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雷 《金融博览》2020,(5):56-57
目前,我国助贷行业普遍存在法律地位不清晰、监管政策不明确问题,直接导致助贷机构鱼龙混杂、违规操作,不断推高助贷利率,其结果不仅会导致真正需要低息贷款的需求方难以获得资金,而且将使助贷机构失去其存在的真正价值,银行逐渐丧失客户.因此,必须加强对助贷业务的监管,促进助贷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助贷业务符合银行数字化转型、技术与金融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结合相关调研和研讨掌握的情况,围绕助贷业务“经营模式如何认定”“是否促进了普惠金融”“如何保护消费者利益”等三个方面,以及银行机构风控能否外包、助贷机构是否需要持牌经营、助贷业务是否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地方性银行助贷业务能否跨区域经营、数据如何高效安全使用、催收如何依法高效实施等六个关键性争论,在厘清各方争论的逻辑和理由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性的解决方案和必要的监管建议。在监管政策上,助贷业务监管应该秉持及时性、渐进性和平衡性三大原则,同时尽快制定助贷业务的“负面清单”、摸清助贷业务的“风险底数”和明确金融机构的“展业标准”。  相似文献   

3.
合规的助贷业务有助于解决“中小微弱”客群的融资问题,是践行普惠金融的有效工具之一。现实情况是,助贷机构鱼龙混杂,如果资金方不能有效审查与识别助贷机构,或沦为单纯的资金提供方,一旦借贷客户出现大面积违约而助贷机构又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最终的风险承担者仍然是资金方。本刊将从本期起连续刊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这一课题报告。  相似文献   

4.
2019年10月12日,北京市银保监局印发的《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再一次将"助贷"业务合作模式推向了风口浪尖。助贷业务起源于2007年,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简称"国开行")与深圳市中安信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安信业")通过"助贷机构+贷款银行"的合作模式在线下联合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合作。今天,助贷业务模式已经发展成多种类型的参与机构通过线上的模式开展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这期间,助贷业务经历了从线上到线下、从小微金融到消费金融、从传统信贷业务到金融科技的兴起、从奖励性监管到全面监管的转变,无论是助贷业务的从业人员还是监管机构,都在这个快速发展、多元变化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本文旨在总结并分析从2007年起助贷业务发展的重要阶段、各阶段助贷业务的主要合作模式及合作特点,并结合现阶段助贷业务发展情况为监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7年11月以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整顿现金贷业务的政策。论文结合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背景分析了现金贷的现状,指出了现金贷产品在利率、风控、催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肯定了现金贷存在的价值。在对现金贷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金贷监管政策从存量平台和增量平台两个维度进行了思考,并从监管机构和法律法规建设两个方面总结了美国发薪日贷款的监管经验,对我国现金贷监管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助贷业务监管体系加快完善,在新的监管框架和政策要求下,助贷业务未来的运营模式如何演变,引发了广泛关注。梳理了助贷业务现有模式的主要类型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助贷业务在贷款流程管理、征信与数据、信息科技外包和收入模式等方面面临的新监管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助贷业务转型发展的三种可选模式——平台企业与征信机构联营开展助贷业务、平台企业到银行本地提供助贷科技服务、平台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营销服务。面向未来,短期内助贷经营模式将面临重大调整,行业格局加剧分化,平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长期看助贷机构将回归科技助贷的主流趋势,通过云服务等手段提升金融机构信贷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助贷业务监管体系加快完善,在新的监管框架和政策要求下,助贷业务未来的运营模式如何演变,引发了广泛关注.梳理了助贷业务现有模式的主要类型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助贷业务在贷款流程管理、征信与数据、信息科技外包和收入模式等方面面临的新监管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助贷业务转型发展的三种可选模式——平台企业与征信机构联营开展助贷业务、平台企业到银行本地提供助贷科技服务、平台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营销服务.面向未来,短期内助贷经营模式将面临重大调整,行业格局加剧分化,平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长期看助贷机构将回归科技助贷的主流趋势,通过云服务等手段提升金融机构信贷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叶文辉 《征信》2017,(11):81-85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技术的支持下,一种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贷业务迅猛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与个人消费金融融合发展的代表性产物。由于目前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存在监管"盲区",导致出现"隐形"高利率和逾期高罚金、信用违约风险高、信息披露不规范、暴力非法催债等问题。梳理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发展现状,重点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问题,并在借鉴发达国家"发薪日"贷款监管实践基础上,提出加强互联网现金贷业务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技术的支持下,一种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贷业务迅猛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与个人消费金融融合发展的代表性产物。由于目前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存在监管"盲区",导致出现"隐形"高利率和逾期高罚金、信用违约风险高、信息披露不规范、暴力非法催债等问题。本文对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问题,并在借鉴发达国家"发薪日"贷款监管实践基础上,提出加强互联网现金贷业务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及网信办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至此,网贷平台监管办法正式宣告落地。点评:《办法》称,将对P2P网络借贷机构采取适度监管、协同监管的理念。在主要监管主体上,明确了中央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负责的监管安排,明确提出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主要负责网络借贷机构的制度设计、规则制定和日常的行为监管,明确由地方人民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