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章 《活力》2008,(10):11-11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定位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这为传统农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把“金钥匙”,不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只有通过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才能够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的现实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找到根本发展依托.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也是全党关注的重点问题。今年,“三农”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研究》2008,(5):55-56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更是关注民生的有力体现。2004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对全省水稻良种补贴项目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正式拉开了政府采购服务“三农”的序幕,开通“政府采购照三农”服务专列,对凡涉及“三农”的项目一律实行“优先、专人、限时、跟踪”服务,当年即对全省水稻、小麦良种、插秧机、收割机、畜禽疫苗、救灾化肥以及基层农村医疗装备等七项财政补贴项目成功地组织实施了政府采购,实现采购规模3.68亿元,执行合同金额3.20亿元,节约财政资金0.48亿元。由于组织规范,成效显著。国家农业部将江苏省2006年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政府采购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农村道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住宅建设、水利电力设施配套、节水以及改水改厕工程、农村医疗保险等涉农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启动,自然资源和项目资源得到了整合优化,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文分析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完善管理体制,确保资金落到实处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于京亮 《活力》2007,(3):51-5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这些重要的提法,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汹涌澎湃,席卷神州大地。9亿农民“千年盼”、“万年梦”,终于看到了令人欣慰的“希望之光”。建设新农村可以破解我国的世纪难题—“—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构建和谐平安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始终将“三农”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保证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我们一定要心系农民,拓宽视野,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主动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摆正位置,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一、突出重点,加大涉农资金审计…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和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巩固我国农业基础性地位,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保证农村社会安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农民问题,即解放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要先行,而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四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说明了“三农”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而今年的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了发展现代农业,这不仅为我国农业和农民描绘出了美好的明天,也为许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陈方建 《物流技术》2006,(4):105-108
“三农”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实施共同富裕,一直是近些年来我们国家所重点关注和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把这一问题上升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国家的一个工作重心,而这一任务的完成,这一同标的实现,离不开现代农业物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而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动力是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切实加强农业技术进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战略部署。农村信用社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更是“三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新农村必然要实现“量”和“质”的提高。没有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没有基础。在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有效地助推新农村建设,构架新的信贷支农平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内蒙古突泉县工商局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是保证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他们心系新农村,主动有作为,勇挑服务“三农”重担,始终把农资监管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总结建立了一套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使农资市场监管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有效地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具体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在这种强大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相继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三农”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仍存在着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关于西部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西部地区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抓住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一契机,本文以陕西省为例进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与市场》2006,(12):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就陇川而言,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关系到陇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陇川是农业大县,要解决好农业、农村中长期存在的困难,仅靠农业、农村自身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因此唯有通过改革,投入人力、物力、资金,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才是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此,笔者就现代农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发表个人见解,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