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确立理财新思维适应分税制童冬胜,张再强分税制财政体制,调整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利益分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也给地方财政的分配格局带来新的变化和影响,这就要求地方财政顺应形势的变化,积极转变理财观念,从财政包干制的思维中转变过来,确立理...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要求:“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财政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不能再按计划经济时期靠长官意志靠行政命令办事,必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相似文献   

3.
浅谈地方财政理财新思路傅宏胜在市场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分税制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地方财政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困难和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笔者仅就新税制体制下转变地方财政理财思路和理财策略谈点粗浅的认识。我们认为:一、转变理财思路分税制的颁布和实施是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疗国家的基本方略,省委也随之提出了依法治省的号召,落实到财政部门,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财政法制建设极为重视,多次强调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江泽民总书记在少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有序的财税法规体系,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朱Rong基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依法理财”的明确要求,李岚清副总理在去年11月省部级干部财政专题研究班上指出,“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财政,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而公共财政的基础是法制,它的一切收支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讲话,充分说明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既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内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高度,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做好财政法制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胡萍 《中国外资》2008,(8):134-134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于人们自律的态度从事理财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与机遇,企业应该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理财观念,以期达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财政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为政府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真正做到江总书记指出的:“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的重要工具,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证。正确应用政策、适用预算、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对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运行,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要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转变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进财政改革,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财政法的功能与作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能否全面正确认识财政法的功能,关系到财政法制建设的完善与发展;关系到能否坚持财政法治原则,依法理财,依法保障财政秩序;关系到能否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本文就财政支农工作的基本思路、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的基本原则及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进行探讨。 1、财政支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结合新形势下我省农业发展的实际,笔者认为,今后财政支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应为;转变理财观念,优  相似文献   

9.
依法理财主要包括财政的依法立法、依法执法和依法司法三个方面,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只是依法执法(具体的财政收支管理行为)。那么,就基层财政在依法理财的过程中而言,主要是依法执法,即依法理财。而县级财政又在整个财政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处于基层的基层,依法理财尤显重要。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蕲春县财政系统推出文明理财新举措在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热潮中,蕲春县财政局推出了文明理财新举措。他们以"学理论、反腐败、过'五关'(金钱关、人情关、用人关、权力关、苦乐关)树形象、作奉献"为主旨,...  相似文献   

11.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对财政的影响也是如此。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财政职能、财政体制、财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就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市场经济接轨,要按照国际公认的规则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分配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发展,调控经济运行,通过财政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财政运行新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按照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和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完善,财政对企业管理的目的和范围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财政部门应当积极适应形势需要,转变管理职能,调整工作重点,以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行“分灶吃饭”前,新中国的财政体制随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频繁变动。在实行分灶吃饭后,财政体制改革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未消除传统体制弊病的症结。1994年财政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里程碑式的财政体制改革,它使中国财政体制初步进入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轨道。  相似文献   

14.
刘建华 《中国财政》2012,(13):11-14
财政监督作为财政固有职能和政府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与遵循法制建设与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严格执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完善,特别是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要求的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地方财政转换职能应走出四大误区王成旭,刘建华,何大俊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财政的职能范围进行调整,对财政的作用方式进行转换,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前提。但由于受传统理财方式的影响。目前有些地方财政部门在转换职能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很大...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贯彻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思想,联系我们的财政工作,就是要在坚持依法治税,依法理财的同时,也要提倡和坚持以德理财。  相似文献   

17.
《财税与会计》2003,(3):13-14
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明义明确指出:是否了解公共财政,是否遵循公共财政的基本规律,是决定我们的理财观念和财政改革发展模式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问题,也是决定我们能否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要不断强化公共财政的观念,学会用公共财政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财政工作中的问题,用公共财政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财政决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所有制结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财政的改革在不断深化,财政的职能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健全、作为财政部的派出机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必然要作调整和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员办的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进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财政部驻各  相似文献   

19.
199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财政体制步入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轨道。几年来的实践证明,1994年的财政体制改革,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其积极作用已然显现,尽管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但我国的财政体制已实现了来之不易的成功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依法理财的积极性,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增强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和宏观调控能力;二是在政企关系方面,使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开始走上不再按照企业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按照税种组织财政收入的新轨道;三是在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大大提高了财力分配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但与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相比,目前的财政体制在中央与地方及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方面,财政收支管理体制方面,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税制方面等亦不便理之处,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具体可从下述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要成为真正拥有法人财产权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财务管理新体制在构建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财务人员为谁理财。财务主体在我国有着明显的演进性。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作为企业的财务主体,转轨时期是国家、企业双重财务主体;现在企业财务主体则是一种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