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estimating a semiparametric rational expectation model. We derive the root-n asymptotic normality result of the finite dimensional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2.
Limits on information have deep economic impact and affect the conduct of economic policy.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explore the effect of substantive uncertainty in a macro model, from both an 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oint of view. Agents are boundedly rational and make their forecas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try to learn the values of the various parameters. In this context, a Markov regime switching rule, a VAR system, and recursive least square are considered and compared. As a result, we obtain a model which is mostly keynesian in nature that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models.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and show the possible appearence of endogenous and persistent fluctuations.  相似文献   

3.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认为煤炭经济生态圈是"十二五"规划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功能区"模式在煤炭富集区和煤炭产业的具体表现形态。文章在系统分析与借鉴经济生态圈与煤炭经济生态圈相关理论及应用成果基础上,基于煤炭产业特性界定了煤炭经济生态圈基本概念与内涵,并从系统科学视角,揭示了煤炭经济生态圈系统要素和层次结构,认为其由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等三类要素子系统组成,并存在三个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圈层,进而从空间、关联、动力与生态等角度阐述了煤炭经济生态圈系统的单核心完整性、强联系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性与低碳性等四个基本特征。研究表明:在煤炭经济生态圈演进中,煤炭产业是煤炭经济生态圈的行为主体,政府是其主要推动力量,煤炭资源与生态环境分别是外部环境中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几种模式完备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辛勤 《当代财经》2004,(10):114-117
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决定着人力资源会计的属性和功能。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现有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不成熟性作了理论上的检讨。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三个标准,进而提出了市场观人力资本的概念,以期使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尤其是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金融稳定分析的宏观模型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水平是金融功能是否有效发挥的反映,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经济系统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改革,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但也存有压力与风险。金融稳定分析的宏观模型包括扩展的宏观经济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网络模型。其中,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具有较好的现实拟合度,应用性较强。应根据中国的社会背景和特殊的金融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相似文献   

6.
7.
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理论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能力决定了企业集团的协同经济绩效。本文从集团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运用协同理论,深入探究了集团企业管理协同能力的内涵与构成;通过实证研究,系统剖析了集团企业管理协同能力的构成层次以及各层次的支撑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了集团企业管理协同能力理论模型,以期对集团企业提升协同能力,提高集团整体运行绩效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9.
论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宏观税负作为一定时期私人部门因国家课税而放弃的资源总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从总体上代表着政府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占用程度及在经济中的地位,并因此而成为所有财税问题的核心问题。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各国共有的一般因素,也包括一定时期我国自身的特殊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百姓是勤劳淳朴善良的,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中国的执政党是伟大英明睿智的,能从根本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理论的着重点偏重经济或生态的倾向,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经济理论划分为三类,即相对偏重经济的环境要素论,强调生态限制前提的生约束性论,以及偏重生态的适度规模论,分析了各种理论的特点和不足,并介绍了适度规模论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2.
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算式就是索洛函数式,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是名不副实的。中间消耗不仅对流动资金有影响,也对国内生产总值必然发生影响;“全要素”除了包括固定资产和劳动力,还应该包括流动资金。为了综合地反映宏观经济效益的态势,选用综合要素生产率作为宏观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13.
宏观统计数据质量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宏观统计数据质量规范演变的历程,在界定宏观统计数据质量新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价数据质量的规范,本文对我国宏观数据质量的规范进行了实证研究。我国宏观数据质量在金融统计数据、社会人口统计数据上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一致,而财政统计数据与对外经济数据与GDDS尚存在差距;我国数据公布系统在金融统计和人口统计上与GDDS一致,在对外统计与财政统计上与GDDS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杨淼  雷家骕 《经济纵横》2019,(8):88-105
基于"空间维度—风险防范—细分指标"步骤筛选指标构建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基于同比增长率循环构造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将九个分指数运用熵值法赋权合成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对监测期内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顺周期"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8年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呈下行态势,近两年缓慢回升,安全程度有所提高;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走势各不相同,长期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三个分指数呈下行发展态势;从近一年短期走势看,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外汇安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五个分指数呈波动下行走势。对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的测算和分析有助于客观判定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安全态势,构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间的"防火墙"机制。  相似文献   

15.
贺金社 《经济经纬》2012,(5):122-126
目前大都以菲利浦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为"标准"判断短期内经济运行的健康与否。然而,菲利浦斯曲线、奥肯定律以及据此得出的关于目标经济增长率、目标失业率和目标通货膨胀率的"标准",都是依附于某个国家或地区个别经济实践的经验,并设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笔者认为:关于短期内经济的健康运行,其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帕累托最优理论标准均为3.93%,经济增长率的帕累托最优理论标准为3.4%。这些"理论"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繁  王谨 《经济论坛》2021,(12):115-130
为了研究对口支援的宏观经济效应及作用机制,本文将对口支援分解为公共消费支出、公共投资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横向财政转移四个外生冲击,引入到一个包含家庭、厂商以及地方政府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根据数值模拟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关于对口支援的研究假说:一是对口支援在一定时间内推动了受援地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对口支援主要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带动劳动力产业间转移两大途径推动受援地经济持续增长.为了验证这两个假说,本文将新一轮对口援疆作为对口支援的一个特例,利用2006—2015年中国县级单位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本文的假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梦"的提出,对于居民社会流动预期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文献对于社会流动预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文章在政府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改革背景之下,研究我国机会不平等对居民社会流动预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机会不平等作用于社会流动预期的总效应为正,即当前机会不平等程度越高的地区,人们向上的社会流动预期越显著;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家庭背景条件较差、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非农业户籍群体中更加显著.文章认为,在政府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改革背景下,人们预期未来机会不平等程度会下降,导致机会不平等直接效应的不利影响受到间接效应的抵消,从而出现上述看似"有悖常理"的结论.实证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间接效应的存在.因此,相对于当前现实存在的机会不平等,人们对未来机会不平等变化的预期对其社会流动预期的影响更为突出.政府部门应当在贯彻落实公平政策的同时,实施必要的预期管理,增强人们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使其保持对未来改革政策的乐观预期,从而维持当前较为良好的居民社会流动预期.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6,(2):16-29
本文在新凯恩斯DSGE的框架下,从消息冲击的视角,区分并探讨了预期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通过中美政策作用比较,以及参数和预期结构替换,探寻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特征的根源及其机制。主要结论为:(1)我国货币政策预期冲击的效果要远强于未预期冲击;(2)与美国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持续性更小且存在轻微超调;(3)我国货币政策的特征源于经济主体的短视预期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不连贯性。本文的政策启示包括:(1)央行应通过沟通等形式引导公众预期以增强政策效果;(2)尽力避免相机抉择式的政策制定方式,保持货币政策的持续性;(3)货币政策应言行一致。概言之,我国货币政策应该更加透明、连贯和可信。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宏观与微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中模仿其他投资者决策,在股票价格波动中追涨杀跌的行为.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原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此,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抑制羊群行为的相应策略,即培育市场理性与培育理性投资主体两项对策.具体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改善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完善合理的交易制度;规范证券公司"信息串联"行为;培育理性投资者等.以此来实现改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证券市场效率,以减轻羊群行为之害.  相似文献   

20.
一、股权配给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 股权配给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可描述为:融资企业股权配给-宏观经济波动-融资企业自有资本变动-融资企业的边际破产成本变动-融资企业债权融资的数量变动-融资企业资本数量变动-融资企业劳动投入量变动-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变动-融资企业产出水平变动-宏观经济波动-融资企业股权配给的强弱程度变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