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严厉打击“黑车”是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的有效举措,执法人员应当依法调查取证,全面搜集相关违规证据,确保“黑车”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准确、程序合法,将“黑车”案件办成铁案,营造惩治“黑车”的社会氛围,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但存2013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时,笔者发现个别基层运管机构对“黑车”行政处罚存在适用法律依据错误或者行政处罚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以及擅自改变法定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等现象,如在处罚出租客运类“黑车”时,  相似文献   

2.
非法营运出租车的“堵”与“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营运出租车俗称“黑车”,即是指没有道路(包括公路与城市道路)营运手续,非法从事运营活动的车辆。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居民出行的交通需求剧增,“黑车”应运而生。对于“黑车”的治理政府近来一直采用的是疏堵结合的指导思想,力争建立打击“黑车”的长效机制。2006年5月,建设部,公安部、交通部等部门下达了《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相似文献   

3.
“黑车”是指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的车辆。现在,许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为获得“黑车”非法经营的有效线索,实行有奖举报,提高了查处“黑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但是,一些“黑车”车主为了逃避处罚,面对执法人员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违法事实,甚至作出与举报人或证人截然相反的陈述。因此,如何及时取得合法、有效、真实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近3年,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共查处“黑车”3.5万余辆,收缴罚没款2.62亿元,公开解体“黑车”1101辆,遏制了“黑车”扰序的势头,维护了行业稳定,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车”运输是合法运输经营者反映最多、最强烈的问题,也是运政管理,运政稽查的重点。但“黑车”是运输市场多年来屡治不愈的顽症,需各有关部门相互通力配合综合治理,只要有一个部门措施落实不到位,就可能导致治理“黑车”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预期目的。从多年治理“黑车”暴露出的问题来看,征稽运管部门越来越认识到,治理“黑车”需要有更强的法制力量、公众舆论和市场理性等外力来形成综合整治格局。  相似文献   

6.
“黑车”现象是客运市场多年来屡治不愈的顽症。“黑车”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扰乱了客运市场的正常秩序,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也给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今年以来,江苏淮安市运管处以《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为契机,以市委、市政府创“四城”建设重要精神为指导,开展了对客运市场大规模“打黑”行动。然而行动中遇到三重困难,使执法人员感到无奈和无助。  相似文献   

7.
“黑车”是指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而从事道路客货经营性运输,或违反经营种类、项目、营运路线的车辆。近年来,黑车活动十分猖獗。在一些中小城市、乡镇,黑车甚至明目张胆地拉客。而有些人贪图小便宜。喜欢坐黑车,无形中又助长了黑车的泛滥。那么,黑车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相似文献   

8.
为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精神,湖北省交通部门会同公安、城管等部门于3月初开始,在全省开展了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6500余辆,其中“黑车”2500余辆,取缔处理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的“摩的”和简易机动车4000余辆。  相似文献   

9.
2008年4月,一起堪称嘉兴“黑车”行政诉讼第一案的行政案件在秀洲区人民法院开庭。嘉兴市运管处陈连根处长出庭应诉,近百名运管执法人员参加了旁听。庭上,经过双方的举证与激烈辩论,法院行政庭认为,原告杨某的丈夫金某于2008年2月28日上午驾驶其所有的五菱小客车载客7人从洪合到嘉兴市火车站,并与乘客谈妥运费20元整,其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非法经营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原告的行为违反了《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根据《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以及第五十八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为开展好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加大对“黑车”等非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吉林省长春市交通、建委、公安等部门紧密配合,联合行动,初战告捷。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非法营运“黑车”监管难、执法难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温岭市实际情况,就“黑车”存在的原因,探讨监管的困难以及监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出租黑车一直是阻碍城市客运出租车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黑车还常常是犯罪的温床,一系列案件令人震惊,公众对整治黑车的呼声很高。本文通过分析黑车泛滥的原因,探讨治理之策,整治黑车必须从改善出租车行业管理人手。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非法营运车辆(以下或简称“黑车”)营运始终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导致“黑车”猖獗、屡禁不止,既有供求关系不平衡方面的原因,也有对非法营运认定难、打击不到位等行政执法方面的原因。认定非法营运行为是打击“黑车”的行政执法基础,只有做到正确认定,才能保障有效打击,保护合法运输经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4.
综合     
《中国道路运输》2011,(10):91-92
上海成立专管队伍属地化治理“黑车” 日前,上海召开整顿交通市场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决定实行“黑车”属地化管理,并建立~支专管队伍。  相似文献   

15.
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的“黑车”是交通管理部门对没有取得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而擅自从事旅客运输业务的机动车辆的一种俗称(也包括有货运经营许可证而擅自改变使用性质从事客运的小型货车和微型面包车,人们把它称作“灰车”)。“黑车”存在,严重干扰了道路运输秩序的健康发展,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整治‘‘黑车”,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出行,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反映在运管部门打击无证营运“黑车”工作上,呈现出新的特点:无证营运“黑车”总量增加,社会危害性加大,隐蔽性增强,智能化程度提高。由于处于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强权式行政执法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因诸多社会问题引发的无证营运“黑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个别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受部分地区“钓鱼执法”事件影响。对通过暗访方式打击“黑车”投鼠忌器,致使“黑车”等非法经营行为在城市特定部位有所反弹,有的“黑车”经营者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坑蒙拐骗,甚至形成汇集揽客、运输、结算等分工明确、利益共享的隐性非法经营链条,合法经营者和乘客投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为维护出租汽车市场秩序,保护出租汽车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在治理“黑车”时,应当根据有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治理措施,依法采取暗访方式,全面提取非法经营证据,重拳打击“黑车”。  相似文献   

18.
2009年2月至5月,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联合开展了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查处违章车辆1.8万辆,查扣“黑车”4560辆,极大地震慑了不法经营者,运输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9.
为打击黑车,保障出行,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整治黑车作为上海平安建设的十大实事工程之一,市交通局把打好整治黑车这一仗作为交通部门实行“三位一体”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体现执政能力的一场考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国清理整顿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工作的开展,社会上大部分“黑车”屡屡被抓住,一度十分猖獗的“黑车”经营歪风被遏制,出租车市场得到净化。但是,就在这“严打”形势下,许多出租“黑车”转移目标,经营又有新动向。 一、“黑车”经营新动向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