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需要照料的老人数量剧增等态势。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除了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的法规、加强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及监督管理力度、加速对老年服务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外,全行业亟待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措施介入。通过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及实施,可以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国后“婴儿潮”一代逐渐老去,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巴彦淖尔市作为内蒙古西部的一个地级市,也将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了解巴彦淖尔市养老机构、企业现状以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有助于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养老护理、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和休闲等主要类型。受到养老观念落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双低”等因素影响,当前中国养老服务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供需矛盾,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应对老龄化首先要建设好国内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人文环境;其次要加大政府的养老服务公共支出;最后要统筹政府和市场作用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相似文献   

4.
赵晓明 《乡镇论坛》2014,(35):26-27
老龄化的时代渐行渐近,在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当下,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公办机构养老床位一床难求与郊区、农村的民办机构养老床位利用不足的尴尬并存。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让农村有能力吸引有意愿的城市老人前来养老,缓解养老资源不均衡困局,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陈小平 《经济界》2014,(2):20-21
迄今,我国的老年人口已逾2亿,养老需求非常巨大。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长久之计,亦是当前扩内需、增就业的巨大潜力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主要由政府主导,形成了政府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格局。面对社会越来越大的需求,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关注的焦点也逐渐转向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着家庭养老质量,尤其影响失能老人的照料质量。由于我国社会养老方式不够完善,针对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业未形成  相似文献   

7.
法国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现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业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可资借鉴。一、法国养老领域主要特点1.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8年底,法国人口为6205万人,60岁以上人口近1365万人,占总人口的22%。65岁以上人口近993万人,占总人口的16%,已进入"超老年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于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化程度明显且正逐年加剧。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养老模式的创新成为整个社会的迫切需求。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老龄化现状与特点入手,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体系为目标,提出了健全黑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助力龙江老人养老梦实现的对策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中国需要面临着的老龄化、 高龄化、 病残化等各种社会挑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养老问题,机构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机构养老存在着供需数量、 内容、 结构的失衡的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从供给主体多元、 供给内容精准、 供给结构均衡方面来破解,对我国机构养老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家庭服务功能弱化以及未富先老的事实,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的养老现状,社会化养老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家也开始着手从顶层设计上盘活老年人房屋资产,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推动"以房养老"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本文将对我国"以房养老"的现状与困境,以及"以房养老"体系的构建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华凯 《上海房地》2014,(10):27-30
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大趋势。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步入老年社会,2013年底,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了27.1%。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上海老龄化将达到高峰,这是上海在城市化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2.
王曙光  郭沐聪 《会计之友》2021,(15):120-12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及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养老服务供给缺口日渐增大,为此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了有关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投融资等政策,有效促进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释析了养老服务业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发展状况、政策变迁和税收优惠政策,就我国养老服务业存在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不强、引导性不足和配套性不够的问题,提出了鼓励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完善支持营利性养老机构发展和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业协调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艳萍 《西部财会》2023,(12):67-69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是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以及面临的多重养老困境,提出给予老年人就业支持、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建立社会互助组织、改进社会保障政策等对策,希望有助于实现农村空巢老人的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孙逊 《上海房地》2007,(6):47-47
上海是我国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0%,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30%。随着老龄化的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日增,养老服务业必将成为都市新型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5.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而养老服务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仅靠政府力量难以满足养老需求。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境外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不仅可以破解养老难题、改善民生,也是调整投资结构、拓展消费需求、推动经济转  相似文献   

16.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对"未富先老"的我国养老事业提出了巨大挑战和新的难题,PPP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模式是推动新型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不仅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事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应用PPP模式推动养老事业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PPP养老项目分布不均、项目监管难度大以及缺少法律的保障。因此,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科学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才能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8,(16):226-227
现今老龄化问题督促着养老模式的更新换代,从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到机构养老模式,再到如今提倡的社区养老模式,老年群体一直是社会备受关注的群体。本文通过对传统主流家庭养老及机构养老模式的分析,展示了其中暴露出的不合时宜的种种问题,并结合安康市实际情况,探讨推行社区"智慧养老"的必要性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养老服务业也应运而生。PPP模式是目前国内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而税收优惠政策则是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将PPP模式运用到养老服务业时,却面临着税收优惠范围较窄、优惠政策不完善、优惠期限不足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问题。因此,对问题产生的症结进行分析,提出PPP模式下养老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PPP模式下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叶佳倪 《活力》2023,(15):112-114
在“十四五”规划要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为缓解老龄化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需要积极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业企业存在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精准度低、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欠缺、智慧居家养老亟待推广应用等问题。依据嵌入性理论,本文提出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舆论引导,完善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扶持,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创新性推动多主体协作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完善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激励机制,促进智慧居家养老的推广应用的对策,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我国三种主要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提出农家养老方式是借助民间力量、解决农家女就业和增加收入、养老休闲、费用合理、老人乐意的新型养老方式,是发展多元化养老思路、科学解决诸多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三种主要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