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平作为垄作:将水田土壤按一定行距起成高20厘米左右的波浪型“垄”,类似红薯的高垄栽培。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垄作双行高产栽培技术是以深松、起垄深施肥和双行合理密植技术为主的马铃薯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一般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合格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模式化的栽培技术在东北指的是"二密一膜一卡"采用大机械的栽培技术模式,它包含了大豆"深窄密"栽培模式、大豆"大垄密"栽培模式、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和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栽培模式。这四项模式是依据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前后茬口等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不同模式栽培,使品种的遗传特性得到充分的表现,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在生产力水平较高,雨水正常的情况下,可采取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79年从日本引进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以来,经过20年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对地膜覆盖栽培方式进行综合分析。一、垄作、平作、双相覆膜垄作覆膜是在深耕整地后按一定的行距划线、施肥、起垄,垄宽50-...  相似文献   

5.
大豆四种栽培模式的技术经济评价及其推广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豆四种栽培模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做出了综合评价,比较了四种栽培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差异,指出了“窄平密”栽培模式的技术经济效益最优,建议根据各地情况推广应用不同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再论中国古代的垄作耕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 中国的垄作耕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大约创始于西周,初步发展于春秋战国,大发展于秦汉至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时代达到成熟阶段,(二) 并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它在防旱抗涝、用养结合、通风透光、加厚耕层等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它在垄作技术上积累的丰富经验,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三)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耕作方法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条件。因此,垄作耕法只能作为整个耕作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地加以运用。从东北地区来看,逐步建立一个深松、翻耕、耙茬、免耕相结合,垄作与平作相结合的完整的耕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四) 中国固有的垄作耕法,由于耕具和动力的限制,还存在着耕作层浅和犁底层硬的问题。在加大动力、改革工具的条件下,采用以“间隔深松”为特征的垄作深松耕法是改革固有垄作耕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农场现有耕地面积14.7万亩,主栽作物大豆种植面积占60%左右。近年来,农场采取合理轮作,推广大垄三行穴播、合理密植,采用大型机械联合整地、测土配方、定点定量施肥、飞机航化作业等综合技术,确保大豆连续12年实现优质、高产、稳产。2015年大豆种植面积8.7万亩,平均亩产220公斤,农场大豆高产综合技术组装亩产高达290公斤,在全垦区获得第一名。  相似文献   

8.
王晓波 《农家之友》2009,(12):I0006-I0006
大豆是需要较多的作物之一,施肥对大豆的优质高产举足轻重。因此,施肥要根据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高低以及栽培措施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粒需吸收氮7.0-9.5公斤、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疆充分发挥“优质加工番茄之乡”品牌优势,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创建加工番茄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鼓励企业以租赁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农户参与管理,大力推广机采番茄连片种植,统一经营。在田间管理上实行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高垄栽培、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采收等技术集成运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降低病害发病率,提高了番茄品质,实现了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条件落后的高寒旱坡地区,种植马铃薯一般平均亩产只有1250—2000公斤。如何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宁城县马架子乡科技人员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偿试,他们采取马铃薯大垄高台覆膜栽培技术,比传统的等距平播平均亩产1350公斤,增产2772公斤,以每公斤0.44元计,扣除各种新增投入,比对照田亩纯增收1010·68元,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一、改传统的等行距平播方式为大垄高台覆膜栽培方式。传统的等行距平播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17—20厘米,亩保苗4000—4500株。大垄高台覆膜栽培,大垄行距90厘米,小行距4…  相似文献   

11.
绿色食品果园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就是运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方法和协调的病虫防治措施,生产对人无害且品质优质、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果品。邵武市在建设绿色食品果园的生产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已建绿色食品果园717公顷。其中520公顷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现就绿色食品果园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提出可行的技术措施,旨在从源头上引导果农在完善立体生态环境,科学栽培、施肥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有效的病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片装)DVD本片主要向您介绍了我国大豆生产中一些主要和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其形态特征、致病危害机理、发生规律、危害方式以及综合防治方法等内容。希望大豆种植者能在实际生产中.早发现、能识别,并学会防治各种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黑龙江的重要作物类型,种植面积占全国60%左右。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种植效益,扩大大豆产量,垄上三行种植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大豆种植技术,垄上三行种植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耕地面积,土壤肥力条件得到改善,进而促进大豆产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由传统的“平板式”发展为“田由式”、’‘垄稻沟鱼式”、“沟、厢、由鱼式”的养鱼工程。近年来,水产科技人员与渔农在生产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将简单的“由、沟”工程建设融进了现代稻田养鱼工程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为‘旧埂,田块,栏鱼棚,鱼由,鱼沟,排洪与进水系统”的五大基础工程建设有机的结合;并把笼统的粗线条的单块鱼田工程提高到适合不同名、优、特水生经济动物类养殖新技术与水稻旱育秧栽培、抛秧栽培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把稻、鱼、蟹,稻、鱼、虾,稻、鱼、鳖、蛙等结合起来;与中低产田改造、冬国水田改…  相似文献   

15.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结合黑龙江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来的高产栽培技术。其核心是选择矮秆或半矮秆品种、缩小行距、增加密度的种植技术,一般比垄三栽培增产15%以上。包括平作窄行密植,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三种模式。在目前条件下,平作窄行密植适于机械化水平高.化学除草技术好、地多人少的地区;大垄窄行密植适于  相似文献   

16.
垫江数百名村会计写“庄稼日记”本刊讯四川省垫江县300多名村会计依照农事活动,坚持写好“庄稼日记”,做科学种田的带头人。他们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详细记录土壤条件、气候变化、施肥数量、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措施以及技术信息等情况,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推广的河沟优质高效养殖技术,概括地讲是“四改”、“四创新”。即改传统养鱼为鱼蟹混养,在放养模式上搞创新;改常规养蟹技术为促控养蟹新法,在养殖技术上搞创新;改一病一治为综合防治,在防治技术上搞创新;改“良莠齐纳”为真假辨清,在引种技术上搞创新。 1、改传统养鱼为鱼蟹混养,在放养模式上搞创新。 河沟传统的养殖方式是单纯养鱼,粗放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农场种植户的灾年无患,恰恰来自于农场调整种植结构、科技投入和常年防灾的忧患意识。2019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农场农业生产遭遇了低温、寡照、洪涝等自然灾害,但由于农场选用高产、抗病、抗倒伏能力较强的优良大豆品种,采用大垄密植技术模式,适时早播、合理密植、优化施肥结构、适时进行航化药剂防病促早熟等措施使12.4万亩大豆喜获丰收,最高亩产实现235公斤,平均亩产165公斤。  相似文献   

19.
李凤娇 《山西农经》2022,(6):137-139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会议、地方考察调研等重要场合频频强调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注重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是为了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挥各项改革措施的联动效应,更好推进改革。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初昌吉州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地市(州)推进试点为契机,创新实施“三位一体”系统集成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改用以下一些新的栽培措施 ,可使大棚蔬菜的产量和效益成倍提高。一、改普遍栽培法为覆盖地膜栽培。覆盖地膜利于增温保湿 ,提早播种 ,增强抗灾能力 ,避免肥土流失 ,减少病虫危害 ,加快肥料分解 ,保持土壤疏松结构 ,促进壮苗早发 ,获得稳产高产。二、改普通膜覆盖为无滴膜覆盖。选用无滴膜 ,使水珠顺膜流入侧地 ,既不形成水滴沾湿、伤害植株 ,又减少了棚内水汽蒸发的“水源” ,为降低湿度打下了基础。在覆膜过程中 ,膜一定要拉紧拉平 ,防止“水滴—水汽—水珠”这一恶性循环。三、改平栽为垅栽。一能扩大受光面积 ,提高地温。二能形成一个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