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认真分析和把握危机对区域旅游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依据国家经济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结合新形势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针对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节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研究促进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破解发展难题,以整个区域的协同创新促进协同发展.通过对区域协同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分析目前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方面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洁  王艳  刘晓 《价值工程》2009,28(4):35-37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京津冀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实现三地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阐明了三地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从理论上探究了区域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内涵。基于区域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地区内与地区间、产业内与产业间的联动关系,运用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水平低下,各地流通业仍以服务本地生产生活为主。为推动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框架,紧密联系主导产业的发展构建了京津冀流通业“点—线—面—网”的协同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区域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雄安新区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京津雄围合的三角区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心区域。特色小镇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创新,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区域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区域为对象,通过态势分析法辨析了中心区域建设特色小镇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区域的定位和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提出了中心区域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层面所暴露的问题,亟需掌握着区域内主要资源和权力的政府组织调整策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束缚,协同治理区域公共问题。从政府层面破题,以大气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在系统分析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在体制层面,实现由"属地管理"到"区域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机制层面,实现由"运动式"协同治理到"常态化"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政策工具层面,实现由"单一型"工具到"复合型"政策工具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北京身处首位并起着核心作用.因此,要以北京之"为"助推协同发展之"进",展现北京新作为、做出北京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区域协同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对各区域的发展进行协调,加强各区域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提高区域综合实力。为此,论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对其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提高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北京和天津两个大城市被河北省环绕包围,共享自然资源,同处海河、滦河水系。河北省的生态建设在保护京津地区的水源、治理渤海污染、有效减少风沙、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京津冀区域角度,探讨构建京津冀生态文明圈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生态文明圈建设既要考虑到区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性,也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河北省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旅游业要先行。本文分析了当前三地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就河北省加入协同发展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并就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为有效协同处置京津冀地区的重大突发事件,基于屏障理论,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共救和援救“四重”协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政府间、部门间和公众间“三级”协同应急处置体系,建立控制保障、物资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和资金保障“五维”协同应急保障体系,形成“三级四重五维”京津冀地区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处置机制,对于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处置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地区,它的发展已经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当前,京津冀三地的合作已有初步成效,在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均有合作。但由于受历史发展传统、地域规划等因素的影响,三地的协同治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协同发展相比,协同治理进程缓慢,问题较多。这一现状不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加大,京津冀地区急需提升整体实力及综合性竞争力。本论文主要分析京津冀地区协同治理形势、治理的法治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协同治理法治化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14.
加快京津冀人才协同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本文在对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具体对策:顶层设计引领人才互通;载体建设加强京津冀人才集聚;健全京津冀人才服务体系;打造雄安新区人才合作交流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9,(2):65-72
生态环境质量是评价区域协同效果的重要标准,科学评测协同的环境质量效果是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2004-2016年京津冀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线性回归的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协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京津冀经济协同度的提高,环境质量呈现出收敛式上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识别京津冀经济协同的环境效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由于同时存在要素禀赋效应和污染避风港假说,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通过结构效应而不是技术效应改善环境质量。最后,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出了加强政府政策与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京津冀之间的环境治理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税收的现状,提出了税收在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外区域协同发展的税收政策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产业协同网络的联系强度及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区域产业关联及其分工合作角度出发,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网络及其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促进区域内分工合作更紧密,布局更合理,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运用"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系数"度量京津冀三大板块及各市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得出在2001-2014年间,京津冀区域各城市间产业联系强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环京津区域始终是发展核心区;各市间产业联系强度差异悬殊,中部地区关联较强,且强关联城市呈规律性分布。其次,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等工具对以上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将各市的主导产业与对外产业联系强度结合分析,提出京津冀的产业协同优化策略,并提出"中心区—主轴线"发展、交通建设、人才引进、机制完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云南农业大学留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和成因,首次将4R危机管理理论引入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体系,构建了云南农业大学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预警机制、救援处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心理干预机制、善后恢复机制和评价总结机制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京津冀协同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廊坊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廊坊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高品质城市。文章通过系统阐述品质城市的内涵,引入最新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分析廊坊构建品质城市的现状及短板,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廊坊构建品质城市的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构建品质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