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资本投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通过实证检验197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定量分析改革开放进程中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属于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近年还呈现下降趋势。今后,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效率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5)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2000-2014年长三角16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结果表明:长三角16市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为负,只有少数几个城市如上海、南京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为正。基于此文章采用新C-D函数、建立面板数据对长三角16市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仍然是资本投入,且近几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愈发小,文章基于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DEA Malmquist方法分析了湖北省12个市州2001-2010年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情况,并对湖北省整体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湖北省整体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水平变动引起的。12个地区中,资本投入综合技术效率波动上升,城市圈外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相对高于城市圈内城市。各地区效率得分存在较大差异。逐步提高纯技术效率、实现资本投入规模最优化,是提高地区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建立多维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研究能源绿色效率,包括从静态方面构建MetaSBM-DDF模型测算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动态方面构建Luenberger模型测算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GLTFP),并分解其要素贡献和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产出要素的无效率是整体无效率的主要推动力,且期望产出要素的相对贡献呈下降趋势,非期望产出要素的相对贡献呈上升趋势。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代表最佳技术前沿,而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是三大低值区。GLTFP年均增长率为4.5%,其中技术进步是GLTFP增长的核心动力且贡献度达121.06%,而技术效率对GLTFP增长有制约作用且贡献度年均下降0.9%,产出要素生产率变动是推动GLTFP增长的核心要素,且非期望产出要素、投入要素、期望产出要素对GLTFP增长的贡献率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新疆1978年-2010年的边际资本生产率情况,并在新疆资本生产率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另外,本文还利用投资对新疆GDP回归拟合系数来度量新疆投资效率。通过分析表明,新疆的资本要素投入效率和投资效率较低,经济呈粗放型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2006-2014年中国109个资源型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进行分解分析.发现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情况,而技术退步是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收支对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发现财政科技教育类支出所占比重、地方财政收支规模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财政分权则具有不利作用.此外,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亦能有效提升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以2015年中国实施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为准自然试验,利用2006-2017年285个城市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以及政府治理效率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可以通过提高政府反腐力度而提高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发现:审计体制改革对城市全要素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城市、非省会城市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利用具有完全可乘性的非参数Hi cks-Moorst een生产率指数,对中国铁路运输业在1 997-201 0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对区域铁路运输业生产率进行绝对收敛检验。研究发现,平稳快速的技术进步是样本期间内中国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投入产出混合效率的下降则是各时段某些地区综合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全国及三大地区的铁路运输业生产率在统计上均存在着显著的绝对收敛。此外,还应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结构变迁、资本深化和引致需求等诸多因素对于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以及效率变动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经济结构和铁路运输内部结构分别与铁路运输业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资本深化程度则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各种引致需求因素和铁路路网密度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铁路所占比例与公路设施等替代竞争因素则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浩 《经济师》2013,(4):219-221
利用索洛残差法测算了中国和福建1996—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很多年份里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至今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更是稳步下降。福建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成因主要有:(1)科技投入总量和相对量长期偏低导致技术进步缓慢;(2)R&D投入的转化率只有6.4%,致使生产效率难以改善;(3)企业规模偏小无法获得规模效应,使劳动生产率低下。福建急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打造多层次多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方法的城市化效率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方法以四川省地级城市为例从动态和静态角度对城市化效率进行分析。首先利用各城市2000-2009年间的数据,分析DEA-Malmquist指数的变动,发现城市化效率上升的城市占多数,但是上升幅度不大。其次运用CCR-DEA模型对各城市的城市化效率进行静态评价并且通过投影分析对各投入要素的非集约性进行比较,发现DEA无效的单元较多,而且投入要素存在较高的非集约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份2009—2017年相关数据测算了各省份(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结果表明:整体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变化。东部省份(地区)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西部省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较大,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变化。进一步通过Tobit回归显示政府支持、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相关,最后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DEA模型和Malnquist指数,对安徽省2008年—2014年16个城市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安徽省各城市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和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较为一致,公共物品的全要素生产率其变动主要受到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玲 《当代经济》2022,39(3):71-77
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综合度量要素投入使用效率大小的重要指标,对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比较对于促进江苏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全国、江苏及其他部分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江苏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大致可以划分为波动上升、长期下滑和小幅回升三个...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动态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1992~2007年中国28个省市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七大经济区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指标,分析了这三个指标对中国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钢铁行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当技术进步促进TFP提升时,总会受到技术效率相对下降对TFP增长的抑制;七大经济区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级差,低效经济区学习和追赶高效经济区的效应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钢铁产业各经济区产能应实现在高效率地区的相对集中,获取行业的规模经济;各经济区都应该注重钢铁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突破钢铁行业能效提高的技术效率瓶颈。  相似文献   

15.
利用DEA-BCC模型、Malmquist指数以及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近几年的综合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不高限制了综合技术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且各效率值不高,说明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依旧存在着较大提升空间。(2)从时间上看,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变动都正向增长所导致的结果;从地区上看,大部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宁波市和湖州市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增长。(3)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的区域创新效率可能比经济基础发达城市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分析中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为基础,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KS和T检验筛选投入产出指标;然后,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构成;最后利用面板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诸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乡村从业人员对农业生产效率值的影响较为明显;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和农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会显著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相似文献   

17.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对生产率的研究,主要是从供给方面展开的,本文试图从需求角度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理论上看,总需求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技术选择、规模经济效益和要素的使用效率等途径引起生产率的变化,国际贸易则通过促进分工深化、产生技术溢出等促进生产率的提高。然后,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结果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效率的作用很小。在测算和分解的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就总需求和国际贸易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发现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对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显著,出口对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不显著,进口显著地促进了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FDI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2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FDI行业间和行业内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行业内直接溢出能有效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行业内间接溢出则会挤占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增长;行业间后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且明显地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行业间前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但微弱地抑制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商业银行效率视角,采用非参数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选取2006—2010年度面板数据6个产出指标和3个投入指标,测算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TFP)。结果表明:除工商银行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高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2008年之前各银行间全要素生产效率差距加大,之后逐年变小;2008年整个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急速下降,之后急速上升,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2004~2014年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采用门槛效应模型估计了矿业权重叠对煤炭采掘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样本期内,我国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先增后降的变动趋势,并且地区差异显著;矿业权重叠与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煤炭资源税征收比重和煤炭产业集聚水平是影响这一非线性关系的重要门槛变量;煤炭产业的投资集聚与从业人数集聚,促进了煤炭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企业数集聚对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了阻滞效应,煤炭产业存在不规模经济现象;能耗比重的下降(能源消费效率提升)并未带来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能源生产方式变革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