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今,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处于关键转型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和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赋予"新型城镇化"特殊的历史使命。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2013年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影响当今世界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镇化,二是是美国的高科技。 而13亿人口的大国近10亿人的城镇化,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设想也是多样的,各种流派和观点各有侧重。而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短板”的西部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新型城镇化”中的西部城镇化至关重要。本期策划以西部城镇为样本,剖析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性,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探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越新 《中国西部》2013,(13):80-87
灾区的灾后重建成果凸显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发挥中国西部优势资源,补齐中国西部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就不再是梦。神秘而美丽的中国西部将成为"中国梦"中最绚丽的色彩!"4·20"芦山地震发生后,有机构分析提出,"新型城镇化"有望成为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灾区很可能成为"新型城镇化"最理想的实验基地。位于震中地区的宝兴县及芦山县在此次地震中大量倒塌的房屋为砖混结构的老式房屋,建设年限久远,抗震能力较差,其倒塌造成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3.
秋千 《中国西部》2013,(7):76-77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了2013年政策关键词。去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随着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城镇化建设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助力。有经济学家估计,城镇化水平增加一个百分点,消费可以增长1200亿的幅度,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引擎。  相似文献   

4.
张利荣 《中国经贸》2013,(22):98-98
新型城镇化对重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城镇化道路不可延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本文在分析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从而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作为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战略选择,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城镇化发展与统筹城乡结合起来。重庆地处内陆腹地,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加快城镇化实施步伐,着力构造具有重庆特色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越新 《中国西部》2013,(7):74-75
过去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使得沿海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程度。而西部不少地区则缺乏产业支撑,工业化程度不高,城市聚集度不足。因此,单一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无法协调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选择均衡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大、中、小城市及城镇和新农村社区层级协调发展,围绕"多中心"推动中小城镇工业化,或将探索出一条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15):28-28
今年5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在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不仅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且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显示了中央高层对浙江省去年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这一命题的肯定,也预示了“新型城市化”这一战略思路,将有望上升到中央决策、国家战略的高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新型城镇化面临着众多挑战.该怎样发展城镇化.发展怎样的城镇化.怎样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是目前学界与政府共同思索与面对的问题.本文拟从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9.
房晓 《首都经济》2013,(6):22-23
中国经济转大弯,新型城镇化启航,房地产业每个树桩都可以收获兔子的好日子行将完结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战略和途径之一.本文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策略等方面加以探讨和论述,加快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作为理论内核,突出强调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视,实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协调和可持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新型城镇化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拓展文化空间、保障生态安全和提升人力资本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筹措上采取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土地则是城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土地管理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制度,没有土地管理制度的服务和支撑,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会受到限制。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新命题。现结合菜芜市情况,对土地管理制度如何保障和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的内核是人的城镇化,但其实际推进过程远远赶不上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还难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化带来的生态问题对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健康损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侵导致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能力减弱,解决的路径在于做好城镇化的科学合理规划和优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14,(22):60-60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之际,经济增长面临巨大下行压力。2014年三季度GDP增速下探至7.3%,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临近年底冲刺,各地加大"微刺激"力度,但从最新数据和市场表现来看,依然只是弱势企稳,年初确定的7.5%左右增长目标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车之两轮和鸟之双翼,中国式现代化也不例外,但传统工业化、传统城镇化已步入死胡同,中国式现代化要通过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传统现代化不同,其实施路径也有差别。从工业化、城镇化和传统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对比分析的角度,阐释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策略建议。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扩大开放,通过国内国外双循环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从物回归到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所在。文章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文章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物本观念向人本观念转变;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问题,是近几年屡被讨论的问题。我们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那么相对来说就有"旧型城镇化",旧型城镇化的问题是什么?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目前人们对于城镇化大概有两种看法,一个看法认为城镇化是增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他们是一群不道德的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菁上,利用别人的失误来大发横财。”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多位国际政要曾这样评价对冲基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14,(5):17-19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提升人的城镇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核心,使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适应。文章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中人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城镇能力"这一概念,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得出了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