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局性、创新性、引领性、长远性、复杂性、动态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基本属性。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着规模不大、收益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以市场机制为纽带,充分挖掘和利用新的比较优势,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廉鸿博  谢琦 《商》2014,(40):31-31
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这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与发达省市相比,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适当分析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人才结构的理论,本文尝试提出了几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对策。  相似文献   

3.
民营资本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当前,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对科技研发能力、高端国际人才、雄厚资金储备有较高要求,使民营企业在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遭遇诸多瓶颈,具体体现在企业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高端人才短缺,规模经济优势难以形成,缺乏国际视野。民营企业应根据选择进入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自身所具资源优势选择不同的推进策略,利用自身优势采取自主发展模式,利用资本优势弥补技术劣势,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提高民营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全面强化企业的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4.
总体处于产业培育期的嘉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诸多问题,陷入"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困境。首先分析了嘉兴市战略新兴产业的状况,进而梳理推动其发展的实践模式、主要做法以及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嘉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化发展的五点对策建议,以期能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嘉兴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集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为特点的新型产业。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和低碳发展态势,引导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优化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2010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了国家级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瓶颈约束、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需要、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我国逐渐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视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大多处于高投资期,前期需要大量的投资,沉没成本高、风险大、短期盈利少.此时,资本市场成为主要的融资渠道.为了研究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8-2010年的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为研究样本,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资本市场的产业绩效效应进行考察.结论显示,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表现为负效应,金融支持作用并不成立,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月盘点     
权威发布发改委: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8.
扬州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发展实际,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且制定了合理全面的发展规划,但是在其发展过电网、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更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本文从扬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然后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业支持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8)
以科技创新机制、政府行为机制、资金扶持机制、人才利用机制、自然资源保护机制、社会需求机制等作为江门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因,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理进行全面的探究,提出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机理相比较的独特差异。  相似文献   

11.
经过长期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开始遭遇瓶颈和动力困难,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以江苏省为例,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必须加强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巧布局,构建信息化的功能园区,发挥重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实现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的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端人才具有较高的知识承载能力,通过识别区域知识网络中薄弱或缺失的知识节点,进而确定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和个人。基于此,按照"需求分析——目标搜索——对象遴选——开发路径"的思路,通过定量比较,找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薄弱的知识节点,设计人才遴选体系,确定人才需求对象,提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及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增长。通过SWOT分析法对蚌埠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进行综合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人才开发与培养、完善立法体系、培育经营管理优势等对策建议,以期能对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集群化和高端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而集成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分析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和集成创新的成功典例,得知进一步推进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成创新的策略在于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加大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交集,具有资金需求大、融资风险高的特点。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是金融支持的一种创新,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基于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机理,应健全法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护,培养专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人才,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才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系统的调查问卷,采用判断抽样调查法,有重点、有选择地确定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单位为样本进行调查,对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现状进行统计预测并分析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需求特征,从而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明确方向,构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机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系统的调查问卷,采用判断抽样调查法,有重点、有选择地确定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单位为样本进行调查,对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现状进行统计预测并分析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需求特征,从而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明确方向,构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机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绍兴市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都有发展空间。通过对5家当地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成功案例的分析研究显示,企业都在应用信息技术、先进机械设备、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及通过网络合作进行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提升企业内部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升级之路。研究表明,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背景下,传统优势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有利于实现产业品牌化、产业生态化和产业高端化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尚需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在分析黑龙江省传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带动发展传统装备制造业,打造特色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新能源产业为示范,以节能环保为行业标准,改造传统能源开发模式,优化产业布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发挥对俄贸易优势,提升绿色食品科技含量和文化价值的黑龙江省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4)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国家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意义重大,在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其绝对优势日益发展起来。在我国战略性新兴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通过财政支出和收入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在财政投入力度和相关补贴、税收政策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找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政策的不足之处,旨在促进政府不断完善财政政策,更好的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