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品差比价规则自2005年推出以来,受到价格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药品差比价规则的政策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认为,药品差比价规则执行有效,但在合理性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发展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药品价格法律法规为基础,系统归纳了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发展进程。首先将我国药价管理划分为中央计划、管理准备以及价格管理三个阶段,并详细介绍了若干部重要药品价格法规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成本加成定价、单独定价、差比价规则以及集中招标采购这4项药品价格管理核心内容的发展历程及最新规定。  相似文献   

3.
药物经济学最早来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公共医疗保健费用迅速增长,高昂的保健费用令政府和社会保障机构不堪重负。为了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1979年美国国会下属的技术评定局对公共医疗费用进行成本一效用分析,形成药物经济学的雏形。此后到了80年代,产生了Pharmacoeconomics(药物经济学)这一英文词汇;1989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药物经济学专业期刊《Pharmacoeconomics》;1991年专著《药物经济学原理》出版。从此,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初步形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初出台了《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则”)。《规则》是对同种药品不同剂型、规格、包装数量等之间的差异,在价格差别上做出的明确规定,并作为政府制定药品价格的重要准则。《规则》是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在总结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价格法律法规为依据,借鉴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思路与方法,运用价格关联性原理形成的一种药品价格规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政策依据、分析和评价《规则》制定和实施效果,以充分说明“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政策依据,中国价格协会《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6月至9月对药品差比价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梳理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的同时,广泛收集政府、企业、医疗机构等多方意见,对《规则》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两个维度的评判,并以此作为《规则》引入市场之后的重要反馈结果与未来政策调整的依据。本着对课题研究过程与结果负责的态度,本杂志将《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报告全文刊登,以保证报告所阐述的问题不引入编者本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耿全友 《经济师》2006,23(12):50-50,52
政府管控和医疗体制的不完善是药价虚高的两个原因,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会产生药品价格虚高,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条件,药品价格虚高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药品差比价规则严重制约了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药品难有名牌和品牌,发展缓慢,难以走出国门。药品差比价规则应当终止。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1)
药品价格是关乎国民健康权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涉及多方利益团体博弈的敏感问题。30年间政府频繁实施药品降价政策之后反而相继涌现大量的药品"变脸"和临床廉价药品短缺的现象。可见解决"药价虚高"是我国药品价格体系及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科学、合理的定价是我国医药政策改革的关键。日本是世界第二大药品消费国。正是由于日本政府对药品价格实行有效管控,药品总体价格水平逐年走低。文章围绕日本医药品价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展开了细致的技术性分析,总结并归纳其药品价格体系中定价方法的经验及教训,与我国目前施行的医药品价格体系进行比较,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当前的药品价格体系改革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品定价中的正确应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介绍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措施的局限性,探讨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一步分析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所需的明确定位。结果与结论在药品定价中药物经济学所评价的药物范围应为新药和专利期内的垄断药品。作为应用主体的定价部门应站在全社会角度通过制定权威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委托第三方专家组对制药企业提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报告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药品定价部门与制药企业谈判协商价格时的科学依据,在达到对新药和专利期内垄断药品控费的同时,鼓励药品创新和研发,最终保证患者对药品持续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药品价格调控计划(PPRS)已经开展了50余年,英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建议该调控计划应该从现行的利润控制和价格管制方式向药品价值导向定价转变。本文在介绍PPRS体系下的英国药品价格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英国公平交易委员会提议的价值导向定价政策,旨在为我国的药品定价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医保药品支付价格测算模式,结合我国药品市场现状,为完善医保支付标准体系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某地区药品市场销售数据,选取4种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常用药品,通过实证测算比较不同定价策略的计算模式.结果 加权平均法对比参考定价法,除美托洛尔外,其他3品种加权平均价比参考定价略低,且所有品种的加权平...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专利药品政府管制定价政策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加拿大对专利药品价格的管制制度,包括价格审查部门职责、管制的过程和管制政策;方法 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 对加拿大专利药品政府管制定价政策进行详细介绍;结果 与结论加拿大政府对专利药品的价格管制职能部门PMPRB 的建立,价格管制审评过程以及对过高药品控价的政策都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0.
曹芳 《当代经济》2010,(13):147-149
药品价格虚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本文通过药价虚高这条线索,运用博弈论对药价虚高的原因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表明我国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来自药品定价本身体制、政府监管、药品流通过程等多方面,最后针对我国药价虚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德国实施的医药市场重组法案(AMNOG)改变了德国医疗保险药品定价的规则,尤其是对于新活性成分(New active ingredient)的创新药品。目前,德国新上市的药品进入法定医疗保险报销体系需要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分别进入参考定价或谈判定价。如在上述两种价格形成过程中医保部门与企业未达成一致意见,则进入仲裁定价流程来获得相应的医疗保险支付价格。这样的医疗保险准入过程不仅区分了真正的创新药品和"伪创新"药品,而且基于创新分类制定了不同类别下的科学、合理的差异价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我国药品定价的合理模式。方法:对现行药品价格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加强政府对药品价格的宏观调控,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与成果,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使药品定价更加趋于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13.
田坤 《当代经济》2010,(7):121-123
本文从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现状出发,针对我国医药市场上药品定价不合理的情况,从药品价格管理主要涉及的政府、医院、消费者三方的收益结构分析入手,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静态博弈分析和动态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情况下政府、医院和消费者的行为以及结果,为我国药品定价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日本的药品价格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日本的药品价格政策,尤其在新药价格管理、医疗保险制度、仿制药定价、药价调整及政府定价范围等方面有较为科学的定价流程及依据,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构与扩展了Pollard(1977)的三角分配模型,利用1978—2005年份产业省际要素分配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政策模拟,以考察产品与要素市场价格体系对我国要素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比价变化对我国要素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深层经济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提高要素比价(w/r)、要素-产品比价(w/p)及农工产品比价,可有效扭转劳动份额(SL)持续下降态势。为改善我国要素分配结构,应提高经济竞争性,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理顺不合理的要素比价和产品比价关系。  相似文献   

16.
药品招标与终端药品价格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之后,不同销售终端的药品价格差异程度,并探讨产生价格差异的原因。方法:对医院与社会药店共同销售药品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查,计算并分析其价格差率。结果与结论:大部分药品的医院售价高于其社会药店售价,市场竞争不充分是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耿全友 《经济师》2006,(10):63-63
药品贵药价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文章以药品定价为线索,从经济体制的差异,药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和药品定价改革的趋势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药品定价只能通过进一步改革,走市场化之路,才能解决我国目前药品价格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英德两国和台湾地区药品价格管控方式,并对其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由此引申出适合我国药价控制的经验,为我国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提供参考,以期达到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我国实施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拉动了农村居民对摩托车的消费。鉴于农村地区居民收入较低,摩托车的不同定价会影响销售吗?基于2007-2012年71家摩托车企业的面板数据,使用倍差法来评估“摩托车下乡”政策对不同定价的摩托车企业销售的影响差异性。研究发现,定价较低的摩托车企业在政策实施后销售量的增加大于定价较高的企业。这说明农村居民较为偏好满足基本需求的低定价产品。  相似文献   

20.
背景:药品价格"虚高"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重新开始药品价格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政府定价、强制性降价、集中招标采购。但是,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却存在巨大争议。目的:验证近年来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对医院药品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价格指数分析1998~2005年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部分抗生素价格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分方程来分析降价政策下药品的价格一需求弹性,从而推测医生选择不同价格药品的行为。在计算价格-需求弹性的时候,采用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来分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后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化。结果:1998~2005年,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把抗生素的拉氏价格指数压低了48%,但是帕氏价格指数仅下降15%,特别是2001年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后,帕氏价格指数几乎没有下降。模型分析显示,抗生素的药品价格变化与使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行后,这种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强。结论:药品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效果被厂家生产、流通选购和临床上选择使用高价格"新药"的对策大大削弱了,并且这类价格政策及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之不力又助长了药品生产与使用行为的扭曲。因此,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并不是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的最好方法,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