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质量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继美国之后,日本于2005年设立了医疗质量奖,并把QC小组活动引进了医院。为帮助大家了解有关信息,本刊特选编日本成田医院QC小组的2个成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质量己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继美国之后,日本于2005年设立了医疗质量奖,并把QC小组活动引进了医院。为帮助大家了解有关信息,本刊特选骗日本成田医院QC小组的2个成果。  相似文献   

3.
全日本第5000次QC小组纪念大会暨首届办公·营销·服务(J.H.S)部门QC小组大会于2008年5月23日在东京落下了帷幕.此次大会由日本科学技术连盟QC小组本部主办,全日本QC小组各支部、东京都、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日本品质管理学会联合协办.  相似文献   

4.
日本科学技术连盟(JUSE) 1.第5000次全日本年度QC小组大会 第5000次全日本年度QC小组大会于2008年5月22、23日在日本召开.来自各行各业的1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1963年首届QC小组大会召开,此后每年在日本各地区轮流举办.  相似文献   

5.
日本科学技术连盟:推动外部发展开发人力资源 自1962年起,日本科学技术连盟(JUSE)开始运行QC小组注册系统,所有QC小组都可以在日本QC小组本部进行注册.  相似文献   

6.
应日本科学技术连盟邀请,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作为代表,参加了于2011年12月7~9日在日本冲绳举行的2011年日本QC小组全国大会,并作为特邀QC小组进行了现场改进成果发表。大会设有1个主会场、9个分会场,日本全国共有162个QC小组发表现场改进成果。大会共评出"石川馨  相似文献   

7.
风林 《中国质量》2003,(6):53-55
日本自1962年开始QC小组活动以来,已有40余年的历史了。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与时俱进,日本QC小组总部不久前提出了“进化的QC小组活动”的理念,简称”e—QCC”。这里,“e”是evolution之略,即日文中汉字“进化”的英译。 近来,企业及其现场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提升个人素质、实现自我、让顾客满意、建设充满活力的现场及实现PDCA循环等管理的实质未变,但QC小组活动还是需要采取适应环境变化的更良好的活动形式。为此,一些日本企业或现场曾做了种种尝试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日本QC小组总部总结这些经验提出“进化的QC小组活动”,其主旨在于:(1)开展“提高小组成员价值、共享感受与激动”的活动;(2)开展“在与业务一体的活动中实现自我”的活动;(3)开展“不拘形式能在各部门运用”的活动。本着“进化的QC小组活动”的理念,日本《QC小组》杂志还总结出按部门之别的“e—QCC”的活动模式。本刊将陆续介绍近年来日本关于QC小组活动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1日本式QC活动推进方法的特点我们没有去过日本,但在日本管理专家松本先生的指导和共同推进QC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对日本式QC活动的推进方法有了以下认识:严密的组织机构。QC活动在日本是全国性地组织开展的。全国有QC推进总部,总部下面设立支部,每个支部分为地区,每个地区再分成县分区、地分区。支部或地区部对所管辖的组织(企业)的QC活动进行指导。各个组织(企业)内部的QC推进组织都由最高管理者作QC总本部长,下设TQC推进本部,TQC推进委员会,各种本部委员,再由这些本部委员通过支部委员去管理QC小组。这是一套严密…  相似文献   

9.
我厂QC小组活动是在日本松本先生的亲自指导下,于1999年8月开始在装配车间进行初步尝试并全面推进的。 首先,我们建立了车间QC推进组织机构:一个QC推进委员会和一个QC事物局,下面组建有14个QC小组。  相似文献   

10.
南萍  陈秀云 《质量管理》2010,(10):77-77
全日本第5220次QC小组大会于9月9~10日在日本四国爱媛县松山市召开,本次大会由日本科学技术连盟QC小组本部主办。中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团共有来自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2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经中国质量协会推荐中国代表团共有3个QC小组在本次大会上进行了成果发表,其中深圳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勇往直前”小组和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泰达工厂“团队力量”小组的发表荣获了此次大会的“QC小组感动奖”。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1月,铃木公司第七届世界QC大会在滨松豪华饭店举行,17个国家(地区)的31家公司共14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QC活动在日本企业中开展得十分活跃,各公司为此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无可讳言,QC活动在我国企业里几乎成为形式主义的代名词."假、大、空"的成果已经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日本的QC成果与我们似乎也没有多少差异,只是选题更广泛,从铃木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QC成果的经济效益也并不很高,个别成果甚至根本就没有经济效益的指标。我为此十分纳闷,难道资本主义企业也不讲效益?但在两天实地考查后,我疑窦顿开,日本企业之所以热心QC小  相似文献   

12.
一、开展QC小组活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QC小组活动自1962年首创于日本.并把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之后许多国家也开展了这项活动,我国也加入行列。多年来,QC小组活动积极开展,不断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员工的素质。QC小组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程文 《中国质量》2006,(8):71-72
一、通信行业开展QC小组概况 中国自1978年开始从日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作为质量管理四大支柱之一的QC小组同时被引入。当时邮电部管理体制下,邮电企业广大员工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广泛地进行交流活动,包括组团与日本交流互访等。体制改革初期,由于整个行业没有设置该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岗位,一度出现了“上面冷,下面热”的局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壮大,同时为QC小组成员提供了施展才华和才能的舞台,QC小组活动呈上升态势,优秀小组成果不断涌现(据近几年的统计,每年获国家级优秀QC小组奖项约占全国的5%)。为推动QC小组活动深入持久发展,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经信息产业部批准,于2003年开始,在通信企业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并同时进行通信行业优秀QC小组的评审和表彰工作。  相似文献   

14.
QC小组活动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由日本发起,并逐步在世界各国推广,迄今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QC小组活动出现了僵化现象,有的小组背离了QC小组的初衷和宗旨,有的活动流于形式,有的为了获奖而开展活动。如何应对QC小组面临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怎样提高QC小组的活力,丰田集团属下的各公司做出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用测评指标作为QC小组活动可视化的有效手段,并注重对不同水平QC小组给予相应的引导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我厂QC小组活动是在日本松本先生的亲自指导下,于1999年8月开始在装配车间进行初步尝试并全面推进的。首先,我们建立了车间QC推进组织机构:一个QC推进委员会和一个QC 事物局,下面组建有14个QC小组。推进委员会主要由车间领导组成,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和重大事项的决策。事务局由翻译、质管员、办事员组成,负责活  相似文献   

16.
全日本第5220次QC小组大会于9月9~10日在日本四国爱媛县松山市召开,本次大会由日本科学技术连盟QC小组本部主办.中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团共有来自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2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20日至30日,应日本科学技术连盟(JUSE)的邀请,以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马林为团长的中国质量代表团一行赴日本参加了第4900次全国QC小组活动大会,听取系列演讲、成果发表和主题研讨,观摩QC小组活动石川馨奖、现场发表奖的颁奖大会。出席了中日魅力质量研讨会暨QC团队改进成果大会,并到有关企业进行了现场参观和质量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型"QC小组活动,它最初是由日本的"课题达成型"QC小组活动引进推广而成的,近年来,在我省电力行业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QC小组的青睐。本文重点把其与我们以往习惯开展的"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进行对照分析,以加强对创新型(课题达成型)QC小组活动的理解。一、课题达成活动产生背景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习惯于搞好固定的业务,表现在QC小组活动中是运用QC的管理手段,对固定的产品、服务、工序  相似文献   

19.
风林 《中国质量》2003,(7):57-60
QC小组需要抓住QC小组活动本质,采取适应环境变化的、更灵活的活动。日本e—QCC活动模式,即是各类现场采取必要灵活的形式开展QC小组活动的总结。此活动模式较详细地阐述了由不同部门或现场的性质、特征而对应的不同类型QC小组活动方法和程序。尽管它不可能网罗各行业QC小组的所有工作现场,但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活动借鉴思路,希望对我国QC小组活动的推进者、实践者以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李堃 《上海质量》2012,(1):43-45
日本企业的QC小组活动始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前夕的1962年。50年来,作为日本制造企业的TQM第一线质量控制的日常小团体活动,为增强企业的现场力和产品的竞争力作出了特殊贡献。该活动进入成熟期后发生了“进化”,于2002年出现了第二代QC小组,即“e-QCC”。它从生产现场“破壳”,发展到了设计、经营、管理和销售等“间接部门”,并从制造业走向了服务业,正在发挥出更为广泛的作用。为此,日本《QC小组》月刊专门编写发表了题为“我们的e-QCC^再跨一步的挑战”的Qcc专题文章,简要地论述了QC小组活动的基本理念、“e-QCC”的3个新的愿景以及实现“进化”的4大要点,进而详细地介绍了新日本钢铁公司的一个生产部门通过小组活动解决业务难题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