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速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因为我国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完成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三大转型,而城镇化是三大转型的核心、纽带和归宿。再进一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是富裕农民;富裕农民的关键是减少农民;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是促使其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要在非农领域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前提,是要有较大规模的城市。当前,我国存在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异化为城市建设、城镇化道路不可持续等问题。建议国家继续深化有关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中等城市为重点,走大中小城市及农村协调发展的道路;注重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总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在掌握大量现有文献资料基础上,本研究报告力求准确地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被中国化了的现代化特殊时段,努力澄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上的一些不正确认识。按照新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四大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包括14个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本报告还从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了多角度的展望,明确提出了以新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乡二元结构战略性转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并为之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盛国滨 《经济师》2005,(6):274-275
中国未来2 0年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必然离不开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推进城镇化进程。青海的综合城镇化水平指数为37.54 % ,位居全国第2 5位,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 .5 % ,民族成分复杂,严重地制约着青海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青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小康目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是邓小平和江泽民两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 ,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城镇化的进程。要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主线 ,以对农村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 ,以对人力资源的优化培育为手段 ,加紧发展城镇二、三产业 ,解决城镇化的产业支撑问题 ,并对一产实行农场化管理和“农场主”经营。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走新型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发展研究》2003,(4):1-1
当前,必须把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把进一步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作为重点,在抓具体上下功夫,在抓结合上下功夫,在抓特色上下功夫,在抓成效上下功夫。 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坚持和要求联系实际学习中央精神,突出重点贯彻上级部署。十六大之后,省委召开了七届四次全会,提出按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总体要求,从三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部署。这个战略部署和前一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宣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其重要标志是按现行汇率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双双超过800美元,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9.2%和49.1%,总体低于50%。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3%左右。报告同时指出,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是一个重要表现。那么,怎样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呢?无疑…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城镇化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为37.2%,如果我们将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目标界定为60%,那么,从现在开始每年需要转化将近1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然而,要想使这一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最为关键的就是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这是驱动城镇化加速的两大轮子。  相似文献   

8.
加速农村城市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牵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 ,除了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功能外 ,准确、及时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 ,为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通过合法手段积累的个人财产,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应给予充分的保护。动员居民将个人财产投资于经济建设,对于激活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和改革行业协会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针对现实生活中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情况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而要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 ,必须大力发展和改革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当前 ,如何根据十六大精神 ,把发展和改革行业协会的工作切实抓好 ,就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行业协会的建设是社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组织社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生产 ,除政府之外 ,需要多层次、多种类、多功能的经济组织 ,需要提高社会的自主能力。这…  相似文献   

11.
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到2020年要达到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为了保持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其重要手段。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改造和结构优化,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内容之一。未来20年内,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不仅包括人均住房面积继续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大幅度提高居住质量、环境和品质等。建立小康社会居住指标的评价标准和发展目标,特别是提出清晰、明确的量化和定性标准,可为我国未来制定城市化政策和确定房地产业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现有指标局限,根据国际上通用评价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一套可以反映全面居住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其中,城镇居住目标指标体系包括住宅数量、住宅质量与品质、住宅配套设施、居住环境与服务以及居住消费支出等五个方面16项指标;农村居住目标指标体系包括住宅数量、住宅质量及配套设施三个方面5 项指标。关键指标预测结果如下: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于20平方米; 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 城镇住宅成套率95%; 农村钢混、砖混住宅结构比重94%; 城市供水普及率95%,用气普及率85%,污水处理率75%; 农村家庭安全可饮用水比率90%,家庭洗澡设施配套率50%;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居住消费支出比率25%。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我的学习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是基本完成工业化,初步实现城市化,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当前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报告也指出:"我国现在虽然进入总体小康阶段,但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而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的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已经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全市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过程中,针对吴忠的实际,参照国家的标准,对吴忠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初浅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及人文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涵盖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事业、资源环境、民主法制、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樊盛武 《经济师》2008,(10):27-28
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致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同时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政治文明:当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文明就是指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有益成果与进步状态。  相似文献   

19.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经济竞争力有了显著增强。中共中央统揽全局,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对我国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工作任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总结,指出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相似文献   

20.
刘星彦 《经济师》2005,(2):33-33,35
我国本世纪头 2 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但目前还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文章通过对贫困人口的现状、走势及危害的分析 ,提出了消灭贫困 ,实现全面小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