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保障。高等学校不仅具有创造知识、传承文明的职能,还有服务社会的职能。本文通过对驻保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现状分析;指出驻保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存在的问题,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与服务机制缺失、高校缺乏人才培养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互动机制、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从而提出解决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问题对策,即政府要创建高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互动机制、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提高科研成果技术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地方区域经济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断地向各个地方输送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促进了人才一体化的形成。以“2010-2020人才长远发展规划”作为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在人才一体化的推动下加快发展进程。这就需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要重点进行高效人才的合理配置,将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就业机制建立起来,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社会联动机制。本论文针对京津冀一体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谢晓妮 《价值工程》2015,(2):218-220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财会专业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现行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这是我国教育环境形成的客观原因和高校自身主观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本文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对财会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该机制运行和实施的保障体系,以期对财会人才的培养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结合经济类人才社会需求现状,深入剖析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详细阐述了"知—行—思—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实践方式,并以河北大学为例,探究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等学校是我国的人才培养基地,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技术转化生产力带动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但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相对滞后,因此,对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障相关问题加以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高等学校作为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先导性基础产业的场所,是“生产”和拥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紧密结  相似文献   

7.
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和热点,在我国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但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必须按照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梯次结构;建立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吸引海外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加大政府对服务外包人员培训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全面扩招,高等学校为众多热爱知识的学生们敞开了大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众多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对工商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确定方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刘静 《河北企业》2020,(1):107-108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还存在技能人才供给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教育培训体制滞后于社会需求等问题。需要合理调控技能人才供给规模和速度,采取培养"高精尖缺"技能人才等措施,促进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的物流业发展迅速,对物流人才需求数量大、质量较高。目前,川东北物流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川东北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川东北的高等学校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数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川东北物流人才的快速培养,以适应川东北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川东北物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川东北物流业发展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为川东北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校会计教学中的问题与改革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因此,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就是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32):239-243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和结构化特征,出现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分类管理的趋势。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本研究从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内涵剖析入手,提出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关键和核心,探讨了从培养目标、入学要求、课程体系、实践实训体系和师资队伍等几方面人进行才培养机制转型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向成统 《现代企业》2011,(10):68-69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会计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然而,作为培养会计人才主力军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大多只注重学生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技术转移导致了高等学校功能的拓展,使高等学校兼具诱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我国,引导和加强高等学校技术转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政府有选择示范性地认定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从国家层面来推进高等学校技术转移具有特殊意义。应把握加入WTO后的技术学习机会,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跃发展;深化产学研联合,推动高校科技资源与产业的结合;积极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完善促进高等学校技术转移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和司法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山东劳动保障》2013,(8):42-44
近年来,随着威海市"科教兴威"和"人才强市"两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全市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结构更加优化,工作效能明显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健康平稳发展。笔者根据2012年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最终体现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方案的适时调整是为了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服务的,而高校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它引导、督促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为各行业提供智能支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依据社会发展及人才的社会需求,逐步培养更多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保证,特别是在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应该加强实习实训的条件建设,满足教学过程实习实训需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方案,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刘丹 《人力资源》2023,(6):42-43
<正>人才的培养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统筹人才队伍建设,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如何用好各年龄段人才,做好规划培养,需要企业管理部门积极转变传统工作观念,采取多种方式不断优化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青年人才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为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于昕 《活力》2022,(15):73-75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场所,高职教育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体系。本文从产学研一体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产学研一体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措施,并提出保障人才培养的机制和体制,确保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6,(21):151-154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紧缺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加快向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转型,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与煤炭产业发展相融合,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本文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才培养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经验,研究如何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