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企业把企业员工分为三类,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国外企业把企业员工分为两类,即形象化的"白领"与"蓝领"。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性地把班组长归为技能人员即"工人"身份,国外企业普遍地把中国企业"班组长"意义的人员归为"白领"阶层即"一线管理者"。例如,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曾经为了"一线管理者"身份认定问题引起一场法律诉讼。根据美国的《全国劳动关系法案》和《公平劳动标准法案》,如果一线管理者是"蓝领"身份,  相似文献   

2.
班组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基层员工自主管理和技术改善活动,周和平老师受国务院国资委群工局委托,就中央企业班组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从本期开始,我们邀请周老师以此研究为基础内容开设"班组建设"系列讲座,围绕"把劳动赋予价值是班组建设的灵魂"这一核心思想和理念,阐释班组建设的由来、传承、发展和创新,我国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的比较及差距,以及制度建议与实施对策等,敬请广大读者关注并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石油施工企业"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在有效推进班组整体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了班组技能人才多元化,提高了基层班组执行力,以及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丰富了公司项目管理文化,提升了公司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专题调研,分析了该公司"五型"班组建设活动的新特点、新任务,探索了该公司"五型"班组建设实践的新途径、新方法,就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一流诚信施工队伍;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提高工程服务水平;并提出有效推进"五型"班组创建活动是队伍素质建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4.
虞泽  张志诚 《现代班组》2009,(12):14-15
云南电网公司2007年启动了"班组建设年"活动,对生产班组实行"五化"管理。"五化"管理使供电企业的生产班组综合管理得到了加强,台账记录得到了规范,安全风险得到了降低,班组长队伍的技术素质、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切实起到了夯实企业基础、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管理权威彼得·德鲁克曾预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没有一项工作的发展变化要比第一线管理者的工作变化更大,因为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将要求一线管理者(班组长)承担更大的管理责任和技术责任;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及趋势,企业中层管理工作呈收缩态势,企业基层一线管理工作在范围、复杂性和重要性等方面都将会有所扩大和提高。所以,国外企业随着一线管理者(班组长)在企业中地位的提升与重要程度加大,都特别重视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及发展通道的建设,具有一套完整递进、科学规范的培养体系,对我国企业班组建设及班组长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班组》2012,(9):7-8
神宁煤业集团公司现有区队736个,班组2868个,班组长3007名。近年来,公司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系统梳理总结企业50年来班组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富有神宁特色的"四五六"班组管理新模式,整体推进了集团公司班组建设工作,使企业安全管理再创新水平。以瞄准"四个定位"为坐标,全面推行班组建设全员管理一是班组安全定位。公司班组建设始终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煤矿事故可防可控"的安全理念,以"人员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为目标,安全管理无缝衔接、闭环相扣。  相似文献   

7.
班组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细胞和基础,它的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班组管理的水平如何又直接影响、制约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试就班组的建设与管理作一浅析,供企业管理者参与。临沂市建筑业管理局围绕把建筑业发展成支柱产业这一目标,加强管理,优化环境,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走出了一条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为振兴临沂经济做出了贡献。调整建筑行业组织结构和专业结构是把我市建筑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必由之路。各个企业在定位上就要适应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形势,及时合理地调整产品结构。从全市438家建筑企业…  相似文献   

8.
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石。近几年来,随着瓦房店轴承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班组建设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长期以来,重视和加强班组建设一直是瓦轴集团公司的传统,具备了良好的班组管理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结合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现代班组建设,瓦轴集团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加强五项管理措施,突出"双十"科目创建,对星级班组设置必备条件,既是对班组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为班组设置一个目标,一种制约,一种激励。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人们对班组建设的探索从未停止。什么样的模式对班组适合,可谓见仁见智。成功的班组建设模式应该能凝聚人,能够使企业的追求与员工的追求完美统一。"班校家"是这样的班组建设模式:它所倡导追求的是工作的班,学习的校,精神的家。它把管理真正交给了员工,它使班组真正成为了企业与员工实现共同追求的地方。当前,"班校家"模式已经在国航、中粮、国投、石家庄炼化等企业落地生根。本期策划,以国航班组建设为重点,介绍"班校家"模式的理念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生产经营工作的落脚点,是安全管理的基石,班组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随着现代企业竞争加剧,班组建设越来越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电网企业班组建设的现状及不足电网企业的垄断性质,导致其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要求逐步提高。电网企业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班组建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班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少企业认为班组只是"干活"的地方。没有必要在人员素质提高、企业战略思想贯彻、企业文化管理及制度流程建设等方面给予重视,导致企业底层与顶层出现信息中断、  相似文献   

12.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最基层的组织与作业单元,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的纽带,是企业开展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支撑点。只有班组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提升企业管理,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依托信息化,促进班组管理标准化国网安徽淮北供电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指导意见》和《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标准》文件精神,以建立"制度管理、程序办事、标准评绩、文化引领"工作管理机制为抓手,促进班组建设"五化":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炼油与化工产业的布局与调整,我国炼化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动,由于炼化行业在日常生产中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危险因素,所以做好炼油化工装置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5S管理模式是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将其应用在炼化装置基层班组日常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装置现场管理质量和员工工作效率,为装置平稳运行和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文章对5S管理模式进行了概述,分析了5S管理在基层管理中存在的误区,探讨了5S管理模式在炼化企业基层班组的应用效果,为炼化企业实施5S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组织,企业的各项任务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去完成。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要努力把建设“安全环保好、技术质量好、生产创效好、学习创新好、团结协作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班组建设抓实抓好,以提高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现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实际,谈谈如何搞好“五好”班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的系统工程和使命工程。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以人本管理为基础,确立"激活职工潜能,促矿井安全发展"的工作思路,形成了"12367"班组建设的全新管理模式,增强了职工的学习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打造了一支有理想、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企业配套改革日趋完善,多数大中型施工企业已基本在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上完成了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轨的过渡。特别是近几年,各企业结合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逐步试点推广了鲁布革经验以及“项目法”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何使这一工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使企业的最基层单位——班组——适应的这种变化的需要,已成为目前在困难的低谷中徘徊的各建筑施工企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现就班组由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的转型问题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7.
班组是石化企业生产的最小单位,班组管理是石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不断地激活班组活力,才能使得企业身强力壮,从而获得健康发展。文章从思想引领、选人用人和文化创新三个方面对石化企业的班组管理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石化企业的基层班组管理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洋工程公司渤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星公司)是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集科研开发、产品制造、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几年来,该公司把创建"五型"班组作为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手段;科研型班组侧重于建设学习型,做知识型员工;市场班组侧重于学习型和资金安全型,提高基本业务素质,保障产品回笼资金安全:生产(工程)班组侧重于安全型和节能型,有效提高了基层建设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班组是企业中最基层的单位,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班组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稳定发展。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组建设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对此,北京超高压公司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电力企业班组管理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班组"建设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班组职工平等和谐、持续不断地进行个人和集体的学习,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增强班组职工的工作效能和文化修养,提高班组职工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作为企业基础管理重要内容的"学习型班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