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其“静态性质”而遭到批评。实际上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都具有动态性 ,因此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本身就是动态的理论 ,那些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观点其理论依据并不充分。因此 ,尊重现代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区域化和经济集团化也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泛珠三角”(9 2)区域合作则是近期提出的,是目前热点的区域合作。作者认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博弈论、区域间发展关系理论是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洲的合作基础,并系统地介绍、阐述了各个理论的观点,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探讨云南在泛珠三角洲合作中的发展方向和态势。  相似文献   

3.
金秋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体的领导人聚首中国上海,共商亚太经济合作大计。围绕新世纪面临的新挑战,与会领导人探索了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新途径,讨论了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恢复稳定增长的新措施,同时为这一重要地区论坛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海会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是亚太经合组织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这是新世纪的盛会,这是新世纪的握手。中国为亚太经济合作的新进程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世纪伊始,聚会上海。在一次次握手之间,开放、负责任的中国也一次次地被肯定、被赞誉。作为APEC大家…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趋势。同欧洲和北美相比较,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具有多样性、松散性、灵活渐进性和全方位开放性特色。调整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和策略,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参与论坛性的区域合作与参与制度性区域贸易协定结合起来,把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能源战略、外贸市场多样化战略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有步骤地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将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从斯密到杨小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颖 《技术经济》2005,24(2):37-41
本文以内生比较优势为线索 ,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 ,认为斯密、汉密尔顿、李斯特、克鲁格曼、杨小凯等贸易理论 ,虽然时代不同、观点各异 ,但其主旨都在于倡导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与创造。据此 ,内生比较优势对于转型经济———中国尤为重要 ,在未来发展中 ,只有通过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与市场份额的拓展 ,形成内生比较优势 ,中国才能走出“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外生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6.
亚太经济合作从60年代开始酝酿,到1980年进入了新阶段,它的标志就是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的贡献。今年11月APEC在日本大阪召开的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能否保持茂物会议的合作势头,在落实《茂物宣言》方面取得有益的进展,不仅对APEC成员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环太平洋地区各国和地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亚太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太平洋风格”  相似文献   

7.
胡林  孙仁金 《经济论坛》2006,(21):79-81
企业竞争优势是产业界和理论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竞争优势的来源,即什么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所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战略管理的重要依据。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各种理论观点分别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拟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比较,认为“梅森—贝恩范式”主张的竞争优势由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所外生、“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所倡导的由企业内资源、能力、知识所内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内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缺陷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玲 《当代财经》2000,(4):75-76
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并获取比较利益,是自由贸易理论学派的一贯主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从事国际经贸的习惯做法。正确认识WTO下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减弱关系到能否抓住“入世”机遇、扩大出口,趋利避害、减弱冲击;关系到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依据翔实的统计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其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与食物贸易结构———我国食物政策调整的第三种选择卢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笔者于1996年8-11月访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参与“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资助的“中国谷物项目”合作研究,完成题为“中国谷物贸易政策和食物贸易结构”的英...  相似文献   

10.
对于今天“新经济”时代基本经济特征、并制定有效的国家战略,仅仅依靠“比较优势”的概念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能把握的,需要用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来重新规划我们的经济战略问题。所谓“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 一、“比较优势”概念不适应“新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2—2012年中国与亚太15个国家(地区)的样本数据,本文在联立方程模型下重点考察了贸易、分工、金融影响中国-亚太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具体路径。结果发现,双边贸易强度、金融一体化对于强化中国-亚太经济周期同步性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则恰好与之相反,并且,产业内分工和金融一体化会促进国家间的双边贸易,贸易强度与金融一体化会促进产业间分工,这种内在联系使得贸易、金融、分工也可以彼此为桥梁产生间接影响。进一步地,将各个因素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加总后比较发现,贸易在中国-亚太经济周期同步性中发挥的作用最强,分工次之,金融最弱。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汇率波动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有鉴于此,深化汇率合作、推进金融一体化特别是贸易一体化遂成为强化中国-亚太经济联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赵蕾 《经济论坛》2007,(15):59-62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当代新贸易理论 1.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指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相似文献   

13.
走出“中国制造”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制造业出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中国制造业可以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速发展。但是目前“中国制造”是以低价格、低成本优势进入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从长远的观点看,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制造”要摆脱困境,在作好委托生产的同时,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中国制造”的档次。  相似文献   

14.
金秋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体的领导人聚首中国上海,共商亚太经济合作大计.围绕新世纪面临的新挑战,与会领导人探索了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新途径,讨论了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恢复稳定增长的新措施,同时为这一重要地区论坛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海会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是亚太经合组织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黄宁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86-189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研究能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分析和东亚其他国家能力结构的评价,说明中国能与东亚不同能力结构的国家开展持续稳定的经济合作,并通过实证予以证实。中国能够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参与是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16.
林矗 《发展研究》2002,(4):36-38
一、客观审视“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的概念是国际贸易经济学的核心。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古典派的“比较利益论”和现代派的“要素禀赋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贸易的发生是由于比较优势的差异,焦点在于有关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这些要素包括土地、  相似文献   

17.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印度经贸战略出现诸多新动向和新特点,包括积极融入“印太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双边谈判提升贸易多元化水平,大力扶持制造业争取实现对华产业替代,频繁推行对华经贸打压“脱钩”政策。印度经贸战略调整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试图依托“印太战略”联合制衡中国经济影响力,限制打压中资企业以扶持本土制造业崛起,把握中美战略竞争机遇期以摆脱对华经济依赖。在印度经贸战略调整的影响下,中国外部经济安全压力显著上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风险,中资企业在印度营商环境不断恶化。然而,印度经贸战略也面临参与美国亚太经济合作存在限度、对华经贸打压“脱钩”政策难以奏效、国内经济改革政策掣肘明显等诸多制约。  相似文献   

18.
比较竞争优势与中国产业的国际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强调要素优势在一国产业定位中的作用,却把要素优势等同于产业优势,忽略了其它的约束条件,致使践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贫困化增长”之中,竞争优势理论所强调的优势要素,因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相距甚远,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定位的指导意义十分有限。鉴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大国经济的特征,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对本国产业进行国际定位时,要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比较竞争优势,按照比较竞争优势原则定位我国的产业,既能解决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问题,又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地区内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不均衡发展,而这一发展趋势还将延续。今后一个时期内,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可能将更多地表现为以"功能性建设"、"贸易便利化先行"为特征的多边贸易合作,以及以做大做实"清迈协议"为主的多边金融合作。中国应该在加强双边合作机制基础上,采取灵活、现实的手段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多边经济合作,推动亚太经济合作走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20.
亚太经济合作与一体化陈鲁直(本所顾问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会长)长期来,亚洲太平洋或环太平洋经济合作,不是走欧洲经济共同体式的一体化道路。许多有识之士甚至认为,欧共体模式不适合于亚太或环太地区。但是,进入90年代,在美国的逐步推动下,亚太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