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城市社区承担着重任。黄山市屯溪区的老街社区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治理难度较大,创新推出"小巷管家"模式,打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助力社区善治。  相似文献   

2.
"三社联动"是我国特定时代的产物,为我国的基层社区治理开启了新的篇章。"三社联动"从推行至今不断地深入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但这些模式在民族地区难以有效推行,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本文构建了"互联网+三社联动"创新模式探索民族地区基层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推动构建社区命运共同体,从而推动基层社区治理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上漫社区位于江苏省如东县南大门——曹埠新镇区,是由原上漫、吕湾、金桥、墩北、墩东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农村社区,社区现有2350户7115人.近年来,上漫社区积极探索"一村一品"模式,运用"红黄蓝紫绿"五色工作法,不断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形成社区"五色共治"品牌.上漫社区先后获得"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  相似文献   

4.
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以南宁市业主自治组织"老友议事会"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案例为基础,剖析老旧小区改造治理的困境及成因,梳理"老友议事会"的治理策略,提出老旧小区改造中对业主组织赋权提能、建构社区治理多元体,以及健全党建引领下的业主自治机制、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纵波 《乡镇论坛》2022,(2):35-36
2019年以来,马鞍山市针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小而散、功能不全、使用效益不高、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坚持以"四强化四提升"为抓手,创新建立新建、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约束、联动、激励和市场机制,逐步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模式.  相似文献   

6.
"三社联动"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机制,一经提出,就备受学术界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社区治理实践中,"三社联动"是指社区、 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三大主体在社区范围内,通过平等合作,协商共治,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此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本文旨在通过对"三社联动"内涵的解析,分析三大主体在"三社联动"中的联动困境,以此探索培育联动主体的路径,从而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刘东文 《上海房地》2022,(10):38-41
随着社会治理重心的逐步下移,基层社会治理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治理领域的重点。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新兴领域。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有着深刻的逻辑理路。这种模式的理论逻辑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学说鲜明的人民性,历史逻辑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现实逻辑来源于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再下沉”。当前,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存在一些现实偏差,例如小区党组织组织力有待提升、制度供给体系有待完善、多元共治主体内生动力有待增强。面对产生的现实偏差,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的实践进路主要包括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以模式创新为核心强化制度体系供给、以组织嵌入为核心激发多元共治主体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2020年11月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件中提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和社区建设。河南亚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新物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立足服务实际,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参与政府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接管工作,践行"红色物业筑美好"工作理念,将基层党建与物业服务工作有效融合,推动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创新,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温暖、幸福、美好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我们企业后勤社区管理应该为此进行积极探索实践。为此,应该采取企业购买服务、专业化管理、社会化运作模式,无偿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具体是建立以"社区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室"为核心的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通过"心理干预"手段,促进居民日常心理能力的改善,增进个人和社区的心理防御力,有利于社会问题的预先与后期应对。本文以黄珏生活小区为例,对企业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南充市将全面推进党建进小区工作,构建“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格局。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南充市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按照“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理念和思路,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物业管理行业、街道(社区)、  相似文献   

11.
面对城市社区生活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寻找治理机制成为基层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从"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来检视城市社区的治理机制。从业主组织治理到业主的冲突再到多元协商社区治理,在社区互构域中制度主体与生活主体互构共变,形成了一个新的相互适应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并不是单向度的线性链条,而是多主体多层次反复协调与整合,不断建塑与型构的过程。"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背景下,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由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已经成为社区基层开展治理的一种基本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现代化治理共识正在不断形成,一种“政党领导+政府负责”的治理模式已经在基层区域全面实施,其中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如何能够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成功转化成为治理效能,将成为党建成功引领小区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转型社区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种特殊的社区形态,推进其治理模式创新是落实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追溯国内外转型社区起源基础上,界定我国转型社区概念与特性,在"制度—结构—能力"(SSC)框架下重构我国转型社区治理模式,剖析我国转型社区治理现实问题,并从制度建设、结构重塑、赋权增能等方面提供创新路径,以期为实现我国转型社区良序运行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以政府为主导保障、以社区为运作基础、以社会组织为运作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作为运作支撑,是创新社会治理和完善社会服务的有力切入点,是做好群众工作和保持稳定团结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当前社会治理创新形势下开展实践探索的产物.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通过加快推进"三社联动",促进多元参与、合作共治,构建民生保障服务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和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5.
2022新年寄语     
《乡镇论坛》是我进入民政系统后接触的第一本刊物,结缘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并肩前行的路上,它不断地指引我、鼓励我,带给我惊喜和收获.作为湖北省首批、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宜昌市夷陵区结合自身实际,初步构建了具有夷陵特色的"五纵十横"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了"三约四治"基层治理模式,打造了"一主四链"基层治理平台,...  相似文献   

16.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牵涉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系统性工程,能否有效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关乎改造顺利推进的成败,而交易成本过高和效率损失成为社会资本长期参与的掣肘.在构建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基础上,总结了各地形成的治理赋权"参与"型、合作增效"委托"型和组建平台"造血"型等典型模式,分析了各模式下如何有效降低社会资本参与改造面临的五种交易成本,包括协商成本、代理成本、信任成本、风险成本和时间成本.各地的先行探索为不同社区特性、资产特性和市场特性的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提供了适应性场景构架与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基层治理与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以及多元化,各地政府在大力发展社区工作的同时,不断地探索社区工作站的发展与服务模式。文章以德阳市旌阳区微光公益发展中心执行的"红色聚力仁礼合一——社区社工实务实训平台建设"项目为例,探索社区社工站"双站一院"即社工站与志愿服务站,以及社区教育学院的服务模式,为未来的社区社工站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结构再生产的重要场域,过渡型社区具有阶段性、兼容性等空间张力。因此,如何整合各方利益诉求、重塑公共精神成为关键议题。文章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小区问题为切入点,探讨过渡型社区中存在的治理困境,总结基层党建在社区公共空间冲突解决中可能的弥合机理,将党建真正扎根于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19.
社区并非一定是有效的初级治理单元,较大的社区社会空间制约了社区有效的自治;范围相对较小的居民小组、院落、门栋等有形的社区社会空间以及各种志愿文体娱乐组织等无形的社区社会空间更容易使居民形成集体行动,提高治理绩效.以武汉市"院落自治"和"门栋自治"为例进行验证后,得出结论:中国城市社区内部治理单元应该多层次和多元化,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单元的重构与创生.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29日,当品阁小区负责人邵里庭从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局领到营业执照时,一种崭新的社区治理模式浮出水面:社区服务中心采取公司制运作,小区148户业主都是公司的股东,业委会相当于董事会,社区服务中心总经理向业委会负责,业委会向全体业主负责。这使得品阁小区在层出不穷的社区冲突中,犹如汪洋中的一道桅杆格外耀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