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杰  陆凤存 《经济师》2006,(1):37-38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21世纪80年代以后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考虑了技术作为经济系统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研发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文章通过对新增长理论的介绍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说明新增长理论的理论适用性和解释力,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但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率有所差异。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92年,中国开始了经济起飞,经济增长由停滞进入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迅速提高到9%左右;而在推动市场化改革的1992-2002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提高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学从诞生起就开始关注和研究经济增长原因。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所指珠江三角洲系指广东省,土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8642万人;2001年本区GDP10556.47亿元,占全国的11%,长江三角洲指上海市与浙江、江苏两省,土地面积21.1万平方公里;人口1.38亿人;2001年本区GDP21210.9亿元,占全国的22.1%.8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发端于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一度取代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理论演进与经济增长模型浅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虞晓红 《生产力研究》2005,23(2):12-14,33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这种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决定论”;新古典经济增长强调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相对于单纯强调资本作用的“唯资本论”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分别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措施主要有:建立法制、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发展人力资本、国有企业私有化、大力发展小企业、鼓励竞争、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8.
经济有效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刘忠立吴艳平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以外延增长为主向以内涵的增长为主的转变;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是以偏重数量扩张的速度型向速...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析     
什么是经济增长?通常的解释是:经济增长系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NI)或其人均指标的变化来衡量。若本期产出量为Yi与此前同期产出最Y相比,增长量△Y=Yi-Y,则经济增长可用产出增长率△Y/Y来度量,表达为:y即经济增长率。放经济增长可以用式(1)进行观察分析。由于△Y值有正、零(近于零)或负,则从宏观上看,它表明了综合经济实力的消长;y值可显示出经济的发展趋向于上升、停滞(徘徊)或萎缩,而若为负值就是…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属于宏观经济的范畴。经济调节体系在对宏观经济平衡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将不断满足和适应经济增长因素的要求,使这些因素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在这里,我们将分析经济调节体系如何在调节宏观经济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的各项目标,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和发展。一、调节体系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指珠江三角洲系指广东省,土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8642万人;2001年本区GDP10556.47亿元,占全国的11%,长江三角洲指上海市与浙江、江苏两省,土地面积21.1 万平方公里;人口1.38亿人;2001年本区GDP21210.9亿元,占全国的22.1%。8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发端于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一度取代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初,国务院决定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VS经济开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指珠江三角洲系指广东省,士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8642万人;2001年本区GDP10556.47亿元,占全国的11%,长江三角洲指上海市与浙江、江苏两省,土地面积21.1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增长方式内涵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元坤 《当代财经》2000,(11):11-15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织方式与要素组合运作方式的耦合统一体,依演进历程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自然型、粗放型、集约型及网络型四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方与途径有同极转换与异极转换二种类型,政府可从构建激约束机制着手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转换,就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转换而言,在总体上必然体现为同级转换、异级转换并存并以异级转錾中的跨级转换为主的混合转换。  相似文献   

14.
15.
16.
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卡尔多事实描述的是发达工业化经济在短期内的现象,如果我们考虑欠发达国家,或者考虑工业化早期,卡尔多事实所反映的规律就会消失。一般而言,人均产出增长率与人均产出水平两者之间表现出非线性的驼峰形(hump-shaped)关系。本文认为,这种关系是由于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即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对比重变化)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引起的。进一步,本文提出了两种相互竞争的模型,一种认为经济增长由工业部门驱动,另一种则认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两种模型都与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吻合,至于哪一个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经济现实,则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卡尔多事实描述的是发达工业化经济在短期内的现象,如果我们考虑欠发达国家,或者考虑工业化早期,卡尔多事实所反映的规律就会消失.一般而言,人均产出增长率与人均产出水平两者之间表现出非线性的驼峰形(hump-shaped)关系.该文认为,这种关系是由于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即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对比重变化)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引起的.进一步,该文提出了两种相互竞争的模型,一种认为经济增长由工业部门驱动,另一种则认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两种模型都与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吻合,至于哪一个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经济现实,则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陈体标 《经济学》2007,6(4):1053-1074
本文试图从生产技术角度构建一个多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容纳Kuznets事实和Kaldor事实。模型经济由最终部门和多个中间部门组成,最终产品由各中间产品以CES函数形式生产。各中间部门的技术增长率不同,而这种差异引起经济结构变化,并导致中间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进而决定各中间部门之间要素流动和产值相对份额变动。最终产品的技术增长率为各中间部门的技术增长率加权平均和,并随经济增长单方向变动,变动方向与中间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晓光  龚六堂 《经济学》2005,4(3):583-604
卡尔多事实描述的是发达工业化经济在短期内的现象,如果我们考虑欠发达国家,或者考虑工业化早期,卡尔多事实所反映的规律就会消失。一般而言。人均产出增长率与人均产出水平两者之间表现出非线性的驼峰形(hump-shaped)关系。本文认为,这种关系是由于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即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对比重变化)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引起的。进一步,本文提出了两种相互竞争的模型。一种认为经济增长由工业部门驱动,另一种则认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两种模型都与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吻合,至于哪一个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经济现实,则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试图从生产技术角度构建一个多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容纳Kuznets事实和Kaldor事实。模型经济由最终部门和多个中间部门组成,最终产品由各中间产品以CES函数形式生产。各中间部门的技术增长率不同,而这种差异引起经济结构变化,并导致中间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进而决定各中间部门之间要素流动和产值相对份额变动。最终产品的技术增长率为各中间部门的技术增长率加权平均和,并随经济增长单方向变动,变动方向与中间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