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商标国际注册战略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国际化的商标在占领国际市场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企业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时.必须有代表企业及其出口产品综合特性的国际商标。为此.我国于1989年10月和1995年12月先后加入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成为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联盟成员国之一.为我国企业在国外获得商标保护提供了一条便捷渠道。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4,(12):64-67
商标作为品牌的核心和品牌的法律概念,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商标培育和保护严重滞后。本文剖析了上海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中商标发展的现状现状,探探讨了文化产业商标发展的对策策:扩大商标注册量,培育发展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商标;培育著名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著名文化商标;加强文化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作,推广中国元素文化产品商标;加大文化企业海外商标的维权力度。  相似文献   

3.
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根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注册商标是商标法保护的重要内容 ,保护未注册商标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首先 ,是历史和事实根据。其次是《巴黎公约》等国际条约和外国的立法均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最后 ,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大大加强了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总之 ,虽然各国商标法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围绕注册商标规定的 ,但是 ,不能因此认为未注册商标不应当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刘勇 《企业经济》1991,(7):49-50
<正>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它在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的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前我国不少企业都正在开辟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间竞争。而在国际市场上创牌子、作广告、洽谈生意都离不开商标,如果出口商品的商标只在国内注册,不及时到销售商品国家注册,一旦被外国人抢先注册,则原商标注册人得不到该国法律保护,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降低产品的信誉,甚至  相似文献   

5.
富建 《企业世界》2006,(10):46-46
近日,浙江省工商系统为推进品牌大省建设推出八大新举措:(1)省著名商标认定向农业和服务业倾斜。(2)挖掘推广运用证明商标。鼓励帮助传统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历史品牌产品的集中产区,积极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3)建立证明商标和商标国际注册的激励机制。指导品牌基地组织申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集体商品商标,将块状经济区的地理资源转化为商标品牌资源,实现知识产权保护。(4)促进实现品牌价值、效益的最大化。支持品牌企业将其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作为企业无形资产扩资注册资本、进行投资、参股,提供信贷担保等。(5)商标与商号可一体化运作。支持驰(著)名商标企业采取连锁经营、授权经营等方式进行商号运作,充分开发商号权的经济价值。(6)支持鼓励企业多渠道申报、争创驰名商标。(7)建立知名商标品牌联络网,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8)开展重点品牌推荐表彰和品牌建设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商标国际注册战略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国际化的商标在占领国际市场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时,必须有代表企业及其出口产品综合特性的国际商标。因此,我  相似文献   

7.
我国驰名商标国际保护的重要意义商标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驰名商标已成为国际社会一致保护的知识产权。与普通商标相比,驰名商标显示出专有独占性特征,如超越地域范围的垄断权、超越先申请原则的注册权以及严格限制的转让权和许可权。自《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提出驰名商标保  相似文献   

8.
陶莹 《现代企业》2001,(10):52-53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是向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了的商品品牌,具有专用权,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商标识别产品、促销产品、保护产品,维护消费和企业权益等作用日益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长远发展。因此,重视商标,采用适当的商标策略,合理设计商标,正确使用商标,有效保护商标,严格管理商标是企业营销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商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加快了商标法制国际化的进程,《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议)为商标提供了比其他有关国际条约、公约更强有力的保护,确立了知识产权的最低国际保护标准,并且建立了对政府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机制。这种机制对于中国的商标管理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新情况,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依法行政,积极行政,进一步完善商标管理。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走向世界同时,面临着商标抢注的风险,付出沉重的代价。"商标国际注册先行"已成为防范商标国际抢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朱春兰 《物流科技》2006,29(9):109-111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应甩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从狭义上讲,只属于商法或国际商法的范畴,主要涉及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出现的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如电子合同、电子身份认证、电子证据的确认等方面所引起的法律问题:不过,从广义上讲,它还包括税收征管、知识产权的保护、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等多方面的法律问题。需电子商务立法解决的法律问题是十分庞杂的,本文简单分析目前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应用中存在并需通过立法来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洪超 《价值工程》2014,(23):296-29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标志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但目前我国地理标志权和商标权间仍然存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地理标志产业的长远发展。文章以目前我国地理标志权和商标权之间的冲突及其原因作为切入点,介绍国外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并对我国地理标志权和商标权间冲突的解决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1947年制定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中,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很令人重视的问题。然而,环境污染与环境退化却成了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政府和人们都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环境。同时,贸易与环境问题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的关注。但是,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各国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差异以及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等原因,各国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看法并不相同,在如何采取措施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分歧。因此,对世界贸易规则和国家环境法及其关系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拟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并试图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对象呈现出横跨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几个领域的趋势.依据法律规定,商标可以每10年续展一次,所以对商标权的保护可无限期的延长,商标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诸如"作品名称、域名"等被作为商标注册,由于在这些领域内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处理时往往比较棘手,文章仅就如何保护作品的名称及其能否被非著作权所有人作为商标注册开展研讨.  相似文献   

15.
高飞 《价值工程》2010,29(26):238-239
商标领域的平行进口是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且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其中有关商标权的权利用尽问题,国际公约没有对其进行规定。我国可借鉴美国和欧盟的作法,根据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考虑制定对自己比较有利的平行进口规则,以保护我国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基于英美会计模式,欧美会计向国际趋同过渡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大陆法系国家,它们受会计规范的法律层次、会计与税收的紧密联系的影响,其过渡只能是渐进的。而部分趋同又不可避免会增加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降低财务报表的清晰度。在过渡期它们的会计学界也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依据,包括"概念框架"的缺陷,会计确认依据不当等提出了质疑。对比欧美国家,中国会计与国际趋同的最大优势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国家监控强而有力,经济国际化构成长足的动力。而不利条件是会计职业队伍在质和量上的差距,对"公允价值"的实践缺乏最起码的经验,以及面对国际会计准则本身的动态变化引起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周卫波 《价值工程》2014,(34):195-196
商标的主要功能是区分产品,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商标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局势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采取相关法律措施强化企业商标管理。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我国企业商标资产流失的原因着手,对企业商标资产流失的法律防范措施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刘鹏飞 《价值工程》2012,31(13):264-265
刑法作为公法,首先保障的是公权,也不排除保障私权。问题是刑法在保障私权方面,该做的还远远没有做到。我们应该对受害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明确给以法律保障,重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人性化。在刑事诉讼中推行私法的"自愿、调解"等原则,并以此完善私权的保障。明确公法、公权与私法、私权的关系及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Australian firms are attempting to internationalize and to become global companies. One way of staffing the forays in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s by incorporating international work into domestic jobs. This study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international work Australians perform in their domestic jobs. Alumni from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were surveyed, providing 1,046 full-time domestic employees working in a range of industries.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eyond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employees performed more international work in domestic jobs when they worked in organizations at higher than at lower international levels with human resource support, worked in jobs at higher rather than at lower managerial levels and had international skills. However, there was no or little link with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attitudes or family situation. As predicted, the managerial level of the job made a difference to the effects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Working in MNCs and domestic organizations with operations abroad was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international work in domestic jobs performed by senior managers and executives more than by lower and middle managers or subordinates and supervisors. Analysis of open-ended responses shows the major reasons Australians take up domestic international work are mone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ing content. The major reasons they would not are family commitments and disruption, in contrast to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in which family factors are unimporta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ul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factors, international skills versus attitudes and human resource suppor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产品生产和销售日益国际化。由于各国产品责任法规定不一.全球化致使产品责任案件大量发生。文中从世界各国处理涉外产品责任问题的方法为依托,阐述了产品责任法的国际冲突及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