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今年拟发行建设国债11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同时要逐年调减发行国债的规模。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代表性事项,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该如何调减?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冲击的特殊情况下,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今年我国财政预算赤字为9500亿元,将发行7500亿元的国债和2000亿元的地方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赤字和国债增加最多的一年。本文对影响我国国债发行的各种规模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贾康 《浙江经济》2004,(7):37-3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今年拟发行建设国债11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同时要逐年调减发行国债的规模。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代表性事项,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1997年国债发行规模已定:2400亿元,比去年的1952亿元又增加了448亿元,增幅为22.95%。然这仍在人们的预期之中,市场对此反应平静。引人注目的是,在这2400亿国债中,已发行且不能上市的凭证式国债,高达1230亿,占全年发行总量的51%,而去年这一比例为35.86%。凭证式国债的大规模“扩容”,给证券市场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市场化探索倒退一大步’97凭证式国债为三年期国债,年利率9.18%,比同期银行利率8.28%高出0.9个百分点。该券由各大银行发售,发行期长达半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债市场: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债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及前瞻新中国发行国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折合人民币3亿元,1954—1958年中央政府又连续5年累计发行了33-54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这一时期所发国债均未上市流通,1968年初全部偿清。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到1998年底,累计发行国债12312-74亿元,国债余额约8000亿元。年度国债发行额从1981年的48-66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3891亿元。同时,国债规模的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阶…  相似文献   

6.
凭证式国债发行特点 凭证式国债热销趋势逐期减缓 尽管2002年凭证式国债利率作了较大幅度下调,但凭证式(一期)国债在各地依然热销,后三期凭证式国债的发行虽然也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但总体比一期的发行进度明显趋缓。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凭证式国债发行手续费下调,直接影响国债承销机构发行国债的积极性。由于承销机构对国债发行计划申购不足,以至于分配分支机构的凭证式国债发行任务逐期递减。以甘肃省为例,2002年发行计划由一期的8.7亿元减至四期的2.99亿元。二是凭证式国债利率的调整影响了投资者购买的热情。由于2002年凭证式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有一定的差距,致使热销趋势减缓。三是边远落后地区对凭证式国债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影响了基层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现代乡镇》2012,(7):24-25
中国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230亿元人民币国债国家财政部6月14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定于令年6月在香港发行230亿元人民币国债。财政部曾分别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在港发行60亿元、80亿元及200亿元人民币闻债。官方称.财政部2012年继续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吲债并稳步扩大发行规模,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抛弃了以前用以向世人夸耀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幼稚主张,着手用政府债券这一政策工具筹集资金,发展经济。1979年开始向国外举债,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到1998年底,累计发行国债11542.21亿元。特别是本次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以来,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大增,从1994—1998年,累计发行国债10028亿元,约占全部发行国债的87%。其中,1997和1998两年共发国债5640.8亿元,占近18年发行总额的48.9%。1998年,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 GDP 的比例为14.5%,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分别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市场的利率近期悄然上行,显示机构投资者对央行加息的预期正在增强。进入6月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攀升了35个基点(bps,1bp=0.01%)至4.91%,仅6月26日一个交易日就上升了14个基点。同样是在昨天,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行2008年第四期金融债(期限9个月),尽管招标收益率已调高至4.09%,计划150亿元的发行规模仅募集109亿元,流标近1/3。此外,目前央行票据在二级市场收益率也已经普遍超过票面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文瑞  李常武 《发展》2003,(1):73-74
2002年3月1日至11月30日,甘肃各商业银行和邮政储汇局共承销凭证式国债18.95亿元,其中,一期8.7亿元,二期3.81亿元,三期3.45亿元,四期2.99亿元,占全国发行总额1600亿元的1.2%。实际完成15.86亿元,一至四期分别向社会发行8.70亿元、3.47亿元、2.07亿元和1.62亿元,各完成承销计划的100%、91.1%、60%和54.11%。四期国债完成承销计划率呈逐期递减下降趋势。原因分析1.凭证式国债热销趋势逐期减缓。尽管2002年凭证式国债利率作了较大幅度下调,但凭…  相似文献   

11.
出人意料,上海的国债市场竟在狗年变得如此红火!国债,这原来需要摊派的金融商品,如今,已真正成为一种广大投资者情有独钟的宠物。风,起于青萍之末年初,一家证券权威报纸曾经这样评论,在某证券交易机构的全部29种上市的债券现货品种中,仅5种国债有一家的交易量,其余24个金融和企业债券皆处于有行无市的可悲状态。1994年,国家将发行的国债数额巨大。2月初,财政部在京组成国库券承购包销团,由36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额承销首批50亿元半年期和100亿元一年期的非实物国库券;4月初,财政部发行二年期国库券和三年期国库券,其中采用实物券形式发行的二年期总金额为270亿元,采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方式的三年期国库券为600亿元。  相似文献   

12.
湖南证券广场的发展是从1988年8月省证券公司开业进行国债交易而开始起步的.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初步形成以证券交易中心为主体、众多分散柜台市场为辅助,发行与交易同步发展的证券市场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证券发行市场初具规模.截止1994年10月底,全省共发行各类债券股票170多亿元,其中国债90多亿元,地方企业债券近20亿元,股票及股权证60亿元,现有各种债券、股票存量13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3.
张晓红 《发展》2002,(1):69-71
理论界对于资本市场的界定大多依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而不同。在这里,资本市场是指股票市场和中长期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又由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三个子市场构成。甘肃资本市场是以债券市场为主发展起来的,债券市场又是以国债市场为主发展起来的。从1981年发行国债开始,近20年来,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品种利率呈多样化发展。至1998年底,累计发行国债93.06亿元,国债交易也较活跃;企业债券从1984年起步,到1998年底,全省累计发行地方企业债券和企业内部集资券9.9亿元;而金融债券只在1990年至1995年…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底,我国历年发行的国债余额已达4265亿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6.78万亿元的6.3%。相比起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还小得很。美国的国债余额现在大约近5万亿美元,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5%,德国国债有2万亿马克,为GDP的60%,英国和法国大约是54%。因此,  相似文献   

15.
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1998年是国债发行量最多的一年,总计发行国债高达6591亿元,其中包括向4家国有独资银行发行的用于补充其资本金的30年记帐式附息特别国债2700亿元,其余的3891亿元国债是用于当年支出的。这样大幅度地提高国债的发行量,尤其是大量的国债筹资已经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之上,一下子就将财政信用的风险问题提到了众人瞩目的位置。笔者认为,财政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靠新债偿旧债,一旦新债发不出去该怎么办;二是财政信用资金的使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发布的我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预计,2009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新增规模有望达到近万亿元。而因财政赤字扩大,报告预计全年的国债发行规模在1.4万亿元。统计显示,去年4季度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余额达14285.5亿元,同比增幅为74.60%。报告称今年该市场可望继续2008年的高增长态势,甚至不排除在国家推动下继续加快增速。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至今已有15个春秋;国债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顺利发行了巨额国债。 1981—1995年,累计发行国债4920亿元;1995年底,国债余额3300亿元,相当于当年中央财政总收入的85.7%。  相似文献   

18.
逯涛 《理论观察》2008,(6):148-149
国债因其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享受免税待遇等特点被称为“金边债券”,深受老百姓喜爱,是投资的主要渠道之一。2008年截止10月末全国已经发行凭证式国债5期,1300亿元。给齐齐哈尔市的发行凭证式国债计划为18,516万元,实际发行18,416万元,完成发行任务的98%。为什么一边是金融机构没有百分之百完成国债发行任务,一边是老百姓买不到国债?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国债的需求,必须尽快、彻底地解决目前百姓购买国债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重视支出结构凋整,强力刺激内需。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政策,应首先确定科学的实施思路,然后有重点地安排。1998年我国以前所未有的财政政策力度启动经济:7月,财政部将年初制定的1200亿元的公路投资计划增加到1800亿元,大幅度增加水利、环保等基础性设施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同时在给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的基础上,于8月份增加建设性国债1000亿元,使当年的赤字规模达到960亿元。  相似文献   

20.
5100亿国债到底干了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决定发行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定向用于加快农林水利、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住房六个方面的建设.1999年、2000年、2001年中央又决定分别发行1100亿元、1500亿元、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累计发行5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在继续安排在建国债项目的同时,增加安排了重点行业技术改造、重大项目装备国产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环保与生态建设、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截止2000年年底,共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国债项目直接带动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配套资金和银行安排贷款约7500亿元,总投资规模24000亿元,1998年国债项目投资带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带动2个百分点,2000年带动1.7个百分点左右,2001年初步预计带动1.8个百分点左右,对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