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一般存在两种极端认识。一是"下台阶论",即中国经济经历了20-30年的高速增长将不再可能继续保持8%以上的年均增幅,未来将退守到6%左右;即便如此也是全球的"一枝独秀"。二是"长期高速增长论",即中国作为投资拉动型经济体,只要投资在未来仍然保持高增长(比如20-25%),则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会低于8%,此种观点往往特别强调行政周期对投资  相似文献   

2.
<正>今日中国,创新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将导致一国投融资体制的深刻变革,过去3年中国股市中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为代表的"国退民进"已经证明了新常态的经济增长模式。消费升级、大众创业和中国信用的输出是新常态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新"三驾马车"的驭手是制度变革。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左右,说明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很多人担心中国经济"崩盘",其实大可不必,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外柔内刚,很健康。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数据刚刚公布,净出口同比下降超过30%.这可能会使更多的人认为."净出口"对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关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其他渠道而不是"净出口",特别是关注加工贸易对投资的促进作用,就不会严重低估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不仅是需求政策的作用 今年年初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经济都不好,基本进入衰退状态.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2000年经济增长8%.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7.9%.这实际上解答了去年的争论,中国经济的确发生了重大转机.  相似文献   

5.
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如何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增长奇迹",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经济特区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一些案例研究、专访、实地调研和大量的文献综述,简要概括中国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阶段特征、成功经验和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三十年,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有三:一是高投资。二是高出口。三是"人口红利"。但未来十年,不论是投资和出口还是"人口红利",这三大动力都将出现衰减,中国经济将  相似文献   

7.
邱恒昌 《中国金融家》2013,(9):76-79,96
中资银行研究海外发展,首先对目的要有清醒认识,也就是为什么要"走出去"。关于银行"走出去"动因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但许多结论都似是而非值得进一步推敲。许多人认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是因为中国经济高增长时代已结束,银行需要"走出去",到海外分享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机会。实际上即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至7%甚至6%,从全球范围来看,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常态"大逻辑,怎样认清大势?经济如何提质增效?改革将有哪些新动向?对于这些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答案,也将开启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大幕。可以预见的是,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将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机构更加优化,发展前景更加可期。新常态下"不变"与"变"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为"新常态",但"新常态"并不等同于经济下行,而是一种"转型"。  相似文献   

9.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我认为奥运会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8,(6):103-103
按照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的分析,地震和年初的雪灾一样,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仅仅是跑步前进中被突发事件造成的一个"趔趄",在两三个月内会有所影响,但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并没有动摇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经济明显减速之际,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信心比黄金更贵重。"的确,中国人民面对西伯利亚吹来的金融危机"寒风",正万众一心,用信心筑起新的长城,喊出了2009年确保GDP增长8%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2.
彭文生 《银行家》2012,(6):36-38,6
过去十年,拉动总需求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贡献大,而消费贡献持续下降。要实现中国经济平衡增长的关键,是消费能否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稳定因素,实现从"中国制造"和"中国投资"向"中国消费"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消费--"还是觉得你最好" 专家们一致认为2002年中国经济要靠内需,无论说它"好"还是说它"空",总之靠它才能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4.
于跃 《新理财》2012,(9):66-69,10
在全球经济真正复苏的前夜,企业需要彻底的"蜕变"。这种"蜕变"将以企业价值增长为核心,而如何权衡回报、增长、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所有CFO面前的考题。无论是中石油式"大司库",还是烟台万华式"财务云",答案不同,但目标唯一。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似乎正处在"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迅猛推进与CFO阶层的日渐崛起等因素,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妙不可言的助益;另一方面,始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2015,(18):8-9
9月9日至11日,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大连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描绘增长新蓝图",并围绕科学的变革、被颠覆的行业、经济不确定性、中国新常态、环境界限、人的意义六大主题。来自全球90个国家的1700位嘉宾共同探讨科技创新背景下影响世界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生问题和紧要议题。  相似文献   

16.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支持经济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做好金融稳定、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履职融合渗透,以实际行动更好地践行各项职责。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围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客观事实,做出了系列的、全面的战略部署,中国经济全面转型的序幕已经拉开:国民经济增长动力引擎已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将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资源配置也将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社会福祉将由"失调失衡"转向"和谐均衡"。一幅充满  相似文献   

18.
近来,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不绝于耳,更有预言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的文章见诸报端.中国经济有没有二次探底的危险?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放缓?放缓后又应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当前市场十分关注的问题. 要谈中国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首先就要讲清楚,什么叫"探底"?在国际上,说经济"探底",一般指的是负增长或零增长.这当然不应该是中国经济"探底"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姜兆华 《银行家》2020,(3):37-39
自2019年12月份以来,一场始于湖北武汉、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搅乱了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和中美贸易争端叠加影响下,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给中国经济蒙上不确定性阴影,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新冠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究竟何去何从?本文试就此做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琦 《理财》2007,(9):80-81
在未来可预见的范围内,中国经济基于影响公司赢利增长的因素持续存在,短期内牛市难言见顶。但在分享中国股市"盛宴"的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