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剑 《新智慧》2005,(6):19-19
一、财务报告保险的内容 财务报告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保证人。上市公司作为投保人就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作为承保人雇用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根据审计结果评估风险,确定是否承保以及承保应收取的保险费用;注册会计师受保险公司委托,对投保人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投资因投保人编制虚假财务报告而遭受损失的。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
安然、世通、施乐造假,以及安达信、毕马威出具虚假审计证明案,引起美国资本市场轩然大波,朝野震动。公众对上市公司和审计职业界信任危机,总统下令严惩舞弊欺诈行为,并签发了包括《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在内的一系列法案应对之。社会公众对独立审计揭露公司重大舞弊欺诈行为,进一步提出了强烈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审计目标沿革入手,详细讨论了在新经济条件下独立审计的查错、防弊责任对审计职业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利润操纵数额令人触目惊心,遏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己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通过准确分辨率从企业财务报告舞弊手段现状入手,鉴别财务报告所传递出来企业经营状况信息,运用固定资产审计策略、存货审计方法、虚构往来款项审计策略等可以有效防止上市公司舞弊的行为,探寻切实有效的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非审计服务与财务重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2007年年报中明确披露审计与非审计费用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财务重述行为的倾向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检验了非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费用率表示的非审计费用提高了上市公司重述财务报告的倾向,非审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审计质量是审计市场各行为主体行为的结果,作为审计需求方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会导致审计委托关系的异化,从而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影响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来生成不同质量的审计信息。因此,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保持审计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应将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外部有效资本市场和相关法规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审计委员会的本原,指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自发要求,是公司治理发展的必然产物。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审计委员会的设立虽然存在过程倒置,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制性产物,但上市公司对于审计委员会制度也是有现实需求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低下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前提下,正是由于提供虚假证明的收益大于提供虚假证明的成本,使中介机构产生与上市公司"合谋"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冲动,因此,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为此,本文提出治理的重点是:改由证券监管部门聘任审计机构,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完善审计聘任制度,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服务范围,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加强后续教育,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平等。  相似文献   

8.
独立审计质量决定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目前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配对完全是多因共谋的合作博弈结果,加之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必然导致独立审计失效。影响独立审计质量的因素很多,可从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的配对机制视角来研究如何提高独立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同时也为了摸索一条上市公司审计的方法、程序和重点,必须不断完善公司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有效的公司内部审计。因此,探寻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有效地解决现存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政府企业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和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虽然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该制度的实施尚存不足与漏洞。正确认识审计委员会制度并研究完善对策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对推动上市公司规范化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审计本身面临着各种利益冲突,审计约是否继续。在我国特殊的制度意见的类型往往代表了不同利益方博弈的结果,因而最终很可能影响到审计合背詈下,审计需求已被扭曲,审计师在力量对比中处于劣势。因此,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师聘用机制,将会提高博弈中审计师的力量,从而有助于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独立性对于审计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而言是其核心基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作为一种经营行为,难免要受到利益指针的指引,而其工作的立足点即是超然的不受影响的第三方独立。在经营利益和品质独立的博弈中,在所有的审计人一步步前行、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独立性的挑战。进入本世纪后,财务造假案频发,且人们发现在企业经营失败的后面总伴随着审计失败,究其本质原因依然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各方的利益冲突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基本的独立性。文章就注册会计师如何在利益冲突中保持独立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审计师声誉、融资约束与融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际"四大"事务所为高职业声誉的代表,研究了审计师的职业声誉对于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聘请较高职业声誉的审计事务所,能够降低企业与外部资金提供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代理成本,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高其长期债务融资能力,且审计师职业声誉对于国有企业融资能力的提高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创新思路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绩效审计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1978年制订《内部审计标准》之后,正式向世界各国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专业人士推行的。但在此之前,许多国家都早已实行了。但我国审计机关目前仍主要是以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主,很少开展绩效审计。同时现有的审计体制制约了绩效审计的发展。本文从澳大利亚实行绩效审计谈起,对我国如何实行绩效审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基建财务管理的内部审计对降低建设项目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差错与舞弊,不断地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建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资金的筹措与使用、工程造价及竣工决算作为财务管理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内部审计的重点。要保证内审效果,不仅要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和步骤,而且还必须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参与项目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现有制度安排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审计聘约权机制,认为现阶段管理层(董事会)决定了审计聘约权,致使审计契约失效。因此要从制度上赋予利益相关者审计聘约权力,以达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17.
以2001年至2008年间非金融类、非外资类正常交易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财务报告舞弊行政处罚是否传递了可感知审计质量信息,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总体上并不认可财务报告舞弊行政处罚传递了可感知审计质量信息,仅当投资者观察到反映坏消息的审计意见(如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审计意见未改善等)和反映审计师声誉信息(如审计师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下,投资者才认为财务报告舞弊行政处罚传递了可感知审计质量信息。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审计体系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不同产权分割的影响,审计体系形成了三元化的结构。在我国,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常常出现超越产权行事的现象,损害了审计体系的秩序;依附于产权的审计主体的差异,在产权的影响下表现出鲜明的个体特征;尽管政府的干预可促成紧密型结构的审计体系,提高了审计体系运行的效率,但受市场调节的审计体系,最终必然走向分散化。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贷款资金效益审计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实际执行中存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得不到保证、审计标准被模糊化的现象等问题。为此,高校要切实增强贷款风险意识,加大贷款资金效益审计的工作力度;不断创新高校贷款资金效益审计方法,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可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公正执行业务。但是作为企业组织机构的内部审计,其增加企业价值的属性决定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可能像外部审计那样保持绝对的独立。从价值增值角度,内部审计应该从客观性入手,在消除威胁客观性因素的基础上,确保独立性作用的发挥,进而增进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