业分为购买者、让渡者和自足者三类,分别对三者在排污权交易制度调整前后两阶段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随后讨论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稳定性对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有利于环境绩效的提升。文章最后提出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而提升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何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污染控制机制,是当前黄河三角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法律保障、权益规范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尽快制定黄河三角洲排污权交易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确定适合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需求的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等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核心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黄河三角洲排污权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一、排污权交易的源流 所谓排污权交易,是指由政府环境部门评估某地区的环境容量所容许的最大排污量,然后根据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将其分解为若干规定的排放份额,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其他商品一样被自由买卖,以此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环境容量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推动节能减排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本文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分析由初始分配市场(一级市场)和两个并行的二级市场(转让交易市场和回购交易市场)构成排污许可权交易市场体系在激励企业污染自主减排上的经济学机理。  相似文献   

18.
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分配双重冲突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同时引入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制度,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流域不同地区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分配方面的双重冲突进行分析,探讨流域利益冲突各方从河流中取水和向河流排污的行为特征,寻求实现流域各地区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分配合作均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排污权初始分配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的起点和基础。由于以厂商的历史绩效(产出和排污量)为依据分配初始排污权具有简单易行等特点,这种分配方式得到了很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认同和支持。运用动态相对绩效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在以历史绩效为依据分配排污权时,厂商的最优化行为不是减少排污量,而是增加排污量,在这种机制下不能达到社会最优结果。只有以与厂商的历史绩效不相关的外部因素为依据分配排污权,才能达到社会最优。最后,探讨了可行的且能达到社会最优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方式的进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其控制成本最小和交易行为灵活,正在被一些国家作为环境政策的最优选择。随着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加强及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经验,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具有借鉴意义和创新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