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动陕西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市场处于基本饱和状态,能否全面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不仅关系到陕西省全面小康社会和西部经济强省目标的实现,而且已成为陕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陕西农村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启动陕西农村消费市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本文阐述了吉林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吉林西部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吉林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希望走出一条具有吉林西部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指出: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增加我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者的本刊读者,不能不关心农业和农村工作。为此,本期不吝篇幅发表这篇专门谈论我国第一产业——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扩大内需"成为经济改革继续求进的关键,国内市场尤其是广阔的农村市场成为众多企业重新面向的战略要地。本文探讨了在扩大内需的诸多政策和措施的背景下,企业如何根据农民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及影响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挖掘农村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实现对农村市场的开拓。  相似文献   

5.
农村住宅集约化为农村生活方式重构提供了最基本的硬件设施条件;是实现集约高效用地,节约土地资源,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住宅集约环境下,可实现农村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将推动和加快和谐农村建设的步伐.使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及社会文明共同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去实现劳动生活方式现代化、消费生活方式理性化、闲暇生活方式文明化和政治生活方式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源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开发,缩小西部与东部经济的差距,人力资源是关键,更是瓶颈。如果没有外来力量对西部现有的人力资源路径和模式进行改变,在“累积因果”和“极化作用”下,西部将很难避免人才的“马太效应”现象,人力资源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从而最终阻碍西部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道路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国家和西部各地政府要加强对西部人力资源“恶性循环”的干预,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7.
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现代化的区域开发和发展具有不同的区域开发支点,即开发的主要切入点和发展的支撑点。西部贫困地区大量农户还处于小农生产阶段,应该把村镇区域作为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支点,因为村镇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区域,同农户直接相联系,是众多农户的集合体,同时也是西部农村最基本的经济主体。村镇区域开发是实现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基本、最广泛、最具爆发力和影响作用的经济板块和经济开发环节。  相似文献   

8.
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政府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近一段时间,中央又连续多次强调这一问题。在当前条件下,我国进一步实施扩大内需方针有着内在必然性,并且需要切实采取措施将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1978年至今,中国西部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显著提升。西部农村经济的巨大成就证明了,农村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为基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力量。在新阶段,还需在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完善、农村金融的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改革措施,推进中国西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扩散到了实体经济,我国经济在此背景下也受到了冲击。新形势下培育和扩大内需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农村消费需求一直具有巨大的潜力。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探讨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农民市民化是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和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谈讨了我国西部地区可以采取农民工进城、进入乡镇企业等多层次、多渠道的转移途径,来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经费短缺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与之关系密切的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也越发凸显,不仅经费总量不足,且筹资渠道受限。本文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认为政府和市场都存在责任和能力缺失等问题。根据西部农村地区自身在经济实力和学前教育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将西部农村地区内部进一步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并针对其各自特点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必然趋势。走跨跃式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择优选择。“三个代表”思想是解决西部开发观念滞后的原动力,牵引力,推动力。跨跃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发展卫星城镇吸附农村,农业,交通,网络并行实现信息化跨跃,环保科技立市创高值产业,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14.
徐清照 《全国商情》2009,(13):123-124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失,集中表现在:农村社会保障项目残缺不全;已有的制度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非农产业农民群体成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盲点.这种状况使得农村居民加大了预防性储蓄的力度,减少了收入中用于即期消费的比例,从而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因此,现阶段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蜕变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农村教育管理现代化不断趋向人本化、信息化、科学化、系统化以及满足农村特色需求的管理,但现实中农村学校教育管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教育管理目标偏颇,管理方法失范;教育管理的模式单一、僵化;教育管理手段滞后,教师流失严重;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发展动力不足。农村学校教育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对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进行反思,探究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出路,确立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思想,规范教育管理方法;构建现代化的学校制度,走向科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抓住治校根本,创建名牌学校。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 ,是党和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应成为西部开发中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甘肃省要选好突破口 ,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要因地制宜 ,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政府也应建立权威性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 ,努力发展多渠道的市场信息服务 ,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的作用下,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向西部城镇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迁移.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对迁入和迁出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带动作用.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迁移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加强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省、市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六枝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初见成效,但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需要加强农业产业与电子商务对接,加强物流、监管体系等的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考虑到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深层次机理的特殊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这种滞后性和特殊性,进而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于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做好2002年经济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扩大内需方针的认识,充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内容。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本认为,世界经济衰退,使我国外需严重不足,必须经过扩大内需加以弥补,因此,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是正确的选择;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于消费需求;2002年扩大内需的途径应以间接扩大需求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