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农垦企业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示和决定,结合地处上海市郊的特点,积极进行改革,除兴办职工家庭农场428个外,还对联营企业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市区工业同农场联办。制订了放宽经济政策十四条,改革了计划管理和财务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2.
一、实行自费经营改革 农垦企业在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农场内部的改革,兴办了职工家庭农场,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了分配制度,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使农垦经济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初办家庭农场时,大多数仍是由大农场垫支生产资料和生活费用,有的农场生产费用仍由大农场统支统收。这种经营方式,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农场出钱,职工种田”的旧框框的束缚,出现了“超收盈利职工拿走,欠产挂帐农场负担,负盈不负亏”的现象,广西星星农场至  相似文献   

3.
农垦企业兴办家庭农场,给农垦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家庭农场承包亏损逐年挂帐,造成农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严重短缺,制约着农场经济发展。一、家庭农场经营亏损挂帐原因分析家庭农场承包经营亏损挂帐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双层经营承包...  相似文献   

4.
家庭农场建立坏帐准备金刍议宋为祥,张得贵国有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以来,因种种原因,出现挂帐问题,而且数额越来越大,有的形成坏帐。家庭农场的挂帐中由于存在相当数额的坏帐,使农场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虚盈或潜亏;同时造成资金周转的严重困难。笔者认为国有农场建立...  相似文献   

5.
我市国营农场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实行双层经营。在农场内部不断扩大基层企业和职工家庭农场的经营自主权,打破了产品经济模式下“一死二穷”的局面,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  相似文献   

6.
根据《云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云南农垦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意见》,将对农场实行政企分开改革.剥离企业的政府社会职能。农场由原来的五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公司 基地 职工家庭”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行政、社会管理的职能、人员、财务“三分开”农场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类家庭农场挂帐、其它应收款、应收帐款、预付帐款等,数字大得惊人,每年只增不减,三角债、债务链、无记名挂帐等不正常的债务关系给农场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削弱了农场经济实力。家庭农场大量挂帐的原因何在?应如何清理这些巨额挂帐?笔者通过在农场清欠办公室数年的工作经验,拟对农场挂帐的原因及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们参加了收获农场整顿企业和试办家庭农场的工作,对该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三年以来企业和职工收入增长情况作了部分调查。 广东省国营收获农场,位于雷州半岛南部,现有职工3,859人  相似文献   

9.
资金挂帐状况 1984年末嫩江农场局家庭农场挂帐额是1148万元,1980年末家庭农场挂帐达到3331万元,比上年增加2184万元,增长近两倍;到1986年末家庭农场挂帐达到4235万元,又比1985年增加904万元,增长27%(详见附表),1986年末家庭农场资金挂帐占全局自有流动资金的63%。大部分国营农场自有流动资金被挂空,严重地影响国营农场资金周转。从家庭农场资  相似文献   

10.
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自负盈亏”的“大包干”之后,突出的矛盾是如何合理、科学地确定承包上交指标,它是正确处理国家、农场、职工三者利益关系问题的关键。为了深化国营农场经济体制改革,认真探讨家庭农场承包上交指标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之后,改革原有的分配方式,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弊端,把职工的劳动同经营成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农业职工的积极性。 两年来,国营农场对职工家庭农场试行了两种分配形式:一种实行“交够国家和企业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即大包干分配形式;另一种是实行上交一税三费(农业税、劳保福利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部分企业管理费)之后,超过部分采取农场和家庭农场按比例分成或累进分成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国有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农业实行家庭农场(职工)承包经营责任制,有相当数量农产品属自产留用,多数农场地处边远、生产条件差、社会负担重、经济效益低等特点。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现行财会制度已有相应的反映:农场所属农、工、商、交、建...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今年开始在农业生产队实行报帐制,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实行报帐制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一、形势发展要求生产队实行报帐制八五二农场是一个实行生产队、分场、农场三级管理的大场,自1985年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以来,生产队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生产队对家庭农场采用“整资种地”的办法,就是由农场垫支生产资料款和生活费用,年终根据生产成果,分配收益。实行这种办法,丰收年农业生产的盈利大部分为家庭农场所得;欠年农业亏损,灌庭农场难以承担,亏损就挂在帐上。如此家庭农场负盈不负亏反复多年,亏…  相似文献   

14.
三河农场降低职工欠款挂帐成效显著朱宏明江苏省三河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以来,1992年以前,职工承包土地均由农场垫支生产费用。1986年至1993年全场农业实现利润仅672.6万元,而农场垫支的生产费用逐年增加,仅1992年就垫支1998.3万元,使家...  相似文献   

15.
家庭农场亏损不等同于农场企业亏损──对《家庭农场直接费用挂帐应作正确的会计处理》一文的商榷刘民贵《中国农业会计》1994年第11期刊登师祥参等三位同志撰写的《家庭农场直接费用挂帐应作正确的会计处理》一文(以下简称“师文”),对农庭农场直接费用挂帐的会...  相似文献   

16.
报账制是国有农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它是在摒弃了过去国有农场实行的两级管理、两级核算或三级核算管理模式 ,而建立起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即农场建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 ,农场各分场以及属于农场管辖范围的二产、三产企业撤消原来的财务机构 ,各单位设一名报账员 ,不再设立会计、出纳岗位。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 ,报账制在推进国有农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中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何完善报账制 ,进一步搞好国有农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建立报账制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生产队独立核算李福运农垦企业改革如何深化?职工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形式如何深入完善?这是关系到农垦企业发展壮大的问题。根据砀山果园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四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把生产队建成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延长职工家庭农...  相似文献   

18.
家庭农场直接费用挂帐应作正确的会计处理师祥参,冉毅平,常胜友《农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有偿提供给家庭农场的原材料、农用材料;企业的辅助生产单位、机械作业单位为家庭农场提供的机耕、水电等服务;企业按合同规定应向家庭农场收取的利润、管理费、福利费以及...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国营农场系统职工家庭农场学术论证会在巴盟垦区召开。巴盟垦区参加会议的代表为会议准备了内容丰富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反映了他们从1980年实行家庭大包干分配方式以来取得的产值、产量、收入、利润的成绩和成数倍增长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从1983年办家庭农场以来,他们将公有的生产工具、房屋、牲畜等固定资产折价转让给职工;实行生产费用和粮油价格倒挂由家庭农场自理;对职工的各种福利规定进行了改革,包括改革难度较大的职工退休金问题;农场的职能机构也开始向企业性质的服务机构转化,从而引起了农场经营管理上的深刻变化。本期选登了部分有关文章,供各地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中捷农场1956年在盐碱滩上建场,自1978年实行财务包干后,内部实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扭转了过去长期亏损的局面。1984年起实行职工家庭承包和兴办家庭农场,农场经济出现新的生机。该场职工对办家庭农场(注:指种植业家庭农场,下同)热情很高,但普遍反映负担偏重,为此,我们对该场1984年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