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配置。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历史沿革与现状。  相似文献   

2.
徐蕾 《中国西部》2014,(12):8-8
<正>3月31日,成都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三级目标"给"择校热"降温《方案》要求,2014年,成都市制定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学校划片范围,清理各类学校不规范招生方式及行为;2015年,全市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实现划片就近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13,(18):74-79
"常青树·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简称"常青树计划",是成都市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开展的农村兴教计划。该计划以全国名优退休教师为招募对象,教师通过自愿报名、公开选派的方式,赴成都农村各中小学支教,指导当地的教育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此举开全国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构建“以国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推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因县级财政负担沉重、地区间发展差距过大以及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过少而面临窘境,深化现行投入体制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推行"以国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新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责任由中央政府承担,从而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来源,减弱经费的短缺程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疆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党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科技的支撑。新形势下,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是深入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强国之路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而且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公平,历来是我国政府教育政策、法规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有关精神,结合省情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及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经费等旨在推动教育公平的系列措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端及改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成本负担的结构以及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存在很大弊端.要想解决此问题必须改革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策略,从而确保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阶段关于择校问题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择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能否提升学校"效率"、就近入校等方面.其实择校是义务教育普及的必然结果,但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解决择校两难的对策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拓宽入学渠道,实行分步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底,重庆市政府将对该市15个区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督导评估,力争到2012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均衡。这是国内率先启动全新模式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专职督学张荣称,全新模式的督导评估工作将凸显"均衡"和"发  相似文献   

10.
正当广东省列出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时间表"之时,该省的一些地区已经走出了更远的一步——"试水"超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教育,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双减"不只是简单地为学生减轻过重的负担,根本性的目标是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学足、学好"。  相似文献   

12.
聚集正能量     
<正>"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今年全国"两会"精神告诉我们,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将是今年,甚至以后一段时间国家教  相似文献   

13.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是乌鲁木齐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全区居住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44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区。近年来,该区在面临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教育资源紧缺相当突出、教育发展用地受限、师资数量不足的严峻挑战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工作成绩显著。今年5月,天山区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为促进天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何勇 《中国西部》2014,(12):12-12
<正>"要让所有达到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有学上、上得起,即在全国实现学前教育的义务教育化,将学前教育(幼儿园)纳入十二年义务教育范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汽车集团董事长王麒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当下,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民办幼儿园的学费赶超大学,公立幼儿园学位不足,使得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孩子入学处境十分尴尬。甚至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公立幼儿园,不惜铤而走险制  相似文献   

15.
杨春时 《发展》2003,(7):10-11
我国很早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而且在二十世纪末就宣布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据政府公布的资料,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率也只达到了88%,还有相当大的缺口。而且,媒体披露的资料表明,许多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远没有达到“普九”目标,失学和辍学率很高,有的地区甚至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通过“普九”检查。我们有理由怀疑所谓“基本上达到‘普九’目标”包含有许多水分。面对较普遍的失学、辍学现象,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按照《义务教育法》强制执行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贫穷,交不起学杂费,而贫穷是无罪的。因…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政策     
《中国西部》2014,(16):6-6
<正>公办中小学实行"一校一本账"记者5月14日从教育部获悉,新修订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已正式施行。根据新规,全国37万多所公办中小学校实行"一校一本账",严格了学校收支和资产管理。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指出,历时近一年修订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上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分类区别,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使用的科目,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不提取修购基金,不得对外投资,不得举债等。根据新规,广大中小学校校长必须加强每一笔支出的绩效管理,定期分析学校预算的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提高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做到"该用的钱不少用一分,不该花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海南省沿海农渔村地区义务教育困境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向好,但是农渔村地区的教师和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出现了摇摆,对上学和辍学务工的现象呈难以选择的心理,新的读书"无用"现象开始显现。针对农渔村义务教育出现的种种困境,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重新审视城乡教育差距,以农渔村地域特色来提供比城市教育更为优秀的农渔村优势教育;第二在农渔村学校教育中融入现代社会生产的过程和工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之一;第三加强家庭教育培训,宣传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建立农渔村家庭教育咨询中心等惠民活动,组织好村级单位的家庭教育培训工作,对农渔村的教育发展,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前瞻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较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呈现不断扩大之势,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为此,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陕西省志丹县教育局在志丹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为重点,狠抓两支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了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化水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环境持续优化,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志丹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3所,教职工1835人,在校学生29654名,全县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8.5%,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确定防控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的措施,确保实现"十三五"义务教育巩固率目标;部署深入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以更有效的救急救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会议指出,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探索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突破,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制造强国,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