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货币联盟的成本收益视角,对相关的货币一体化理论中的成本收益问题进行了总结。其次,结合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现实,分析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包括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间建立统一货币区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次区域国家间建立货币联盟的可能步骤。  相似文献   

2.
文淑惠 《全国商情》2006,46(12):59-61
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建立最优货币区的静态条件并不充分。但中国与东盟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在中长期内具备进行汇率或货币合作的可能;而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存在与拉美国家美元化合作形态类似的发展轨迹。因此,本文认为,在整个东盟区域内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应采取渐进的二重式合作,即与条件较为成熟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以单一货币区为长期目标的“欧盟式”区域金融合作;与次区域国家则选择“拉美式”的人民币主导货币区域化的货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互利互惠和共谋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已经达成共识,要不断加强这一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在合作意识的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显示出持续良好发展的趋势。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成为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大湄公河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基本策略,对大湄公河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9,25(4):F0004-F0004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是由云南省重点高校云南财经大学主办的财经类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的财经类学术论文、述评。现主要开设有名家论坛、宏观经济、理论探讨、区域经济与发展、管理论坛、国际贸易、金融保险、财政税务、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栏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演进,中国乃至云南省银行业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此形势下,云南省银行业必须实现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跨国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就云南省商业银行跨国发展的必要性及目前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其跨国发展必须与中国跨国公司协同发展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6.
大湄公河次区域所在的亚太地区是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世界旅游重心的东移,次区域旅游市场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因为如此,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一直被业界所看好,然而次区域目前的旅游者特征,即旅游者在次区域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在充分了解旅游者特性的基础上,工作才具有针对性。在对湄公河次区域旅游部门战略规划小组的一份离境调查研究报告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次区域游客的特征,如旅游目的、旅游花费、旅游方式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也分析了游客对次区域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金边发展计划会议”上,来自中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及泰国等6个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相关国家的专家,就交通、旅游、农业、能源、矿产、投资及贸易便利化、人力资源开发等7人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探讨。其中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成为会议的热门话题。作为GMS“5+2”中的一员,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融入GMS旅游合作是摆在广西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已经结束,在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面前,中国金融业如何抓住机遇才能应对挑战,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大课题。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在昆明的成功召开,给本地区的金融合作提供了一次极好机会。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金融合作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次区域金融合作的可行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投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性这样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云南加入GMS的角度而言,还有一个与邻邦建立政治互信,保障中国国家安全的目的。在目前阶段,谋求合作各方在政治互信、真诚合作、高度重视环境安全等问题上的共识比寻找投资方还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边贸易和国际货币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对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按三个发展阶段对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及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可能性。认为,当前美元仍应是我国对外贸易首选结算货币,但我国应积极扩大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的计价结算,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人民币在远洋贸易中计价结算,以降低国际贸易的汇率风险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