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大多数学者关于投资者情绪构建的方法,选取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房地产开发住宅投资额、企业竣工房屋价值、开发商购置土地面积、住宅月销售面积、住宅月销售金额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以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构建房地产行业投资者情绪指数。用投资者情绪指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房价指数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研究投资者情绪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受投资者情绪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疫情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和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本文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中介指标检验了公开市场操作对最终目标的影响程度.然后构建了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中美央行在疫情期间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有效性,并得出结论:不能单一利用公开市场操作这一类政策,要多政策协同使用.最后,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的此类事件中,结合宏观调控,灵活创新使用公开市场操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研究外部冲击尤其是国际收支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本文通过对2005年第三季度到201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借助Granger因果、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较低的结论,同时发现国际收支顺差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6年1月~2010年4月的数据,运用MSIH(2)-VAR(4)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发现利用非线性模型是合理的,并在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效果在时间、方向和程度上表现不同,同时,对于上证A股和深证A股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货币供应量,在股市低迷期,它的变化会立即正向影响到股票价格,但在股市膨胀期,则滞后1个月后才会正向影响股票价格;对于银行信贷,在股市低迷期,它的提高并不能提高股价,而在股市膨胀期,它的提高才会使股价上扬;对于利率,在两个区制下,它的提高都会使股价下跌,并且在滞后1个月才会表现出来。但是,相比较而言,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在股市膨胀期效果更明显。并且总体上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股票低迷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基于FAVAR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比较迅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这对于我国政府出台货币政策及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要考虑股票价格因素,并且应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减少货币政策的时滞。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土地公开市场数据的脉冲响应分析。研究结果:作为金融手段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南京土地公开市场季度数据的影响有滞后性和衰减性。南京市土地公开市场出让面积季度数据对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脉冲响应程度远大于出让幅数季度数据。研究结论:金融手段的使用需要政府根据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结合国内土地公开市场运行情况,有超前性的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进行适当调整,结果会分别滞后两、三个季度引起所在地块土地公开市场中出让面积、出让幅数的变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企业商品交易价格指数(CGPI)的研究,阐述各类产品价格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主要采用统计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研究2010-2019年间CGPI的时间序列特性,以及各类价格指数变化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CGPI在2010-2019年间有显著性的阶段变化;各产品价格指数之间格兰杰因果关系显著,即可以认为互为...  相似文献   

8.
物价指数作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诊断指标之一,与股票市场、货币供给有着系统的联动关系。文章选取我国2007年1月—2021年10月的178期月度数据资料,运用VAR模型对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波动和物价水平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其一,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波动和物价水平之间存在不对称的联动关系;其二,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波动、物价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当受到外界冲击影响后较难回到初始状态;其三,货币供给增加会冲击股票市场繁荣,也会推动物价水平上升,但这种影响具有时滞性,股票价格波动会反作用于物价水平。今后,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货币供给的宏观调控,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和调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好地引导市场投资和消费。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物流业发展现状,基于2000年以来的物流业统计年鉴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的预测方法对物流需求进行预测,从而为物流业的发展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96~2007年我国短期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季度数据构建了我国近年来的货币形势指数,并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形势指数比率。结果表明,汇率对产出变动的影响较大,而利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环境下,应以货币形势指数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参考指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于建忠 《财经研究》2006,32(11):98-104
文章主要从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趋向、影响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行为引导有效性的因素,以及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提升有效性的改进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和公开市场业务作为参照,以2005年我国汇率体制改革启动前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作为实证分析,论证了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对市场行为的有效性、重要性和制约性,表明了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在引导市场预期与央行调控意图一致性方面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土地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文章建立了河南省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VAR模型,并对三者进行了协整检验和脉冲分析,认为增加农民的粮食收入是进行耕地保护的治本策略;同时,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形势下,不可忽视对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公开市场业务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共38个月的月度数据,具体包括公开市场净交易量、广义货币量、基准利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共5组月度数据,每组数据有38个月度值。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Granger检验和协整检验等经济计量方法,分析我国近三年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货币供应量、基准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经济变量的作用效果,结论认为:近三年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较大而对基准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的结论。最后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这对于分析中国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频率后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8,(4)
以内蒙古东部褐煤价格指数和区内煤炭上市公司露天煤业股票价格为研究对象,构建VAR模型分析煤价指数和股价联动机制并测算其影响强度、因果关系、影响时效,从煤价指数编制、上市煤企信息披露角度对合理运用联动机制促进煤炭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开市场业务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最经常运用的三个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作为间接调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灵活性、时效性、可逆性和微调性的优点。从我国现状来看,众多的局限性因素造成了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效果弱化。文章运用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了微观主体对公开市场购买的反映及其行为调整,从而解释了公开市场购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且对我国公开市场购买效果并不显著的事实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公开市场操作正逐渐成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工具。选取了2006—2009年期间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相关指标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短期和中期市场利率,实证分析了公开市场业务对中国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公开市场操作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利率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建立结构VAR模型考察了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外部冲击(国际石油价格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国内物价水平及其分类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价格和汇率传递都是不完全的、滞后的和沿价格链递减的,且对分类价格指数的传递差异较大;相比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进口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率更高,影响更大;我国近期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扬较多地是受到上游价格链冲击、需求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和供给冲击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抑制通胀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18.
黑雪玲 《时代经贸》2011,(10):168-169
作为三大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之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在货币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阶段,货币市场操作工具呈现出以中央银行票据为主,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为辅的局面。本文结合公开市场操作的现状,分析了这几种工具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以短期国债作为主导工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三大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之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在货币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阶段,货币市场操作工具呈现出以中央银行票据为主,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为辅的局面.本文结合公开市场操作的现状,分析了这几种工具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以短期国债作为主导工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技术,综合考察了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制造业规模等因素对江苏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价值链、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价值链的Granger原因,制造业价值链是技术创新的Granger原因,但技术创新不是制造业价值链的Granger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各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顺序依次是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指数和制造业规模,它们对制造业价值链总方差的贡献分别为28.1%、20.5%、6.3%和2.6%,说明四者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重大影响,但生产性服务业影响更大。据此,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速产业集群升级、壮大企业规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