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重要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在理论界与实业界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对其实施的有效性问题却很少分析。本文通过科学评价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作用,对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为什么要选择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管理者?明晰此问题对有效地使用股票期权激励管理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的特征以及已有期权激励问题研究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需要在充分理解期权特征的基础上,并依据管理者行为与企业的特征等实施期权薪酬激励管理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国内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政策环境,分析了中国联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案例,提出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在操作层面应掌握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拟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国内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政策环境,分析了中国联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案例,提出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在操作层面应掌握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拟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股票期权制度的四个核心要素角度,即股票期权的授予数量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股票期权的有效期和行权安排对会计利润的影响、股票期权行权条件和行权价格的重设思路四个方面入手,对比分析金地集团实施的两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我国经理股票期权计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股票期权目前被广泛使用,但中国学者大都忽略了其风险激励作用。本文以中国2006~2012年公布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为样本,将计划划分为福利型与激励型,分别研究其对管理者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利型股票期权对管理者的风险激励效果弱于激励型股票期权,同时激励型股票期权总体上对管理者风险承担没有显著作用,福利型股票期权使管理层更加厌恶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股票期权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目前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的几大影响因素,并对已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总结经验并对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向伟 《中外企业家》2013,(12):74-75,79
文章采用2006-201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的国有性质、股权集中度、高管年龄与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显著负相关,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限制性股票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激励计划的首要选择,但上市公司如何有效选择适合的激励方案,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文章以创业板为对象分析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有效期、行业分布、授予股票数量占比及其实施效果,以为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方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论述了美国股票期权的发展历程,其次从外部环境以及股票期权制度自身方面对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由盛到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对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公司所有者与控制者分离的趋势,为了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合理激励约束公司管理人员,美国大型公司采用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并在80年代取得普及性的发展.受美国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建立或完善了自己的股票期权制度,从而使股票期权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上市公司重要的激励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激励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薪酬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证券市场有效性较差、现行法规体系约束过多等诸多障碍,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本文试图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股票期权源于美国,是一种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的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文章试图对在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股票期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实施股票期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采用较多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其实施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具体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股改的结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这为解决股票期权激励难题提供了有利时机.文章通过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最终得出结论:在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激励方案的合理性还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15.
叶映红 《财会月刊》2008,(12):68-70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采用较多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其实施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具体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激励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以2006年公布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的盈利、偿债和营运方面作为评价指标,采用2004年至2008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以期为我国企业选择实施股权激励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激励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以2006年公布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的盈利、偿债和营运方面作为评价指标,采用2004年至2008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以期为我国企业选择实施股权激励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因为微软公司宣布停止提供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改为发放限制性股票,有人认为股票期权已经过时了,宣称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文化的时代要就此结束!我认为,非也!股票期权并未过时,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文化并未寿终正寝。股票期权激励是薪酬制度中股票激励中的一种。股票激励常见的方式有现股激励、股票期权激励。现股激励是奖励员工股票,股票期权激励是奖励员工的买卖股票选择权,是指其持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动因的国外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有外部环境、公司治理和公司特征动因.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动因和行为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淑霞 《会计之友》2012,(33):62-64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普遍化,对股票期权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M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会计处理的介绍和分析,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会计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