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和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经济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尤其是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文章根据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企业加快海外并购等典型事实,基于李嘉图框架构建了包含逆向外包的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逆向外包作为一种后发国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新方式,能够弥补后发国家高技能劳动力的不足,诱导企业采用更加偏向技能劳动力的生产技术,进而对后发国家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利用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2003-2011年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本土制造业企业主导的逆向外包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FD I和人力资本供给的增加加速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形成和发展。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关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和逆向外包的全球化理论,对中国制造创新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纺织业技术进步偏向性进行测度,发现整个纺织业并非都存在技能偏向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却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没有出现线性增长的趋势。通过对技能偏向技术进步演变机制的研究,得到了技能偏向技术进步受技能劳动供给增长影响,而国际贸易仅在高技术和低技术行业中对其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当前技术进步朝技能劳动方向发展已形成共识,但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强度的定量研究还相对匮乏。本文设定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采用标准化系统的贝叶斯方法和FGNLS方法测算我国1979-2010年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水平,考察技术进步以多大强度偏向于提高技能劳动生产率,并通过回归分析考察技术进步偏向性成因。结果发现:(1)1979-2010年技术进步明显偏向于技能劳动,但其变化强度逐年减弱。(2)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中性技术进步还是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都引致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人力资本投资对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起促进作用,但市场化制度对技能和非技能劳动的激励作用相同即呈现技能无偏特征。  相似文献   

5.
借助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利用1985—2013年中国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技术进步的总体偏向性以及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变化速率。结果表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约为0.402,资本与劳动呈现互补特征,且中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性。指出:从技术进步偏向看,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以及资本和技术的缺乏共同导致了目前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中国工业化向高技术发展仍会加强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并将引发一系列问题。认为短期内中国仍需维持一定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应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与要素禀赋具有相依性,这种相依性不仅体现在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要与要素禀赋相适配,而且要素禀赋的结构变化同样会改变技术进步的方向以及技术进步的类型。本文界定了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概念,提出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相适配的路径选择,并对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多要素投入框架系统考察了资本、三种技能劳动和不同技能劳动内部之间的替代弹性、行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其偏向性。研究发现:一是我国细分行业的资本—高技能劳动表现为互补关系,资本—中低技能劳动在多数行业中表现为替代关系,并且资本—低技能劳动替代弹性呈现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倒“U”型趋势,本文测算的要素替代弹性时变特征可以为解释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高技能—中低技能劳动在多数行业中表现为互补关系,意味着相比于高技能劳动,资本对中低技能劳动的替代性更强。二是我国细分行业的全部技术水平及国内技术进步水平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多数行业的国内技术进步水平与全部技术进步水平增长率的差距在2007年之后逐渐缩小,部分行业甚至出现国内技术进步水平增长率赶超全部技术进步水平增长率的趋势,这一特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说明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有向发达国家收敛的趋势。三是我国细分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和高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增加了资本与高技能劳动收入份额,同时降低了中低技能劳动收入份额,并通过提高高技能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对增长率削弱了收入分配偏向资本的程度,该结...  相似文献   

8.
9.
10.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发达国家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产权保护的强弱程度决定了南北贸易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方向,进而影响发达国家的工资变化,即产权保护具有门槛效应。文章通过建立内生技术创新模型研究了产权保护在南北贸易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当产权保护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前,南北贸易将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当产权保护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南北贸易将促进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利用1995-2007年的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权保护程度存在3个门槛值,随着产权保护程度的增强,南北贸易对促进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先上升后下降,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在2002年之前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而在2002年之后则表现为低技能偏向性。因此,发展中国家提高产权保护程度有利于缓解发达国家的工资差距和南北国家间的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1.
技术进步偏向刻画了技术进步本身的结构性特征,经济社会结构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本文结合发展理论无限劳动供给概念,扩展了Acemoglu的均衡技术偏向理论框架,并从理论上分析得出:二元经济结构会弱化价格效应,从而二元经济结构越严重,技术进步越偏向资本;劳动力市场化会强化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农民工工资上升则会削弱技术进步偏向。实证结论证实了这些推断。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劳动力素质由劳动者的能力、受教育程度及其所处的技术环境共同决定。在异质劳动力假定下,引入教育的外部性,探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环境下,劳动力市场技能结构的内生决定,并指出政府应该完善劳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劳动者的受教育成本,建立全方位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技术进步与技能积累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以我国2006-2015年11个沿海各省市的海洋经济相关数据为样本,估算了我国海洋经济的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偏向。研究结果发现:除上海市的海洋经济资本和劳动之间属于替代关系,其余各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资本和劳动之间均属于互补关系;同时我国各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技术进步均是偏向于资本的。  相似文献   

20.
闫佳  李琼 《新经济》2023,(12):113-130
现有的对工资差异的经济学研究多集中于发展经济学范式,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扩展的背景下,多数文献都从高技能劳动力供给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工资差异的长期演化。但仅仅从宏观层面上考虑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对工资差异的影响并不具有微观基础,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劳动力所从事工作的具体特征如何作用于劳动力的决策。因此,从传统的搜寻-匹配理论出发,以此来分析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如何影响工资差异演化的方向。与此同时,高技能劳动力供给所决定的技能偏向型的技术进步也被内嵌进去。研究发现,在随机匹配下的劳动力市场约束中,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存在一个阈值,当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低于此阈值时,工资差异的程度随着高技能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而减小;当高于此阈值时,工资差异程度随着高技能劳动力的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