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粮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农村工作的主攻点。今年以来,广安市委、市政府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扭住关键环节,强化工作措施,千方百计确保稳粮增收。一、严把“四道防线”,确保稳粮目标面对小春粮食减产和大春调减面积的形势,我们提出:小春损失大春补,抓好晚秋保全年,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扎牢四道防线保稳粮。1-深挖潜力,扎牢面积防线。一是大力开发田坎玉米。全市田坎玉米面积达到18-6万亩,比上年增加4-2万亩,占可利用田坎的85%。二是合理增加密度。水…  相似文献   

2.
<正>金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今年秋季玉米播种面积37.3万亩,大豆播种面积7.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4万亩,目前蒜茬玉米喜获丰收,收获面积11万余亩,农户种植玉米亩收入1900元左右。提高良种占有率,科学制定推广方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东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鲜食(甜、糯)玉米,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全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87.5万亩.比2000年增加104.6万亩,增1.3倍,其中甜玉米种植面积150万亩,名列全国第一。据统计,种植鲜食玉米比种植普通杂交玉米每亩增收600元。鲜食玉米已成为广东省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4.
一、全世界玉米生产仍处在一个发展高峰期过去三十多年来,世界上玉米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很多国家可以说是靠发展玉米而振兴了农业、发展了畜牧业、改善了人民生活。1949年,全世界种植玉米的面积是12.5亿亩,到1983年,增加到18.3亿亩;平均亩产,1949年是209斤,1983年达370斤;总产量,1949年是2.796亿斤,1983年是6.752亿斤。其发展速度比水稻、小麦等快得多。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玉米生产大国,1983年玉米种植面积是3.1亿亩,占当年世界玉米栽培面积的1/6;平均亩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 ,山西省各地围绕特色农业实行的“合同农业”、“订单农业”悄然兴起 ,开始探索以需定产、以销定产的路子。各地在压缩普通玉米的同时 ,积极发展高淀粉、高赖氨酸、早熟甜糯玉米等特色玉米 ,力争今年发展到200万亩。晋中地区有10万亩蓖麻实现了订单种植 ,吕梁地区与河南签订了色素辣椒、万寿菊的购销合同 ,种植面积3万亩 ,与新加坡签订了购销白玉米4万吨的合同 ,汾阳、孝义、文水三县发展订单农业近20万亩。山西省以订单农业带动特色种植业兴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忻州市从当地实际出发,实施了抓特色产业、建特色基地、出特色产品的农业发展战略,全面推广了高产高效种植的新模式——立体种植,促进增量农业向增效农业转型,迈出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挺进的步伐。在实践中,忻州市已摸索、推广和运用了六大立体种植模式:(一)以玉米套甘蓝的永茂庄模式,推广1.7万亩,总收入2700万元,套种比单作种植亩收入增加500元;(二)以玉米套甜瓜的张村模式,推广2万亩,玉米亩产700公斤,收入600元,甜瓜亩收入900元,  相似文献   

7.
湖北枣阳市太平镇东街村靠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的兴农路子:靠立体种植“四种四收”亩纯收入达到 4430元以上,成为该市立体农业种植的科技示范村。 东街村是一个典型的蔬菜种植村,也是一个学科技、用科技的模范村。近年来,党支部、村委会在镇财政所的大力扶持下,先后投资 2万余元购买各种图书报刊,并长期聘请农业专家向村民讲解立体农业的科学技术知识,使全村上下形成了人人学技术、懂技术、用技术、精技术的新格局。 1996年,东街村率先在全市实施玉米、青椒“两种两收”,每亩收入达到 2740元。 1997年,他们…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作为标志性硬仗,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局良好:供大于求的玉米种植面积已调减了3000万亩,市场紧缺的大豆种植面积增长了900万亩以上;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建立,产业活力增强,倒挂的国内外玉米价格实现逆转,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呈现拐点,"转方式、调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沈阳市法库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全县198万亩的耕地,常年种植玉米达到150万亩以上。因此,种植业结构调整成为法库近年来农业工作的重点。法库县针对玉米种植规模过大,品种结构单一,种植效益降低现状,按照"保压有序、取舍有度"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地  相似文献   

10.
郑场镇栽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在明代以前蚕桑业就很发达了。这里虽然蚕桑生产几起几落,却始终发展不断,并已逐步形成规模。其特点是;桑园广、蚕农多、单产高、产量大。 一、充分利用荒地,大力发展桑园。郑场镇27个村中,有18个村利用荒山和石旁田坎等零星土地,发展蚕桑2400亩,有连片桑园10个(少的有10多亩,多的有50多亩)。凉风村兴隆村民组利用石旁田坎种植田边桑达50多亩。底坎村斗垒子村民组唐洪游在40多亩荒山上栽桑4万多棵。  相似文献   

11.
富昌家庭农场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循环农业示范园内,是一家集养殖、种植、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循环农场.不仅种植了小麦、玉米、烟薯25号、花生等大田作物,发展了西红柿、西葫芦、鲜食甜糯七彩玉米、无花果等设施农业,种植规模达5000余亩.  相似文献   

12.
<正>常四娃,是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的农场主。2003年,他承包了本村60亩撂荒地种植玉米,年末纯收入5万元;2009年和2012年,他又两次流转本村撂荒地800亩种植了玉米和水稻,2013年养殖5000羽鸡,2014年又养殖300只羊,2014年,家庭农场种养综合纯收入达50万元。11年的时间,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由单纯种植发展到种养结合,种植规模从60亩,发展到800余亩,纯收入翻了10番,折射出当地众多家庭农场的致富梦想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盱眙常年玉米种植面积21.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0%左右,其中连片种植12.8万亩、接近60%。近年来,该县牢固坚持"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把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之一,集中力量,全力推进,取得了机具总量快速增长、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升、农民增收效应日益凸显、群众  相似文献   

14.
正去年,农业部正式出台《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该区域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左右,比规划初期减少5000万亩左右,推动农牧紧密结合、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看到要"减",大家纷纷议论起来:"镰刀弯"指的是什么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要少种?不种玉米  相似文献   

15.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是山西省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县之一。现有耕地面积89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64万亩,玉米播种面积28万亩,小麦年产量1.7亿公斤,玉米年产量1.1亿公斤。该县国  相似文献   

16.
一、我省玉米生产现状。进入90年代,我省开始重视玉米生产,大力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更换品种,推广优质杂交玉米,使我省玉米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种植效益明显提高。据省农业统计年鉴分析,1990年种植面积17.8万亩,亩产88公斤,总产15606吨;发展到1997年,种植面积40.788万亩,亩产177.7公斤,总产72457吨,分别增长了1.29倍、1倍、3.64倍。但是,我省玉米生产发展步子还停留在市场食用提供鲜捧水平,大力发展饲料玉米,几乎还未起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农民种植积极性还…  相似文献   

17.
夹江县现有耕地28万亩,其中:水田20.5万亩,旱地7.5万亩。在7.5万亩旱地中,有4万多亩分布于山、丘粮作区。历年来山、丘区旱地大部分大春种植玉米,亩产量一般都在270公斤左右。为了提高山、丘区粮食产量、改善农民食物结构,提高山、丘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该县从1988年开始,在海拔800米的山区——沔江乡任山村开始试验旱地种植水稻,经过两年的实验,摸索出杂交水稻旱地栽培套种玉米的种植模式,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获得最佳效益。试验地选在任山村的四户农民,每户各用0.5亩地净作玉米和栽种旱稻套玉米(前作均为小麦)。其技术措施:一是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壮秧。稻种选用杂交稻种汕优63,而玉米则选用丰单1号或73单交。二是采用6尺开厢移栽秧苗。厢边套种玉米,双行错窝,窝距1.2尺,每窝两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全面了解玉米种植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本课题从"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监测系统"中调取了全部玉米种植类合作社数据,并选定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245家合作社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土地经营规模245家玉米种植合作社土地经营总面积203.23万亩,玉米种植平均规模为8295亩。年均玉米总产量357.9万吨,平均每个合作社年均产量达1.46万吨。从规模分布来看,经营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小杂粮大体分四类:一类是杂粮类,如荞麦、高粱、谷子等;二类是杂豆类,如绿豆、红小豆、扁豆等;三类是薯类,主要指红薯、马铃薯等;四类是油料类,如芝麻等。其中,我国的谷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杂粮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11个。小杂粮适宜于发展旱作农业,有利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从总体看,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大宗  相似文献   

20.
调研组在中宁县余丁乡调研今年春耕生产群众的种植意向时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3300亩,比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2170亩增加了1130亩,增加了52%.永兴村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2670亩,比2012年小麦种植面积3800亩减少1130亩,减少了42.3%;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调查组随即对全县灌区乡镇群众种植玉米和小麦意愿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了解到了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在全县各乡村比较普遍.根据中宁县农牧局调度,2013年小麦春播面积比去年的11.2万亩减少了3.6万亩,减32%;玉米则相应扩大了3.6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