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咖啡市场的蛋糕将会怎样切分?变化总是很快,而重围之下的星巴克能否继续坐稳第一把交椅呢?"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用他们不同的方式理解和演绎自己的咖啡文化,咖啡正在成为评价城市现代化和时尚化的一个新指标,也成为了中国小资、时尚一族们的精神依赖。  相似文献   

2.
咖啡与名人一位维也纳艺术家说:“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巴尔扎克每天都饮用大量咖啡。他认为咖啡有助于灵感的发挥。他说:“一旦咖啡进入肠胃,全身就开始沸腾起来,思维就摆好阵势,仿佛一支伟大军队的连队,在战场上开始投入了战斗。”萨特和西蒙·波娃当年经常在巴黎花神咖啡馆(CafedeFlore)二楼的一个靠窗的位置约会,他俩每天坐在那里交谈、写作。1689年,巴黎第一家咖啡馆普各伯咖啡馆(CafedeProcope)开业。在普各伯咖啡馆二楼一个靠窗的角落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张“海明威之椅”——椅背的铜牌上刻着海明威的名字。18世纪初,普各伯最重视的座上客是作家伏尔泰,这位法国大文豪总像赌徒似的戒不了咖啡瘾,据说他每天都要喝上四十杯咖啡。海明威在巴黎丁香园咖啡馆用两星期的时间写了《旭日依旧东升》(TheSunAlsoRises)。康德,在早年时对咖啡并不太嗜好,但在晚年时,却对咖啡怀有特别强烈的依恋。拿破仑一生喜爱喝咖啡,他形容喝咖啡的感受是:“相当数量的浓咖啡会使我兴奋,同时赋予我温暖和异乎寻常的力量。”1732年,德国作曲家巴赫作“咖啡大合唱”(CoffeeCantata),讲述一个年迈父亲劝说自己女儿戒除饮用咖啡习惯的故事。但巴赫本人却不仅爱喝咖啡,而且也劝别人喝。音乐  相似文献   

3.
(生活着,而不是活着。一本书帮你实现创意创业梦)编辑推荐读了这本书,也许你不会了解如何煮一杯香浓的咖啡,却可以学会如何开办和经营一间有特色的小小咖啡馆,建立开好咖啡馆的坚实信心;也许你收获不到五花八门的咖啡知识,但能分享到简单快乐的生活方式,参差多态的创意思维。  相似文献   

4.
沈虹 《广告大观》2005,(11):142-143
每天都喝咖啡,自己煮或在楼下的咖啡馆。不是味觉的“崇洋”,而是咖啡的苦,除了清神醒脑,给广告人带来持续工作动力之外,苦里还有一种遮掩不住的多重感觉,在不同的时刻,像广告人的生活,是后天的缘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告》2003,(1):83-84
咖啡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城市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超市里,咖啡产品被摆在显眼的位置;街道旁,装饰独特的咖啡馆不断涌现。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来中国的咖啡消费量正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在西方餐饮文化中占有重要席位的咖啡,曾被人们视为一种高贵、西化的饮品,而咖啡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其蕴含的文明色彩在淡化,而被现代传媒所渲染的生活情调感所代替。为了准确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我们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  相似文献   

6.
苏旭 《浙商》2006,(3):70-70
和邱建生面对面地坐下,他很“武断”地为我点了杯极品蓝山。我问他:“您为什么认为我一定会喜欢这种咖啡呢?”邱建生笑了,两道浓黑的眉毛扬起来,有点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我是不是绝对了点?我以为这种咖啡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7.
咖啡图书馆将图书馆与咖啡馆共存结合,将咖啡馆的创意融入图书馆中,国内于2013年提出咖啡图书馆计划,而情调营销是咖啡图书馆成功秘诀,文章从四个方面探析了咖啡图书馆的情调营销,并提出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一杯咖啡的光影中,累积生命,畅想生活,愿离您更近一些,不相忘,在迪欧咖啡尽享幸福……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咖啡     
咖啡诱人,在于无论口感还是香味,都层次丰富、绝不清浅,醇厚中才更有回味。在上海,好的咖啡馆数不胜数,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绝非难事。于是,少不了众多雅±各显其能,煞费苦心地要在咖啡之外,更多添一些值得细品的好味道——那些属于文化的味道。文化与咖啡融合的醇香,就在时间的浸泡中,越变越浓。  相似文献   

10.
在参加完WTO促贸援助的区域审议之后,我转机去印尼巴厘岛参加凯恩斯集团的会议。在机场的咖啡馆,一个西方老头走向柜台说:“我要一杯咖啡。”  相似文献   

11.
墙上的咖啡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附近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闲坐,品着咖啡,这时进来一个人,在我们旁边那张桌子坐下. 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们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来,但他却付了两杯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相似文献   

12.
"咖啡就是附属品,给创业者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和社交环境,整合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资源,这才是价值。""它的定位必须不是咖啡馆,这(咖啡馆)就是一表现形式,或者一计价标准。不过……我好像的确是在卖咖啡?"在和记者对话时,习惯了当夜猫子的苏的表  相似文献   

13.
纪辛 《国际广告》2010,(11):127-127
黑咖啡就是不加或少加奶、糖的原味咖啡。一杯上好的黑咖啡往往能在香、甘、醇、酸、苦五个方面表现出它的特点,并且带有些许甜味。黑咖啡热量低,是一种具有振奋精神、激发活力的天然植物饮料。世界上每天大约有10亿人是从一杯咖啡开始全新的一天。咖啡,也因此成为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大产业。  相似文献   

14.
北京同仁堂是始建于1699年的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以其全新的姿态呈现,把中药与咖啡结合了起来,成就了咖啡市场的“网红”。回首2020年7月,亚非中心多语种网红走进同仁堂知嘛健康开启了一场健康盛宴,让它旗下一家名为知嘛健康一号店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炙手可热的品牌,传统制药企业跨界新潮的养生咖啡馆,罗汉果美式咖啡、枸杞拿铁等中药材元素与现代时兴饮品相融合,传统中医药产业与时尚新潮行业发生了一次碰撞,跨界经营成为新经济发展状态下的新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中国一线城市咖啡馆行业的新进入者——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咖啡为研究对象,基于探讨影响消费者行为——消费频率来探讨北京同仁堂剑走偏锋跨界卖咖啡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5.
你还记得“杯缘”这个品牌么?就是那个咖啡品牌?或许,你还可以想起它的广告词:“将‘杯缘’装入杯缘!”那些广告已经很多年没有播放了,而且自上世纪9D年代起,“杯缘”咖啡已经从零售货架上消失了。如果你上了一定年纪,“杯缘”这个品牌的余波仍有机会在你的脑海中回荡。你不必惊讶,在过去的1961年到1995年间,  相似文献   

16.
在高级写字楼里的白领与卓显品味的星巴克之间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不是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李兰 《销售与管理》2010,(4):122-122
请不要误会,放在您面前的这本《世界咖啡》,既不是谈论咖啡的品味与欣赏,也不是探讨咖啡馆的经营和宣传,而是向您展示一一种特别有效的集体汇谈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田野 《商界》2008,(7):67-68
穆因戈的咖啡馆 清晨的凉意还未散去,一家不起眼的咖啡馆里,三三两两的顾客已经快要挤满并不宽敞的店面。一推门,阵阵咖啡香气扑鼻而来,令人精神一振。  相似文献   

19.
瓷时瓷景     
香片在水中打圈流转,咖啡吹散出袅袅香气,杯盏就是它们的舞台,仿佛只是背景华美,浓香的演出方才尽兴。阳光掠过精心雕琢的花纹,掠过盘上的金边,下午茶点心慵懒,在它的故事里暗自欣喜,甜味入到心坎里。  相似文献   

20.
蓝山咖啡在咖啡家族中拥有极高的地位,更代表了一种咖啡文化。我跟蓝山咖啡的结缘并后来成为JABLUM极品蓝中国总代理,可以说是偶然,但也是一种注定的缘分。我出身于厨师世家,父亲是国家级的厨师,过去菜谱大多是一些名师留下的古传手抄本。小时候每当学校放假,就帮父亲抄写那些菜谱,尽管当时是似懂非懂,却被传统厨艺的博大精深所深深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