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精确计算住房需求是确立合理的住房供给机制的重要前提。本文从住房需求的概念界定入手,以宏观领域研究为视角,引入人口结构变动因素,构建住房需求总人口数测算模型;以影响住房需求的住房价格、可支配收入、人口数、贷款利率和时间五个主要因素为自变量,构建住房需求的对数线性函数计量经济模型。同时,本文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数据设定了模型的相关参数,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购买或租赁住房构成了城市房地产市场两大基本需求。以江苏南京居民为研究对象,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包含家庭因素、住房因素、心理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四个维度的居民住房购租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指标体系中家庭收入、住房面积等大部分变量都对居民住房购租选择有着显著影响,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相同。政府应采取建立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稳定居民对房价的预期等措施。确保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以财政分权因素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分税制改革尚未形成激励地方政府自觉增加住房保障财政供给的机制,现行财政分权模式不利于增强地方政府住房保障供给能力。今后需要结合分税制改革,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并将其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结合我国住房保障供给与城镇化进程、城镇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需求,合理规划和制定住房保障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4.
住房制度变迁、市场扭曲与高房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我国双重住房供给体系及其相互影响机制.住房制度变迁中,住房福利供给制度导致的低租金、公房低价出售、集团购买再分配等因素对商品住房需求、价格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其形成的需求累积效应和财富效应扭曲了市场,进而扭曲了房价.高房价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与住房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密切相关.在进一步的改革中,住宅供给的商品性和社会保障性,是中国住房制度及配套改革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引进了政府政策和适应性预期价格两个因素变量,分析了我国住房需求和住房供给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引导住房需求、保障土地供给、强化指导人们形成合理预期、加强政策指导,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等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中国特色,住房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价值储藏功能。如果说我国住房价格异常,那是因为住房需求异常,正是过度膨胀的需求使得房价上涨预期强烈,这种预期反过来又影响了消费者和供给者的行为。要改变房价上涨趋势,关键不是控制供给,而是改变需求,而改变需求的关键,一是改变房价上涨预期,二是让民间资本有充分的出路。房价上涨预期与供给不充分有关,如果希望房价稳定,应该增加而不是抑制供给,需求不变时,只有竞争性供给才可能对价格产生压力。不论是改变需求还是增加供给的竞争性,根本问题是政府行为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我国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中国特色,住房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价值储藏功能.如果说我国住房价格异常,那是因为住房需求异常,正是过度膨胀的需求使得房价上涨预期强烈,这种预期反过来又影响了消费者和供给者的行为.要改变房价上涨趋势,关键不是控制供给,而是改变需求,而改变需求的关键,一是改变房价上涨预期,二是让民间资本有充分的出路.房价上涨预期与供给不充分有关,如果希望房价稳定,应该增加而不是抑制供给,需求不变时,只有竞争性供给才可能对价格产生压力.不论是改变需求还是增加供给的竞争性,根本问题是政府行为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居住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需要,是一种刚性需求,必须予以满足。购买住房所有权是满足居住需求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购买商品化住宅。中国城镇极高的住房自有率完全是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滞后的结果,降低中国城镇住房自有率有赖于中国政府扎扎实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由于中国各地情况不同,城镇的住房自有率不宜硬性规定,但各地住房保障水平必须有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9.
制约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因素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环境落后,资金未来严重不足和资金运用不规范,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大等,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品种设计,建立灵活的利率体系,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业务,培育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是发展我国个人信房贷款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调控涉及到社会保障、资源分配、户籍制度、人口状况、市场趋势等众多因素,为此,按照"市场无形手要求房地产产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政府调控手需要解决民生住房的基本生活需求"的思路,本文试图提出一种"综合调控法",即"采用政策性住房计划定价法加商业性住房超购(保有)累进税和以税定补"的办法以尽快摆脱住房困境.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崩溃、居民因购房而负债累累的言论在广为流传。但事实是,目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虽有结构上的供过于求,总量上却是供不应求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泡沫,房价也不可能大范围下降。中国的住房市场和住房金融体系尚处于发展与转轨过程中,今后,应理顺住宅供给体系与住宅金融体系,拓展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住房行业垄断厦暴利行为的监管,以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住房系统包括住房建设系统、住房消费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产业政策配套系统.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就必须搞清城市住房系统的内涵,理顺城市住房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关系,保证各层次子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城市住房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是住房消费市场不成熟,住房有效需求不足.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面向消费者的房地产金融体制,规范住房价格体系,加强住房消费市场的管理,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夹心层"住房问题产生于房地产市场的失衡和社会保障的缺位。虽然可以借鉴香港的"公屋"模式,但在我国存在着政府思维、房源、"夹心层"特殊的住房需求、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等的协调统一和监管等方面的障碍,使得实行公租房难以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作者认为,通过政府补贴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引导,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才是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居住性需求增长是住宅价格上涨的初始动力,土地价格上涨和投机性需求的扩张是房价上涨的后继动力,在土地价格推动和投机性需求的拉动作用下,住宅价格具有轮番持续快速上涨的特点。中国住宅价格变动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特点的客观存在。住宅持续上涨会带来严重后果,应针对引起住宅价格变动的原因采取对策,对房价实施调控。  相似文献   

15.
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的公共住房政策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以住房金融公库、公营住房、公团住房、公社住房为主要基础,建立了一个面向中等收入、低收入群体的多方位的住房建设与供应保障体系,满足了日本国民的居住需求。其公平优先的原则以及自建、购买、租用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对我国今后的住房政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房价现状主要表现在房价收入比、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房价租金比均过高等方面。其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供给严重不足、需求过于旺盛、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信贷扩张与违规贷款现象严重以及各种垄断机制盛行等。我国应建立健全房地产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和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有效遏制房价过高过快增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鉴于对房屋流转的现实需求,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房屋产权的流转制度。这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实惠,同时有益于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和房价居高不下的压力。先提出地震后住房产权之争的事实,以都江堰为例对我国农村住房产权现状和现行住房产权制度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住房产权纠纷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居民家庭住房需求总量与动机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具有双重性,即消费性和投资性。从影响居民家庭住房需求的各个要素入手建立居民家庭住房总量需求模型,进而探讨需求总量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的理论含义和估计方法。国内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购房的主要目的还是用于住房消费。对于这一结论,可以进一步构建居民住房的动机选择理论模型,从模型角度对居民住房的动机在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35个大中城市2003—2010年面板数据对我国高房价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驱动我国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既包括需求和供给方面,也包括地方政府政策方面。其中需求因素是房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地方政府也是房价上涨的重要驱动力量,但其影响因素与需求因素相比相对较弱。供给因素对房价的影响最弱。在需求因素中,驱动房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的购买力增强。在地方政府因素中,驱动房价上涨的力量主要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住房是居民的最主要财产,住房性收入是居民的最主要财产性收入,所以住房调节应是财产调节的重要途径,住房收入调节应是收入调节的重要措施;让更多居民拥有自己的房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必要内容。使居民尽量拥有自有住房,需要抑制对住房的投资需求从而控制房价水平,把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改为政府为低收入家庭建房制度,发展住房合作组织和集资合作建房,解决好非户籍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