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价值是经济学的基础概念,虽然如何评价劳动价值和社会的劳动力成本还存在局限性,但是这不妨碍利用劳动价值和劳动力成本开展经济研究,单位劳动价值是一个衡量劳动力水平的指标,其中包含科学技术的价值,单位劳动价值不是一个定常数,是一个变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然而在讨论具体企业的生产能力时,与企业的单位劳动价值有关,但在讨论劳动力成本时,与该地区、国家的经济社会平均的单位劳动价值有关,以此研究单位劳动价值与企业产品的定价、劳动力成本分析的研究,给出单位劳动价值与企业产品的定价、劳动力成本的计算公式,据此探讨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配置和发展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贸易壁垒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项国际标准,SA8000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且不少企业的劳动生产环境和条件尚待继续改善的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挑战。就目前我国企业现状而言,按照SA8000规定,生产企业如果达不到其要求,相关的进口方就可能阻止其产品的进口。事实上,据统计,截至2003  相似文献   

3.
应用实物期权方法分析企业在未来劳动力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合理的劳动合约安排,以节约劳动力成本,同时保留维持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所需关键人力资源。然后通过对比柔性劳动合约与刚性劳动合约下劳动力总成本现值的差异,确定柔性劳动合约的柔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袁青川 《商业科技》2007,(3S):255-256
劳动力的流动是市场配置的客观要求,它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也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相关的用人成本的提高。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筛选成本。如果招募一旦失败,就会给企业带来莫大的隐性成本。所以现在企业都在寻找既节省时间,同时又能降低招募的直接成本,并且可以提高筛选成功可能性的一系列方法和工具。本文就适合此目的的几种筛选工具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控制人口规模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及发展四个核心定位的关键环节。随着首都人口疏解进程的推进,劳动市场供求会发生变动,特别是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劳动力年龄结构失衡、服务业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基于此,文章将重点研究人口疏解对企业以职工工资为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本、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间接劳动成本及劳动力成本变动趋势的影响,最后,总结出政府与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就业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双下降,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现存的问题、引起问题的成因、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三方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劳动力成本增加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通过动态管理岗位职责及人员配备、科技变革、提升员工素质等渠道突围,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人员需求与人工成本控制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早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国外报道,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会降低国际竞争力,也有国内学者认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使中国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大幅度减少就业岗位。本文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将绝对低成本竞争优势转化为相对低成本竞争优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提升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SA8000新贸易壁垒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项国际标准,SA8000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且不少企业的劳动生产环境和条件尚待继续改善的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挑战。就目前我国企业现状而言,按照SA8000规定,生产企业如果达不到其要求,相关的进口方就可能阻止其产品的进口。事实上,据统计,截至2003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经济增长近年来持续放缓,经济增长率从2010年第二季度起开始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对我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的各种原因的解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某些影响不小的观点也有与事实不符或以偏概全之嫌,有必要加以澄清。人口增长率下降是否必然会使经济增长率下降?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得益于充足的劳动力供应,但由于近年来人口增长率,特别是劳动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学界出现"人口红利消失"的说法。持此说法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业一直是以压低劳动力成本换来价格优势求生存。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实施,让其感到了实实在大的成本压力。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之后,"劳动壁垒"正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下一个路障。中国制造业必须重新定义自己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这是实现国家和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行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经济学者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只要货币发行的增长率与生产的增长率基本同步,比如生产增长5%,货币发行量也增长5%,那么就不会引起通货膨胀。①如果货币发行增长率超过了生产增长率,其超过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的流动是市场配置的客观要求,它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也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相关的用人成本的提高。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筛选成本。如果招募一旦失败,就会给企业带来莫大的隐性成本。所以现在企业都在寻找既节省时间,同时又能降低招募的直接成本,并且可以提高筛选成功可能性的一系列方法和工具。本文就适合此目的的几种筛选工具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当前劳动力成本增长较快,再加上人口结构带来的老龄化问题使得有效劳动力减少,致使许多大型制造业迁往海外,劳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甚至个别城市的劳动成本高于东欧国家。本文分析了新冠疫情期间国际贸易典型风险点及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后疫情时代背景,提出了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中国代工企业劳动力工资成本的快速增长,许多企业在寻求更高程度的自动化生产,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转型为劳动力+技术的过渡形式的企业,这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择业和创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改变择业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设施建设,强化校企联合,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1日起,我国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又一次调整。这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是近年来涉及出口商品较多,调整幅度较大的一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有利于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但另一方面,出口退税率下调,直接导致了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出口竞争力,客观上起到了抑制产品出口的作用。如果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滞后,附加值得不到提升,就会失去市场,失去客户,危及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建议出口企业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企业的生产营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加快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逐步进行市场化改革。在国有企业转私有企业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状况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国企改制时会暴露出不少财务问题。比如,经营层团队的职能范围由经营管理转变为战略决策,对相关人员的财务决策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决策失误,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转制后缺乏政府的监督,管理层决策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除此之外,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及成本、财务风险、经营成本等问题会因为企业转为私有企业而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没有了国家背后的经济支撑,私有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升高、资本要素稀缺、经营风险等都会转变成棘手的难题。本文针对改制后出现的财务问题提供相应的参考对策,希望有助于国有企业转私有企业的顺利过渡并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省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完全由企业决定,低劳动力成本支持着广东省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从2004年开始,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民工荒",低劳动力成本作为广东省产业竞争力的一项优势正在丧失.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成本的现状,接着讨论了SA8000对广东省劳动力成本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资讯·外刊     
中国的劳动力真的便宜吗?来源:《经济学家》近期,招聘、保留工人,尤其是熟练工人方面的难题,令在华经商的企业成本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并逐步向高附加值行业倾斜,企业对熟练工人的需求逐步加大,目前已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工人的技能水平越高,吸引并保留它们的难度也越大,结果是令在华外资企业的成本陡增。人力资源机构 Hewitt Associates 的副总裁 Vincent Gauthier 指出:"如果你认为中国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劳动密集型企业(Labor-intensiveenterprises)是相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的,是指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企业,也就是说产品成本中活劳动量消耗占比重较大的企业。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十分丰富且成本低廉的国家,依托这些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如今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才能在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刘宏 《现代商业》2012,(6):113-115
编辑部和发行部是出版社的两个重要部门。出版社要发展,就必然会对这两个部门下达任务,并且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增长率。但是,单纯地认为“增长才是硬道理”的观念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版社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